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其本质是「动物血缘关系的理论化」。
这里说的是原教旨的“孔儒”,后期的程朱理学吸收了佛教思想,阳明心学更是因为吸收了禅宗思想而具备近代“主体性”的特点,从而,它们都不再是纯正的儒家文化。
动物血缘关系的理论化是解释儒家的钥匙,它完美地适配了农业文明的社会管理秩序。
展开来讲,儒家的思想核心仁、礼、尊尊而亲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本质都是在表达最原始的动物血缘关系,也就是人的生物性一面。
仁,是指爱亲人而不爱陌生人,怎么爱呢?尊尊而亲亲,尊敬尊长者,其实就是听长辈的。总结下来,就是「儿女听父母的,父母要爱儿女」。
是不是极为符合直觉?
正是因为它来源于「动物般的血缘」,试想,在原始丛林里,孩子肯定需要父母的呵护才能活下来,孩子听父母的「合法性」源自经验积累,因为,狩猎环境并不如现代文明得靠文本知识进行传承,全靠经验积累,所以,孩子的一身本领都是父母教授的,再加上本来的血缘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一定极为亲密。
所以,这种关系就能自然地理论化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味着,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各安其位,君的本质就是父,要听父亲的,当然就要听君王的,在家要「孝」,在朝则要「忠」。
所以,天下人都是君王的儿子,也就是将血缘关系泛化,甚至还将天也纳入了进来,因为君王被称为天子,因此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乃到世界观。
为了强化这套「忠孝」文化还得用一套「礼」来进行加固,也就是各种表达对长辈尊崇的繁文缛节,其本质是一种政治礼仪。
农业文明的人类,是农耕的、定居的,所有人都在一个地方过完自己的一生,在这种经济结构下,一定是一个熟人社会。
所以,儒家文化也就近乎完美地适配了农业文明的政治、经济、社会。这是它得以延续几千年的根本原因。
但它一定不适应工商业文明,因为,商业的基础是交易,是契约精神,熟人之间不好做生意,做生意一般也不会打欠条,你总不会和你爸一个合同吧?
所以,近代的知识分子,要打倒孔家店,就是要让中国文化开始适配工商业文明,儒家文化的影响之深重,让中国人的转型极为困难,也就造就了近代200年的动荡。
最后,以易中天老师对先秦诸子的评价结尾:
孔子不虚伪,孟子也不虚伪,荀子也不虚伪,先秦儒家三巨头没有一个是虚伪的。先秦诸子也没有一个虚伪的。老子、庄子、韩非子都不虚伪。但后世的儒家,从汉武帝以后的那些统治者,那些尊孔读经的——虚伪。
更新于:4个月前公众号:得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