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灭蜀后,为何迟迟没有伐吴?司马昭没有统一之心吗?
说到东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公元263年,邓艾偷袭阴平,兵临成都城下,刘禅率众投降,蜀国正式灭亡。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以贾充都督,六路大军南征东吴,第二年东吴正式灭亡。
历史上,夷陵之战后,孙权与刘备幡然醒悟,东吴与蜀国是合则两利、分则两败、斗则必亡,必须联手才能抵抗曹魏,任何单独一方都无法抗衡魏国,所以夷陵之战后吴蜀建立了真正联盟。但263年蜀国灭亡之后,东吴已经独木难支,魏晋又有灭蜀之威,为何魏晋一直没有南征东吴,反而又过了16年才伐吴?魏晋为何耽搁了16年之久,司马昭难道没有一统天下之心?
其实,早在262年时,司马昭就制定了灭蜀三年之后,水陆并进灭吴的计划,只是遭遇一系列突发事件,导致该计划暂时流产。
但蜀国灭亡之后,魏国却迎来一场内乱,打乱了司马昭一统天下的计划。
作为伐蜀军的统帅,手握20余万重兵的钟会,灭亡蜀国之后却滋生了野心,先是陷害邓艾,随即又与姜维合谋割据益州,最后依靠监军卫瓘的足智多谋才平定钟会之乱。
钟会之乱虽平,但带来的余波却很大,司马昭忙于整合内部,处理隐藏在内部的反叛者,短期之内根本无暇考虑东吴问题。我们都知道,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了魏国大权,让司马氏得以鸠占鹊巢,因此司马氏非常警惕和担心别人也这么做,就如宋朝非常担心手下大将玩黄袍加身游戏一般,于是钟会之乱让司马昭非常紧张,首先要考虑稳固司马氏的地位,而不是外部的东吴。
269年,司马炎稳定内部之后,开始积极筹划灭吴战争,以实现统一华夏的大业。
《晋书》有云:“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散骑常侍、卫将军如故。”司马炎任命大将军卫瓘镇守临淄,司马伷坐镇下邳,特地调任羊祜(hù)为荆州诸军都督,驻地为魏晋南征的军事重镇襄阳。所谓羊祜,是魏晋时期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会用兵也会收拢人心。
羊祜赴任之后,立即做伐吴准备工作,但经过西陵之战失败后,羊祜判断认为“东吴国势虽已衰退,但还有一定实力,尤其还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将领,因此伐吴不宜操之过急。”于是,羊祜调整战略,采取逐步蚕食与攻心的策略,以积蓄实力,瓦解对方,寻找灭吴的合适时机。
尤其攻心战略,以至连东吴名将陆抗都中招,称赞羊祜“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一次陆抗生病,向羊祜求药,羊祜立即使人送药过来,陆抗手下怕有诈,劝他谨慎服用,但陆抗却直接服药,云:“羊祜怎会用毒药害人呢”。连东吴主将陆抗都对羊祜信服不已,更何况羊祜刻意攻心之下的其他人?
但羊祜为人过于正直,嫉恶如仇,因而受到贾充(毒女贾南风之父)、荀勖、冯紞等的忌恨。因此,这一伐吴建议立即遭到众多反对,权臣贾充、荀勖、冯紞等的态度尤为激烈,不想让羊祜立下不世奇功压制他们一头,提出西北地区的鲜卑未定,不该两线作战。当时,恰逢鲜卑树机能打下凉州,尽管羊祜认为“东吴平定,则胡人自然安定,当前只应迅速完成灭吴的大业”,可惜多数人不支持羊祜。最终,因为鲜卑树机能打下凉州,司马炎将重心放在了西北,这一次伐吴计划不了了之。
278年,羊祜去世,留下一生遗憾。
279年,羊祜已死,西北事了,司马炎决定伐吴,以贾充都督,司马伷、王浑、周浚、王戎、胡奋、杜预、王濬和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举伐吴,这一次无人阻拦,最终晋军势如破竹,孙吴防线快速崩溃,第二年吴主孙皓自缚其手主动投降,吴国灭亡。
因此,魏晋之所以等待16年才再次伐吴,一方面是时机不成熟,东吴尚有一战之力,而魏晋又不愿损失过重或再次遭遇失败,所以才谨慎的等待了10多年;一方面魏晋内部纷争不已,既有钟会之乱、司马昭之死、司马炎代魏等带来的动荡,需要安定内部,亦有内部倾轧,尤其是贾充等对羊祜的反对,推迟了伐吴战争进程。
更新于:1个月前-
刘太公作为刘邦父亲有夺位之心吗?刘邦为什么不忌惮刘太公?
刘太公作为刘邦父亲有夺位之心吗?刘邦为什么不忌惮刘太公?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当了皇帝以后,非常忌惮那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手握兵权的武将们,他接连不断地诛杀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一大帮武将。就算手..
202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