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经历吴国四位皇帝的大将是谁?
东吴自孙权于黄龙元年称皇帝到其孙孙皓亡国,前后共经历了三代四位皇帝。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有的将军却是例外,东吴就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前后经历了吴国四位皇帝。这位将军他是谁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丁奉字承渊,庐江郡安丰县人。年轻时因骁勇做了军中小将,先后隶属甘宁、陆逊、潘璋等人。丁奉多次跟随以上大将征战,勇冠三军,常有斩杀敌将的功劳,拔寨夺旗,并也多次身受创伤。孙权时期,丁奉升为偏将军。孙亮即位,丁奉升为冠军将军,被封为都亭侯。

魏将文钦前来投降,东吴朝廷让丁奉任虎威将军,随孙峻到寿春迎接文钦,与追赶的敌军在高亭交战。丁奉骑马执矛,冲入敌阵中,斩杀数百人,缴获了敌人的兵器。进封为安丰侯。太平二年,魏国大将军诸葛诞占据寿春来向吴国投降,魏军将寿春包围。吴国派朱异、唐咨等人前往救援,又派丁奉与黎斐率军解围。丁奉首先到达,驻扎在黎浆,因奋力作战立下战功,被任命为左将军。孙休即位,与张布密谋,想诛杀孙綝。张布说:“丁奉虽然写不好官府的文书,但他的计谋策略却超过一般人,能够决断大事。”孙休召见丁奉并对他说:“孙綝把持国家的权柄,将要叛乱,我打算跟将军一起诛杀他。”丁奉说:“丞相的兄第朋友和同党人数众多,只恐人心不齐,不能立刻制服,而利用腊祭聚会,用陛下的卫兵来诛杀他。”孙休采纳了丁奉的计策,借腊祭之会请孙綝到来,丁奉与张布用眼神示意左右卫兵杀了孙綝。丁奉升为大将军,加官左右都护。永安三年,假以符节兼任徐州牧。永安六年,魏军征伐蜀国,丁奉率领各军开赴寿春,作出援救蜀国的态势。蜀国灭亡,军队返回。
孙休去世,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人听从万彧的意见,共同迎立孙皓,升任右大司马、左军师。宝鼎三年,孙皓命令丁奉与诸葛靓攻打合肥。丁奉写信给西晋大将石苞,离间并陷害他,石苞因此而被召回。建衡元年,丁奉再次率军修治徐塘,趁机攻打西晋的谷阳。谷阳百姓知道后,预先离去,丁奉无所斩获。孙皓发怒,斩了丁奉的导军。建衡三年,丁奉去世。丁奉因显贵有功,便逐渐骄傲自负,有人诋毁他,孙皓追究他以前出师不利的事情,将他一家流放到临川。
丁奉的经历对于武将来说颇具典型意义,那就是仗打得好就升职受赏,不但皇帝赏识,兵将们也会尊重佩服。但要是把心思用在战场以外或者是骄傲自负,结果如何还真就是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