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匡胤能够取代后周,为何说周世宗柴荣要负有首要责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里,赵匡胤登基的方式算是一个奇迹,他是在基本上没有任何流血冲突的情况下登上了帝位。杜太后也就是赵匡胤的母亲认为,她儿子能够如此轻易地夺取政权,其根本原因是柴荣死后新帝年幼,主弱臣强。当然赵匡胤最终能够取代后周,这一切周世宗柴荣都要负上那么一点点责任,因为是他选中了赵匡胤。不过就算选中的不是赵匡胤,也有李匡胤、张匡胤冒出来取代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防止高平之战临阵溃逃的情况再次出现,柴荣对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整顿,后周军队成为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正常规模空前的改革竟然是由赵匡胤主持。但在赵匡胤上面其实还有一个人,他在高平之战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他本人还是后周开国君主郭威的驸马、柴荣的妹夫,这个人名叫张永德。

在柴荣的观念里,让熟悉基层的军官去改革军队,自然是水到渠成。事实也证明柴荣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赵匡胤对军队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最终的结果是后周军队焕然一新,这也为之后赵匡胤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点原因就比较离谱,在高平之战胜利回军途中,周世宗柴荣在路边发现一个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上面写着五个字“点检做天子”,当时的殿前都点检正是张永德。柴荣虽是一代英主,但是也可能做不到他姑父郭威这么豁达,心有担忧,便免去了张永德的职务。如此一来赵匡胤便顺利上位,不过张永德很会处事,他不仅和赵匡胤交好,在很多时候都举荐赵匡胤。为此宋朝立国之后,他甚受太祖礼遇。
以上两点就是柴荣重用赵匡胤的原因,也许第二点有点牵强,但是历史就是这样,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它的存在就有他的道理。赵匡胤登基之后也不负所托,建立宋朝,结束了华夏大地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
赵光义登基后,是如何对待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与赵德芳的?
说到赵光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