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打岔先生聊聊样板戏

2025-03-08 08:21历史文化
***前,老人家对新中国文艺战线的工作评价很低,基本上是否定态度。他老人家认为文艺舞台基本上是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着。老人家的这番评价,在***中成了***造反派打击文艺黑线专政的主要武器,文艺界成为十年***的重灾区,无数的文艺界人士受到迫害,更有不少老艺术家、作家成了冤鬼。
实际的情况是怎样呢?俺认为,老人家对解放后十七年文艺界工作的基本评论是完全错误的,不实事求是的。
先从周扬等“四条汉子”说起。早在二三十年代,周扬等人就在***统治区挑起了***文艺的大旗,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的文艺作品。虽然说周扬等人与鲁迅等人这间存在着帮派斗争,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两伙人搞的都是***文化工作,不能给其中任何一派扣上“修正主义”或“走狗”之类的帽子。
解放后,文艺的领导权在***的手里,以老人家《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歌颂工农兵的优秀文艺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试想,周扬田汉等人在三十年代国统区尚且能够坚持***文艺的方针,怎么又会在大权在握之后转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了呢?这是因为,掌权者不但要推出歌颂新时代的作品,同时又担负着保存和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任。不能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手里失传。在戏剧界,一方面需要改造旧的戏曲内容,另一方面又要继承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个任务并非如今天看来的那么简单。
以京剧为例。早在五十年代,文化部就开始组织创作现代京剧,但由于京剧传承历来都是师徒口授,流派林立,门规森严,演员们毫无表演现代戏的经验,所以,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和表演遇到重重困难。***期间,一位京剧老演员曾告诉俺他们当年创作现代京剧时闹出的许多笑话。传统的京剧有很多固定的程式,人物上台,总要先来四句念白,然后再来个自我介绍。他们演陈毅时,就是这样演的:在一阵急急风锣鼓声中,陈毅将军急步上场,一个鹞子翻身,然后念道:“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在下--陈--哦--毅!”然后又是一个亮相。京剧演员们习惯了长袍大袖,一穿上现代服装,那手就不知道该往哪儿搁,怎么看都不顺眼。现代京剧的起步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现代人物的表现手法。
一九六四年,现代京剧已经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俺自己那时就看过不少现代戏,大都是表现时代风尚、歌颂工农兵的。那一年在北京组织的全国现代戏会演,就是对现代戏创作表演的一次总检阅。请注意:这时候,“京剧***”这个词还没有出现,更没有***什么事。如果说这里面有老人家的一些功劳,那自然是不言而喻,但如果要把江“旗手”也扯进去,就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了。
***时期所谓的八个样板戏,都是从六四年全国现代戏会演的曲目中挑选出来,经过再加工而形成的。***期间,周扬、林默涵“之流”被打倒了,他们对现代戏的创作和推广所付出的劳动,都变成了“阶级敌人的疯狂破坏”,***一方面疯狂迫害文艺工作者,一方面又把他们的文艺创作成果占为己有。一九六六年,她泡制了一个《***同志委托***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对现代戏指手划脚,评头品足,然后,现代戏就铁板钉钉成了江“旗手”的伟大贡献。
客观地说,***对文艺工作确实不是外行,她对现代戏的看法完全可以作为一家之言而存在。据说,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深山问苦”这段情节和小常宝这个艺术形象,就是江旗手的创意。俺对这一段也是欣赏的。但是,江“旗手”总结出一个“三突出”原则,并用这个原则来检验所有的文艺作品,凡是不符合的就成了反动作品,并以此无情地摧残了中国文化艺术,迫害了无数文艺工作者,造成文艺界百花凋零、八花独放的局面,实属罪大恶极。
***结束后,八个样板戏也随之被打入冷宫。打岔先生称那段时期为什么卡锡主义,俺以为不妥。***刚结束后的头三年,清算***时所用的手法还是***那一套,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用不着为它鸣冤叫屈。至于刘庆棠、钱浩梁这些人,打岔先生也该先查查他们的劣迹,他们之有罪,并非因为他们演了样板戏,而是因为他们参与了***的政治活动。不信请看童祥苓先生,他不是一直好好地活跃在文艺舞台上吗?所谓自作孽,不可活也。刘庆棠俺不大了解,俺倒是为浩亮先生惋惜。他在***前就已经作为中央戏曲学院的高材生而大名鼎鼎,他演得最出色的曲目是《伐子都》,鬼戏。
现在,八个样板戏重新回到舞台,对***有怀旧情结的朋友们也可以买盘样板戏的VCD坐在家里欣赏。俺也买了一套,其中有几盘已经看了好几遍。
说到《红色娘子军》,俺更是情有独钟。***时,俺作为文艺积极分子,曾经组织停课的同学们排演这部戏,当地革委会得知后,给予大力支持,派来一位从北京发配到新疆的前芭蕾舞演员来作俺们的导演。这位演员从七岁就献身芭蕾舞蹈事业,不知犯了什么错误,发配到俺们所在的那个“百越文身地”。她作梦也不会想到她会重操旧业,她也兴奋,俺们也兴奋。可惜,没等戏排完,俺就离开那里参加工作了。
***前的旧版《红色娘子军》俺没看过,但听过唱片,读过剧情解说词。跟样板戏相比,旧版本也别具一番特色,音乐也很美。***时,俺能在脚踏风琴上演奏《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的全部音乐,呵呵,当然只是主旋律。
  • 周恩来与“样板戏”的戏外戏

    周恩来对江青说:“乐队要精!”在拍摄彩色电影《智取威虎山》时,剧团组建了一个乐队。为了出新,产生现代感觉的旋律,乐队里选用了一些西洋乐器。之后,其他剧团纷纷效仿。原来还有一点实力的音乐单位,这下可惨了,梁柱被抽走了,墙脚被挖..

    2025-03-08
  • 样板戏,京戏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我的戏与剧的观点,版主颇不以为然,几次要我说得更清楚一点,我也一直想还这笔债。记得去年九、十月间,梨园里对样板戏有过几天的讨论,那时就想借题发挥把我的观点说出来,可一忙就差过去了,又搭上一直没能闲下来,就拖到今天。还是由样板..

    2024-02-29
  • 汪曾祺看样板戏

    汪曾祺是靠写小说起家,又靠写小说赢得晚年的辉煌的“著名作家”。但他和戏剧的缘分,其实并不比和小说的缘分浅,至少从时间上看,要早许多年。他晚年回忆说:“我们家乡(江苏高邮)是个小县城,没有什么娱乐。除了过节,到亲戚家参加婚丧庆..

    2024-02-29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