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上河图》的描绘中,北宋的广告文化发达吗?

2024-11-22 08:13文史百科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宋代张择端(约公元1111-1125年)所绘,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宋朝时的广告形式,幌子、旗帜、招牌和灯箱、彩楼的表现,在长534.6cm,宽25.8cm的长卷中,除景物的遮挡外,画面上有各家商店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宋代是中国汉文化成熟时期,商业繁荣,当时的广告文化相当发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我要研究中国的广告历史就必须从商人阶层的出现谈起,夏、商、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三个朝代,周朝时期“周民中一部分会做买卖的人是商朝的遗民”,他们被迫集中在洛阳,被另眼相看,既失去了土地,又无政治权利,为了维持生计,只好东跑西跑做买卖,所以后来把这些做买卖的人叫商人。这种为周朝贵族所不齿而又为平民所不能为的行为成为商朝遗民主要从事的行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农轻商,也许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吧!

周朝末年历史上称作春秋战国时代,那时我国已有商贾之分,既行为商坐为贾。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中有这样的话:“商之为言商也,商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贾之为言固也,固其有用之物,以待民来,以求其利者也。行曰商,止曰贾。”故通物为商,居卖为贾。按地区的远近和供求的实际情况,带货物前往进行交易的称为商,把人们需要的货物,在固定场所销售并谋取利润的称为贾。由于二者经营方式的不同,传播商品信息的方式也不一样,于是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广告形式。

在清明上河图约275cm处,是图中的焦点,桥上有两个地摊,商贩正在叫卖,吆喝着争拉买主。这是吆喝广告。吆喝是最早的广告形式,屈原在《楚辞?离骚》中记载:“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并在《楚辞.天问》中提到:“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师望、吕望指的是姜太公,他在朝歌店铺里卖牛肉,周文王如何能够认识他呢?是因为他高声叫卖吆喝招徕生意的结果。吆喝既推销了牛肉也推销了姜太公自己。

《楚辞》中记载的一段是中国叫卖广告的最早表现形式,这种叫卖或吆喝形式推销商品,一直流传至今。不同的行业,叫卖声也有各自行业的特色,各有各的调门,各有各的韵味。有的借用乐器伴奏,有的利用扬声器各显神通。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他的相声段子里经常表现这一题材。

由于吆喝不但费口舌,声音也传不远,于是“音响广告”就应运而生了。《诗经》中的《周颂?有瞽》一章里就有“磬圉,既备乃秦,箫管备举。”的诗句。即拨郎鼓,据汉代郑玄注:“萧,编小竹管,如今卖汤饧者所吹也。”唐代孔颖达疏解亦云:“其时卖饧之,吹萧,以自表也。”也就是说,在西周时小商贩们就懂得以吹乐器吸引人们的注意而招揽生意。

我在去四川九寨沟的路上,看见一个卖麻花糖的,手里拿着一个小铁锤,敲一个弯曲的铁板,发出“当当”的声音。我问:“你不吆喝,人家怎么知道你卖麻糖?”她说:“我一敲,人家都知道,这是敲麻糖。”今天我们在某些地区还可见到货郎的“拨郎鼓”,理发的“唤头”,卖油郎的“油梆子”,收破烂的铜钹等都是音响广告的形式,今天的商家为了招揽顾客在门前摆上音响播放流行歌曲也是如此。

在清明上河图约127cm处有行驶于汴河上的漕运船只,泊于码头,脚夫装卸东南之货,旁边有一小酒馆,凉棚前斜插一竹竿悬彩旗两串,棚柱上挂酒幌一只。幌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如酒幌、煎饼幌、理发幌、马具幌、膏药幌等。

约在286cm处,桥头有一酒楼,前面装饰彩楼,上悬五条幅旗,上书“新酒”。约在472cm处,画面城内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大街,街中最大的脚店为“孙羊店”,歇山顶,楼广三间,皆客满,门前扎结彩楼,前设欢门,彩楼西角斜插一竿,悬五条幅旗旗帜广告,书“孙羊店”三字。

9个月前
  • 清代叙州文化世家鲁家园邱氏

    自古以来,宜宾(北宋末年至清为叙州)便是川南著名的文化之乡。宋代宣化的程氏、开边的廖氏,明代长宁的周氏、李氏,..

    2025-09-16
  • 聊聊裹小脚的封建文化

    前言:最近跟家里老人聊天,聊到了以前的“裹小脚”。老人说以前有一家人蒸馒头,蒸了一辈子、很有技术。现在蒸馒头的..

