贤主李渊:作嫁衣裳的命局
此夜《资治通鉴》看到第185卷《唐纪一》了,这几天这一二百页间,出现了很多历史的老熟人。有三个人是很出乎意料的,跟年少蒙昧时读的通俗历史中的角色,很不一样。
1、隋炀帝
第一个是隋炀帝杨广(561—618)。
夜深了,只信手简单粗暴说:这个人是个天才,他文武双全,脑子人情极好使。
所以武力上,他当王爷时,能率众攻下南朝;
文化上,他自诩诗文天下第一,同时巫相占星等无所不通;
脑子人情方面,他能一直作伪,收纳父、母、重臣们之心,拱下太子哥哥杨勇,做成废嫡长之极难事。
但他本质是个文人,内心孤高脆弱。于是一不能合众,不能任用贤能,能打顺风局,遇逆风局就崩,一崩就想酗酒躲避。二不能勤俭,不能勤不能躬身入局耐繁剧,业务就做不好,身边围谗佞的小人;不能俭,于是好大喜功,人一旦浪漫就会浪费到没点。
所以,他把他爹隋文帝开皇之治的盛世,打成了一把破烂。
从这个角度,你再看他的文治武功:
能打下南陈,是因为他是嫡子,在老爹杨坚创业时期,需要依仗最可信任的嫡子们坐镇,于是他开府率军,领着最好的将军们与最强大的军队,打了当时已经糜烂的南陈陈叔宝。
文化方面,他本来就很聪明,从小受最好的教育,所以能在某个方面,甚至多个文化方面达到很高的造诣。
脑子人情方面,他本身就是嫡次子,在老爹孤力篡位稳定局势的过程中,成年人的他与太子哥哥一起分别开府建牙,本来就势力不可遏制。嫡子就这两三人,干掉不着调的哥哥,嫡次子的他自然荣膺大宝。
所以,杨广是人中龙凤,难得一见的聪明人,但他的本事都不接地气,脚跟不着地,吃过大苦,没独立创业过,这是他最大的软肋与薄弱。他的成功,最过硬的点还是因爹成事,先天资源太好。
2、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之前在各种通俗演义中,宇文化及都是一个大魔头一样的大反派,作为隋炀帝的心腹野心潜伏,武力值与脑力都异常恐怖。
但实际上,此人性格懦弱,气度与口才均差,也远不是隋炀帝的核心心腹。
他之所以能弄出这么惊天地动的事,是因为在最后时刻,天下已然大乱,各路强者、英雄、草头王割据各地,孤悬一地的隋炀帝是死定了,于是禁军中的一波人拥立他,想找个出路。
因缘际会,他领着一帮子草台班子,控制住了隋炀帝的行宫。
在当时的乱世中,他这一伙是乌合之众的过街老鼠,给诸位强者送弑君大礼的逃难小军头。
3、唐高祖李渊
就是看到李渊创业的手段,很是感慨,才合上书,写下这些笔记:
常人印象里,李渊是个菜逼,全靠李世民真命天子打下天下。
实际上,你看史书,李渊手段仁厚,见识明快深远。他能安抚团结住北边正强盛的突厥,放手让孩儿们去战场搏杀,充分放权与信任让裴寂、萧瑀等宰辅之才把政务、后勤处理的井然有序,与突厥、各路军阀、重臣们等达成和谐稳定的局势,让大唐在短时间直线几何式发展。
他才是大唐创业真正的中流砥柱。
公元618年,大唐创立,李世民时年19岁,你想想一个19岁的少年,再能打胜仗,不过是一个骁勇的上将军。这么多的军头、地方势力、士族、旧大臣,这些人投奔与委心的是谁?
当然是唐公李渊。
李渊(566—635)于617年起兵创业,当时已经51岁了,他以他的威望、人脉、资源、手段,占据关中胜地,吸纳了天下人才,稳住了当时最强大的基业。再由优秀的部下与孩儿们东征西讨(其中一骑绝尘的将军是老二嫡子李世民),数年间打下了大唐江山。
也是在这数年间,李世民从十七八岁的少年,成为了全局中最耀眼的名将,有了一帮死心塌地的班底,成长为了26岁的青年王者,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李渊已是60岁的老人了。
这个推进发展的脉络,完全就是李渊是为了成就李世民而来。他完成的,就是为李世民做嫁衣裳的人生使命。
如果不是51岁的李渊创业,即使18岁的李世民是太原守备,是唐公,他很可能连大隋晋阳宫副监裴寂都笼络不了,就被刘武周等人捷足先登,占据山西及北方了。
人的命局,委实精微,令人敬畏。
更新于:5个月前公众号:禹州千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