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道观对联与道教文化

2025-02-15 08:52历史文化

道观是道教活动中心或建筑,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包括观、府、宫、庙等。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信仰道教,自愿接受教义和戒律,过那种世俗认为清苦寂寞而他们却认为神圣超凡的宗教生活,他们是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布道传教,为其宗教信仰尽职尽力。修道的方法很多,要求“清净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在汉朝末年创立的,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禅宗佛教有相似之处,中国道观是中国道教文化的连锁店。德阳有很多道观,道观里有很多精妙的包含道教文化的对联,它们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营养。

广汉市老君观有一副对联:

道德真经典,

老君大哲人。

上联指道教始主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中国道学思想经典著作,是中国人生哲理第一书。老子的这五千言是修身经国的大典,它无象不包,无形不显,无常不呈,无色不备。它遵从自然法则,非常强调实事求是精神,认为尊重客观规律、无私处事、自强不息是做事成功的三大要素。下联指大智大慧的中国道学开山鼻祖是中国的哲学大师。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楚国人。他的经典之作《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字,给世人留下了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绵竹无极观有一副包含老子《道德经》精髓的对联: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悠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联言即,穷则思变化,变则思通融,通则思长久,久而久之则悠然以远。这行云流水般的语句,充满了老子的哲理思想,让人回味无穷。下联句式也是如此,其意义是“人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上天效法道,道效法着整个大自然”。也就是说,整个大自然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运行着,我们要顺势而为。这四句话,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且是修身证道的法则,是老子的思想精华,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别的方法论。

中江三清洞有一副道教对联: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处下;

太元若虚,动一阳以居尊。

这副对联重点在上联。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专门讲到“上善若水”,言即崇高的善行就像水一样。那么,水有哪些“善”呢?我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能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有奉献精神;二是水能包容万物,有宽广的胸怀;三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至柔但能克刚,有无限的勇气;四是水倒在杯里是杯子的形状,流在坑里是坑里的形状,适应性极强;五是水无论在多么高的地方,它总是向着低下之处流淌,有谦虚的美德。可以说,水是最温柔、最善良的东西,它所具有的宽广胸怀和毫无所求、甘居人下的德操,是最接近大道本质的。“水之善”,正是我们应该效法的德性。

东湖山玉皇观是我们德阳小有名气的道观,这里有一副道教对联:

真君仰天都,有四面清风来此地。

道观开胜境,留一方净土育斯民。

这上联有一个关键字“清”字,下联有一个关键字“净”字,道士修炼十分讲究“清静无为”。这是道教文化的重要意蕴之一。东湖山玉皇观仰赖真君“观照”,才有清风到此,才有净土育民。许多德阳人有“仙风道骨”,与厚重的道教文化的浸润是分不开的。

德阳道观对联与德阳寺庙对联交相辉映,构成了德阳文化两道亮丽的风景,它们是我们身边弥足珍贵的文化珍品。在经济、知识、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挑战,如何保持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吸收这些对联中的文化养料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更新于:7天前
  • 收藏不能不讲究文化品位

    收藏是玩出来的乐儿,谁都能玩,但要看怎么个玩法。前不久和一位收藏家朋友谈起如今收藏界的种种乱象,特别是“文化”泛滥,那乐就大了,套用相声语言说,收藏不叫收藏,要叫文化,收藏展不叫收藏展,要叫文化展。给人的感觉,什么门类的收藏..

    2025-02-19
  • 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

    一、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东汉顺帝时(126年一144年),沛国(在今江苏境)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造作种种道书,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道教。为了使道书神秘化,同时也使传道活动具有隐蔽性,因而道教文献中常常采用一些特殊文字,使外人无..

    2025-02-15
  • 道教用品——镇坛木

    又名“震坛木”、“奉旨”、“净板”等。为略呈长方体之木块。顶面稍有隆起,底面平坦,以漆涂成红色。正面刻有“万神咸听”四字,两端刻有乾坤、坎离四卦。在道场进行中,镇坛木被置于桌上,由高功配合科仪使用。道士专行法术时,也用来拍击..

    2025-02-15
  • 道教用品——香炉

    焚香之器具。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其材质多为金属、瑜石、磁、陶、紫檀等,形状多样化,大致可分为四类即: 1、置于桌上的置香炉,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盘形等。 2、持于手..

    2025-02-15
  • 香品、香具与香文化

    人类社会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使用各种各样的香料以增香除臭、驱虫辟秽、防治疾病,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还是僧道医巫、各界百姓,对于各种香品无不喜爱,与之相应的香具也是林林总总,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道、香文化。一、我国用香的..

    2025-02-15
  • 重庆明墓群出土道教色彩石质宝券珍贵文物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发现一明墓群,出土了道教色彩的石质宝券等珍贵文物。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发现的明墓群共有墓葬22座,目前已清理墓葬6座,墓室内刻有莲花、元宝、宝瓶等雕刻图案,出土了瓷碗、瓷罐等瓷器,以及万历六年石质买地..

