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苦心筹谋的前两次北伐都无功而果,第三次北伐取得了汉中之西的武都和阴平两郡,这是诸葛亮北伐过程中首次取得的巨大战果,此次的收获也令蜀军士气大振。蜀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休整与布置之后,开启了第四次北伐的征程。然而,此次北征的过程中,却留下了一个至今未解的谜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得知蜀军再出祁山的消息后,曹魏朝廷非常震惊,大将军曹真重病在身,无法统兵御敌。于是,魏帝曹叡紧急下诏,命还在荆州的司马懿迅速赶往西北地区,统领三军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大军。而这一任命,也为名将张郃的陨落埋下了伏笔。
司马懿命魏将费耀、戴陵等将率领四千精锐严守上邽,以此来吸引蜀军的主力,自己统领各部继续西进。诸葛亮根据魏军的动向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部署,命蜀将王平率部按原计划继续率兵攻伐祁山地区的魏军,自己亲率主力北上迎击司马懿的主力。
诸葛亮眼看僵持日久,军粮几乎消耗殆尽,不得不一面派人回汉中崔粮,一面率部奇袭上邽,不仅打败了上邽的守军,还趁势收割了上邽地区的小麦暂时应急。司马懿一看上邽失守,蜀军还补充了军粮,再也坐不住了,随即命张郃率部进攻在南围的蜀将王平,命魏将贾嗣、魏平等将率部进攻蜀军的主力。
时间进入六月之后,关陇地区连降大雨,各地的通道泥泞不堪,魏、蜀两军只得罢兵休战。此时,诸葛亮还收到了一份蜀汉朝廷的诏书。诏书称,连日大雨使军粮的筹措与运输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因担心前方将士缺粮,急命诸葛亮退兵。诸葛亮当时对此份诏书深表怀疑,但是,又不敢违抗皇命,只得无奈地冒雨退兵。
然而,向来用兵谨慎、工于心计的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退兵的消息后,却做出了反常的决定:命车骑将军张郃率部追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