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经刻:北朝摩崖与碑像刻经
2024-08-30 08:09历史文化
明徐渭画观音像
北朝至隋代时山东、河北等地的摩崖与像碑上出现很多刻经,《法华经》中《普门品(观音经)》出现不少,如山东济南历城区黄石崖刻有《观音经》起首及《无常经偈》,其年代在北魏至东魏,是刻经中最早作品之一。
《大涅槃经•圣行品》中雪山童子闻偈、转轮王为闻半偈剜身燃千灯故事都说应将“无常偈”速速写刻纸上石上,因而摩崖刻出佛经或源于此,此后才与末法思想相关。
现知观音经刻还有河南禹县西魏大统十三年《高王经》、北齐造像碑《高王经》、《观音经》等;北齐河清至武平年间,洪顶山、徂徕山、光华寺刻有观世音佛号;北齐天保十年河南辉县通玄寺有《妙法莲花经》造像碑,皇建元年山东东平县口檀寺有《观音经》碑。北齐天统到武平初,南响堂第4窟刊刻《观音经》。北齐武平二年末中皇山摩崖刻有《观音经》。隋开皇八年汶上县刻有观音经、开皇十年北京房山县万佛堂孔水洞刻添品法华经中的普门品,房山云居寺雷音洞开皇十二年刻有全部《法华经》和《高王观世音经》,至开皇十三年河北曲阳八会寺与河北行唐封崇寺都刻有《普门品》。直至在唐宋辽代,北、南方亦有观音经刻。刻经本为宣教及防末法之举,摩崖与碑刻的观音经如此普遍地出现,自然清楚地说明观音信仰流行的程度。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