    2025-09-13
  • 土家族文化 道教与土家族文化有什么关系

    道教与土家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土家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少数民族之一,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主要以农耕..

    2025-09-12
  • 哈尼族的梯田文化有什么样的民族特色

    层层叠叠的梯田,天梯一样沿着山坡直上云天。梯田适合开在土质好、水源充足的向阳坡地,云南哀牢山地区属于海洋性亚热..

    2025-09-12
  • 哈尼族梯田文化 哈尼族的梯田有何历史

    哈尼人的祖先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边缘,以游牧为生。1300多年前,气候和生存条件的恶劣迫使哈尼人的祖先向南方迁移,..

    2025-09-12
  • 哈尼族的“六月年”有啥历史来源和文化特色

    六月年,哈尼语“苦扎扎”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中旬举行。是红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

    2025-09-11
  • 白族史学文化简介 白族的史学文化有啥发展

    蒙、段时期,在白族人聚居的大理这个边远地区,不仅文学方面有和中原一样的灿烂成就,在史学方面也有其光辉的一贞。最..

    2025-09-11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地区的指路碑是怎么一回事

    “令牌碑”,是一种长条形上园下方的碑石,酷似县太爷在大堂上使用的令牌,故尔因形得名。世界上万千碑石,除指路碑外..

    2025-09-11
  • 广东的早茶文化

    广东人都喜欢喝早茶,因此广东的茶楼生意一般都生意兴隆。退休的老人几乎每天早上6,7点就会去茶楼等位,或是与伴侣一..

    2025-09-09
  • 北宋科举制度的完善,为何会出现考生有家不回的情况?

    北宋科举制度的完善,为何出现了宋代考生有家不回的情况?“京漂一族”由此诞生,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

    2025-09-09
  • 兔的生肖文化:纯洁温驯,形象讨好

    说到兔子,中国流传着很多不同的神话传说,其中最深入民心应是伴随嫦娥在月宫居住的玉兔,可能古人认为,温驯的兔子才..

    2025-09-02
  • 麦盖提县举办刀郎文化大展演

    3月19日11时,在麦盖提县文化广场,来自麦盖提县各乡镇的民间艺人比赛弹唱刀郎木卡姆。当日,2012年刀郎文化大展演暨庆祝诺鲁孜节活动在麦盖提县举行。3月19日11时,在麦盖提县文化广场,2012年刀郎文化大展演暨庆祝诺鲁孜..

    2025-08-29
  • 羌历新年:在新北川感受文化的力量

    羌族歌舞展演。田明霞摄 笛子声声,鼓点阵阵。容纳万余人的北川新县城体育中心座无虚席,欢声雷动。北川民众点篝火、跳萨朗,以独特的民俗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一同欢庆新县城开城后的首个羌历新年。华小峰摄 祭天还愿仪式现场。华小峰..

    2025-08-29
  • 弘扬火山矿泉文化 打造北方民族狂欢节

    圣水节现场五大连池圣水节,是黑龙江省著名民俗节日和旅游节庆品牌,1992年被列入“中国百大节庆”,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各民族的狂欢节。五大连池..

    2025-08-28
  • 七夕遥望牵牛织女星 爱情丰富了文化特征

    七夕遥望牵牛织女星又是七夕。这是一个适合绵绵细雨、遥望银河的日子。“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两颗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星星,从此染上了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成为穿越时空里永恒的承诺。它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

    2025-08-28
  • 罗庚,代代延续的文化奇迹

    罗庚也称罗盘,就是传说中的赶龙鞭,除了精确度,更重要的是使用的诀窍,很多东西是在书上找不到的,有的人不承认罗庚..

    2025-08-28
  • 开放时代的新收藏观 收藏文化性的转变

    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
  • 少林文化走出国门

    2012年的佛诞节,在美国显得格外特别。位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少林寺文化中心举办了“一日慈心禅修”活动和一系列社区活动。自1995年在纽约开设少林寺分寺,10多年来,少林寺主动走出国门,通过文化活动,走进美国的大学、社区,关怀社会..

    2025-08-24
  • 瑶族药文化 瑶族药浴对人体究竟有什么好处

    “瑶族药浴”通过全身泡浴,使有独特营养、保健及杀菌功能的中药植物渗透进人体,以彻底改善微循环,增强营养物质的供..

    2025-08-20
  • 瑶族的养生文化 瑶族人平常是怎么养生的

    在历史上,瑶族人民在预防医学方面也总结出丰富的经验。如瑶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当隔离了病..

    2025-08-20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