    2025-02-14
  • 道教用品——法印

    一般为木制、铜制或玉制。印面上刻着具有道教含义的文字,甚至有的还刻着完全符式化的图案,印钮一般是狮子或其他避邪兽。道教自从祖天师张道陵开始传有法印,沿袭至今。法印是道教奏达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洞玄经》:“法印照..

    2025-02-14
  • 道教用品——木鱼

    道教斋醮法坛所需之用器,称为法器。一般在醮坛配合经韵及科仪使用,有些也可在专行法术时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将,下可驱邪除魔,故品种繁多。 木鱼:又称“木鼓”,俗称“鱼子”。形圆而刻做鱼形,故号木鱼。中间掏空,击之作声。通..

    2025-02-14
  • 道教用品——鼓

    圆桶形或扁圆形,边围鼓起,中空,两面或一面蒙以皮革。鼓有大小之分:大鼓用于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钟和板使用;小鼓在道场作为法器,配合小钟使用。鼓的声音,被认为具有通神和辟邪的作用。道教对击鼓颇有讲究,可以打出”风云雷雨..

    2025-02-14
  • 道教用品——磬

    磬: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圆磬”,圆形而中空,铜制或铁制,一种称为“扁磬”,又叫“玉磬”,形似曲尺,曲角120°,玉石制成。道场上多用前一种,通常放在经案的左手边。磬的主要作用是通报神灵,也可以消灾解厄。平时道教徒或香客进殿朝拜,..

    2025-02-14
  • 道教用品——笏

    又称“圭简”、“朝简”、“朝板”、“奏板”、“玉板”、“玉笏”、“手板”等。原是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见时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朝中之笏有一定之制,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道教则不受此限,根据条件均可使..

    2025-02-14
  • 道教用品——如意

    一般为玉、木、骨制成。形状略曲如“心”字,有三点:首尾两端作云形或芝形,中央一点圆形。象征“道化三清”之意,又喻一心尊三宝(即道宝、经宝、师宝)。《太清玉册》:“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

    2025-02-14
  • 道教用品——天蓬尺

    亦名“法尺”。为长形方木。六面雕满了日、月、二十八宿的名称,及三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等图案,还有天蓬元师的圣号。以此行使天蓬元帅的神力,具有辟邪除魔的作用。《道书援神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

    2025-02-14
  • 道教用品——钟

    一般由铜或铁铸成。钟内无舌,击之发声。有大钟和小钟之别;大钟用于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鼓和板使用;小钟用于道场作为法器,与鼓配合击打。《道书援神契》:“古者祭乐有编钟、编磬,每架十六,以应十二律及四宫清声,又有特悬钟、..

    2025-02-14
  • 历史上的道教壁画

    壁画,是指图画在宫殿、寺观、墓室、石窟等墙壁上的绘画艺术。壁画的题材十分丰富,其中反映宗教内容的壁画占很大比例。壁画的表现技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白描、工笔重彩、水墨写意及沥粉贴金等。所用颜料多是矿物颜料,所以图画色泽鲜艳,经..

    2025-01-29
  • 斋醮科仪音乐: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

    《海南岛史》载:“道教自宋初以来得到历朝信仰而复兴。”斋醮科仪音乐,在宋初随着江南一带的移民传入海南,它随民间作斋祭祀活动而繁衍并深深扎根,明代已很盛行,是海南省流行很广、影响很大的一种民间音乐。海南斋乐独具本土特色民国三十..

    2025-01-29
  • 道教用品——法尺

    为长形木片。形状和旧式的尺相同,两面均有刻度,并且雕有葫芦等吉祥图案,一般漆成红色。除此之外,也有一种不带刻度和图案的铁尺。道教认为,度量用具有除魔的力量,因此法尺就被作为法器广泛使用。道教护法神之一的赵公明元帅的造像,有的..

    2025-01-29
  • 道教用品——法剑

    又名“宝剑”、“令剑”、“七星剑”。在钢铁锻制的剑身两面,各镶有青铜制的北斗七星图样,靠近剑柄处有龙、符的图案。道教认为宝剑是斩妖诛魔的强力法器,张天师的家传宝物即为宝剑及天师印。通常剑身单薄的七星剑是以两把并握使用,有时也..

    2025-01-29
  • 道教用品——法绳

    又名“鞭”、“法鞭”、“净鞭”或“法索”等。木柄上雕有蛇头状花纹,其下接有苘麻或棕榈等纤维搓成的绳身,绳后亦有结尾,看去俨然一条完整的蛇。蛇头部分涂有朱漆,上有八卦图案,更精细者甚至从蛇口处还有人头露出。此外,也有的利用天然..

    2025-01-29
  • 道教用品——龙角

    亦名“角”、“海角”、灵角”、“号角”或“角笛”。大陆道士一般使用海螺,又名“法螺”;台湾的乌头道士使用牛角,红头道士使用锡角。一般内外遍漆朱色,有的刻有北斗七星及南斗六星的图案及日、月字样,也有的在吹口处缠以红布或红绳。龙..

    2025-01-29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