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生活化民族化世俗化

2025-03-30 08:05历史文化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的大足县境内,大足蕴含“大丰大足”之意,这里素有“石刻之乡”的美誉。大足石刻群开凿于唐,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余尊,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最为著名和集中,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同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凿时间较晚的大足石刻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世俗化、生活化和民族化的特点。

我国佛教石窟艺术,有一个从洞窟到摩崖的发展过程。唐以前多洞窟造像,大足石刻则多为摩崖造像。宝顶山石刻开凿于南宋,地理位置上主要集中于形似“u”字形的大佛湾,长达五百米,气势磅礴。在它的东、南、北三面悬崖下,是一幅幅图文并茂的造像图,它们彼此间既相互独立,在佛教教义上又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细细读来,宛若看一卷题材丰富的佛教故事和佛理连环画。南崖沿山壁依势雕刻的《牧牛图》,刻的是描写牧人牧牛的生活,从牛开始时的桀骜不驯、被拿着鞭子驱赶到最后不用缰绳和牧人和平共处,这组画面其实是根据宋人杨次公的“政道牧牛讼”而刻的劝善收心的历程。

  • 青岛崂山发现“北斗七星阵图”道教石刻

    山东青岛的崂山风景区管理局30日透露,近日,在崂山仰口游览区发现刻有“北斗七星阵图”的石刻,据专家估测,该石刻或刻于唐宋年间。该“北斗七星阵图”刻于崂山仰口游览区太平宫西侧的“犹龙洞”上方的“混元石”上。据传说记载“全真七子”..

    2025-03-29
  • 日本学者在河北响堂山石窟发现北朝石刻经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响堂山石窟管理处25日透露,两位日本学者在此间考察时新发现一部北朝时期经刻。此经刻内容迄今在中国只发现两处。响堂山石窟属中国第一批国宝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峰峰矿区鼓山,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

    2025-01-28
  • 山西历史上的石窟和石刻造像

    石窟艺术的物质依托是山地。山西多山,世人皆知。即使依照今天的行政区划,全省110多个县市中,确实很难讲得出哪一个县市会没有山地。山西自古以来宗教造景习俗源远流长,其中尤以佛教造景为最。笔者曾经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着意于对这一方面的..

    2024-02-2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