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当初定都在南京城 最后为什么变成天子守国门战略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天子守国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古代的中原王朝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燕山一带的地理位置尤其重要。如果定都南京,暂时肯定是没问题。但是一旦让北方的草原民族攻下河套地区和北京地区(古代的燕云十六州),那么再往南就是一马平川。所以朱棣的天子守国门战略是非常有眼光的。
否则明朝就要变成宋朝那般了,偏安江南一隅,纵情享乐。明朝如果建都南京,北方没多久就又得分裂出去。北方从中国政权中分裂出去都几个世纪了,人心早将南北分裂当成常态,而且自唐末下来北方打成一片白地,人口凋零、农商凋敝。
这时候想要重新恢复就需要大量投资。定都南方,官员老爷们、士绅们都是南方人,他们凭什么给跟他们毫无关系的北方送钱送粮送人、支持北方重建?支持在北方屯驻重兵保卫北方边防?开国君主在还好,要是不在,这帮士绅官僚不会将一个投资无底洞,还看不见回报的北方舍弃吗?

而定都南方,想更好地做到这点就不容易。更何况,北方平原广阔,一旦有失,那就会让敌军长驱直入,而南方平原分散且面积小,难以快速调离兵力及物资。这种情况下,定都北方,能更好地守护国土,且能将南方作为倚靠,稳步输送战略物资,兵源等。

定都南京等于放弃整个北方,首都南京,出于经济考虑,防御重心会收缩在淮河一线。官僚士绅也对北方毫无兴趣。广大河北地区成为缓冲地带,更别说辽东等九边地区。没有强大的人力和经济支撑,漕运一旦废弛,北方注定守不住。华北一丢,西北也失。
看看宋朝从未控制过河西地区。明朝国祚270年,近300年没有中原王朝统治,那些地区会是什么样子。也就是说,如果朱棣不迁都北京,现在东北西北还在不在中国版图都不好说。明朝如果立都江南,对东北华北掌控力不足,一但天下有变首都反应不及,蓟辽一丢,华北肯定没了,然后就是山陕虽为表里山河更有潼关函谷天险,但作为突出部无法接受支援无依无靠孤掌难鸣,也得丢。维持到秦岭淮河,西路守汉中,中路守襄阳,东路守淮河,长期对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秦始皇的扶苏外派到边境,李斯赵高就立了胡亥。明仁宗去世的时候,宣宗朱瞻基还在南京,朱高煦在山东拦截,想拦住朱瞻基从南京到北京的路。古代太子留在京城的情况几乎百分百,基本不让太子去外面,就是防止皇位交接出现间隙。隋文帝伐陈的时候,太子杨勇留在京城,而太子的两个弟弟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出去打仗了。
唐高祖李渊时,太子李建成也是负责内务,李世民负责对外战争,少有的出去打仗也是怕李世民风头盖过去,太子地位不保。人心难测,内阁首辅等大臣各有各的考虑,不一定会按先帝旨意办事,各自都想推举对自己有利的,这个很难控制。

要不要移民充实北方人口,一定要,否则哪来的税收,从此中国才完成了心里和疆域上的真正统一。如果定都南京,大明大概又是一个南宋,从此中国还能不能再统一都难说。
-
明朝的皇太子出阁读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明穆宗拖延出阁读书的日期?
明穆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隆庆四年(1570年),皇太子朱翊钧即将年满八岁。正月..
2025-04-03 -
明朝的洪朝选案是怎么回事?起因是什么?万历帝为什么如此生气?
洪朝选案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洪朝选生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卒于万历十年(158..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