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难在哪里?
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理论上只要把四书五经背熟了就能考上状元,为什么多数人却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呢?
提这个问题的人显然不了解古代的科举考试,而且极大地低估了古人的智慧。
而且这个问题的提法也不对,“理论上只要把四书五经背熟了就能考上状元”,如果这个理论是对的,那么很多人连秀才也考不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四书五经背熟。
事实上,古代能进考场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几乎每个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但是能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的非常少,至于中状元,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这就说明这个理论是不正确的。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是古人最好的一条出路,只要能考中一个举人,立马就能改变阶级成为人上人。
别人会争着抢着认识你、巴结你。没钱,会有人给你送钱,没房,会有人给你送房,没地,会有人给你送地,没有仆人,会有人给你当仆人……
再往上走,考中一个进士,当个县令只是你仕途上的起点,混得好,封疆一方、封侯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连最低一级功名——秀才,也能享受一些特权,表现突出的还能每个月从官府领取一份补贴。
但是读书这条路虽好,但是却非常难走,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走通了这条路,大多数人读书到老到死连秀才也不曾中一个。
那么,古代的科举考试到底有多难,难在哪里?
一、八股文太难。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发展于唐宋,成熟鼎盛于明清,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今天主要聊的是明清时候的科举。
古代科举很难,首先就难在它的考试内容:八股文。
古代科举考试考的是四书五经不错,但不是考你背诵默写,而是要你根据学习的四书五经来写文章,写一种特定的文章格式:八股文。
至于什么是八股文,我不作过多介绍,百度即可。
我告诉你的是,八股文,是古代最难写的一种文体,要经过严格的长期传统教育之下才能学会。
古人是怎么学习写八股文的呢?《儒林外史》有过一段具体的说明:
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作儿子,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就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教他做"破题"、"承题"、"起讲"、"题比"、"中比"、"成篇"。送先生的束修,那先生督课,同男子一样。这小姐资性又高,记心又好,到此时,王、唐、瞿、薛,以及诸大家之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肚里记得三千余篇,自己作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团锦绣。
对于古代的读书人而言,背书至关重要。从小发蒙读书识字,然后读四书五经,而且要把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这是基本功的基本功。
四书五经背的不熟练,连考试题目都看不懂,何谈参加科举?
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之后,再由老师教着从"破题"、"承题"、"起讲"一步步学习写八股文,直到“成篇”。意思是能完整的写一篇八股文了。
在这同时,还要努力背诵优秀的八股范文。像《儒林外史》中鲁编修的女儿,能背下了三千多篇优秀的八股文范文,所以作出来的文章如花团锦绣一般。
总结起来,要想学会八股文,一要有好的记性,二要肯下苦功学习。具备这两点,花费个十年八年的功夫,就能学会写八股文了。
要是没有读书的好记性,又吃不得苦,这书就甭念了。
二、考试关卡多。
古代的童生学会写八股文了,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了。
先是最低一级的考秀才。
很多人以为这是最低一级的考试,就想当然的认为考秀才是最简单的。
然而这样想也是不对的,在古代要想考中秀才,得经过县考、府考、院考三个等级呢,每一个等级都要扒你一层皮,要想考中一个秀才是十分不容易的。
在古代,若要考秀才,遇到本县县官布告考试日期,就向县衙里的礼房报名参加考试,填写姓名、籍贯、年岁、父母等各种履历,还要各种保证文书,确保身世清白,没有冒充本县籍贯,不在服丧期,不是冒名顶替,等等。
县试之后就要到府里参加府试,府试主考官就是本府的知府,府试考得好,榜上有名的,才能继续参加考秀才,考的不好的,回家再练吧。
府试过了就要参加院试。为啥叫院试呢,因为主持院试的是一省的学政,因学政都带有翰林院编修或检讨的职衔,所以童生接受学政的考试叫作“院试”。
院试考过了,才能成为一名秀才。
学政专门主持一省的秀才考试,三年一任,任期内主持两次考试,一是岁考,二是科考。所以童生考秀才,每三年有两次机会。
岁考是考已经进过学的秀才,检查一下功课有没有常练,八股文有没有常作,考得好的发给生活费,考得不好的打板子甚至革除秀才功名。
已经进学的秀才在原籍每遇到岁考,必须参加,所以说就是考上了秀才,也还不不稳定。
科考是指送乡试的考试,考试成绩好的送去参加乡试。
考上了秀才,就要博取下一阶段的功名,那就是参加乡试,乡试是全省的考试,竞争对手来自全省的优秀人才,考试难度进一步加大。
如果运气好,中了举,那就成了举人,摇身一变成为人上人了。如果再往上走,就要参加全国的会试,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举人竞争,难度又加大了。
如果会试得中,之后就参加殿试,好在殿试不会刷人,最差也能混个同进士出身。
古代的科举难,也难在考试关卡多,一级一级,每一级都很不容易。连最低一级的秀才都要经过三道考试关口,很多人一辈子都卡在第一关过不去。
三、录取比例低。
除了八股文难写、考试关卡多两大难点以外,最难的在于古代科举考试录取比例低。
很多人以为,古代考不上秀才举人的,都是因为学问不过关,八股文写的不好。然而古代很多读书人八股文写得相当好,但是也考不中。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率太低了。
先说考秀才,古代全国各府各县都有秀才名额,而且这名额是法定固定的。但是各地文化程度不一,各地水准不一,读书人多少不一样,因此考试难度也大不相同。
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如江浙一带,考秀才时应考童生少则上千,多则数千,这样竞争就十分激烈,而相对西北边远省份,有的府文化落后,读书人少,参加考试的人有时还不足法定人数名额,就很容易成为秀才。
至于举人,各省均有定案,一般只有一百几十或零几名,对于文化发达的省份和文化落后的省份,在考试难易上也有差别。
像浙江省,参加乡试考试的秀才有一万多人,而录取名额只有一百零几,考上举人的概率是百里挑一。
所以即使八股文写的非常好,但是大家都好,要脱颖而出就很不容易。
而且,北京派往各省的主考官只正副二名,临时调来阅卷官大省不足十七八名,小省十来名,头场考试一万多份卷子,每份卷子三篇八股文,每个阅卷官在十来天内就要看近两千篇八股文,工作量极大。
阅卷官水平不同,爱好不一致,责任心不一样。有的八股文写得好,他看不入眼,或看不懂,或看上几行,随手乱加个批语就扔到大字纸篓里了,还没送到主考官面前就已经名落孙山了。
要不然古人说中秀才、中举人,那都是有一定运气成分在里面的。
古人读书,真不容易啊!
更新于:4个月前公众号:苏南的读书笔记
-
古代礼仪常识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