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和李严同为托孤大臣,为何没能协力共同拯救蜀汉?
2025-03-11 08:09历史解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和李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猇亭之战中,刘备率领的占据绝对优势的蜀汉军队被东吴后起之秀陆逊打的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如果不是将军傅肜拼死断后,如果不是陆逊的追兵被蜀汉溃军遗弃的盔甲辎重挡住,刘备几乎不可能逃入白帝城。
戎马一生的刘备忍受不了被无名之辈陆逊击败的事实,在又羞又恼中一病不起,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的刘备只能同时召见诸葛亮和李严托付后事。

但是,在刘备去世的几年后,诸葛亮就废掉了同为刘备托孤重臣的李严,独掌蜀汉军政大权。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在白帝城同受刘备托孤重任的诸葛亮和李严,为何不能协力共保蜀汉?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组成蜀汉的势力都有哪些。

这四方势力中,宿将势力一直跟着刘备打天下,与刘备的关系最为亲密、势力也最为强大,荆襄势力是帮助刘备夺取益州的主要力量,东州势力大多是因躲避战乱而逃至益州的荆襄士族,部曲势力是由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时陆续收服的武将组成。
刘备在世时,尚且能够协调这四方势力共同发展蜀汉,但是随着刘备的去世和宿将势力的代表人物或战死、或病亡,剩余的三方势力由于缺乏协调而呈现出了一盘散沙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无论第一次北伐有没有出现马谡失街亭,诸葛亮都很难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所以,在第一次北伐结束后,诸葛亮通过废掉李严的方式来打压势力强大的东州派就成了一种必然。
废掉李严后,诸葛亮就能比较顺利地收服相对缩小的部曲势力,进而扭转蜀汉各方势力一盘散沙的局面,这样,蜀汉才能拥有足够的力量与魏、吴形成鼎足而立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