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艾为什么会被冤死?与他的身世有关吗?
首先,邓艾是寒族出身,不是司马昭那样的世家大族,没人会给他说话,他是被司马懿从行伍之中提拔出来的,也不是司马昭的嫡系。后来王濬灭吴也是如此,最后被晋武帝猜忌,差点有邓艾之祸。邓艾后来被***,也只是流放的子孙被放回,并没有恢复官爵。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都是士族把持的天下,谁会为他说话呢?为邓艾抱不平的,要么是普通老百姓,知道他冤死,要么是他原来的部下。高层没有一个把他当回事的,这才是令人悲哀的。钟会灭蜀,喜欢姜维,认为他比曹魏朋友圈的名士领袖夏侯玄还要优秀,大家也是一个文化品位和层次的人。
再者,三国里面几乎所有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代入蜀汉这个阵营,司马昭灭蜀的时候大家都不希望他成功,毕竟这是刘备诸葛亮留下的政治遗产。其实唐时六十四将,宋在武庙七十二将中有邓艾的身影,所以邓艾在古代军事史地位不低,但是在三国之后,你会发现蜀汉系的文臣武将都被拔高了很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诸葛亮的功劳,如果仔细看世说新语,就会发现诸葛亮身后的名声不仅没有随着西晋的建立而消减,反而日益壮大,甚至当时的官方都把诸葛武侯当偶像来拜,而在民间更是香火鼎盛,尤其是后来发生五胡乱华后,人们对朝廷的失望,从而更怀念蜀汉政权,而蜀汉系战将也水涨船高,所以在官方的印象中邓艾或许有灭蜀大功。


从这种角度来看邓艾合情合理,但是对这位名将而言确实有些不公平。邓艾,武庙名将,历朝历代赞美他一战灭国和兴修水利的非常多,为他无辜被害鸣冤的也不少,极少部分说他灭蜀后太狂。至于骂他不该灭蜀汉,不该为魏晋服务的,我倒是没看到,估计这后人评价是失败者后人吧,典型的自己弱了怪世界。姜维基本上就只有夸他忠了,而且赞他忠的同时也委婉说他亡蜀张本。因为蜀国君臣关系之前太让人崇拜,让人敬佩,让人同情。因为小说的宣传,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忠赵云等等,既没有政治黑点,也没有私人道德问题,所以后人对蜀国抱有巨大的同情。
邓艾是打赢姜维灭了蜀国吗?并不是。相反,邓艾是姜维参与筹谋下被钟会诬告最终被杀的。况且,胜利者就该被欣赏吗,我们为什么欣赏赞许一个人,难道不是人格操守。邓艾虽然只是从众,即使不算劣迹,但绝对没有闪闪发光,泯然众人就要接受泯然众人的评价。关于胜负,即使是现在,人心依然思汉,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三国蜀汉能一统天下。表现出来的,就是,玩个游戏都喜欢扮演蜀汉势力。比如满清统一中国,洪承畴吴三桂等人立下显赫功勋,我们显然也不会因为胜负去欣赏他们的丰功伟绩。
综上所述,考虑到魏国蜀国的实力对比,赢是应该的,输了要挂耻辱柱的。所以这方面来看邓艾自然就不如姜维容易得到赞誉。更何况姜维最后拉了邓艾和钟会垫背,就给人以一种姜维之败,非己之过,实不能为的感觉。因此尽管邓艾是胜利者,但是姜维更容易得到赞誉。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如果邓艾姜维身份互换,邓艾做不到姜维这种程度,姜维却可能做到邓艾的功绩。所以,蜀国灭亡的时候,作为胜利者的邓艾自然要被人怨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