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哮喘病人换一种“更环保”的吸入器,就能减少大量的碳排放?
网友:呼吸了空气,我很抱歉!
据BBC报道,英国剑桥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哮喘病人换一种更环保的吸入器,就能减少大量的碳排放,从而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BBC以《哮喘的碳排放跟吃肉一样多》为题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详尽的解说。
In 2017, about 50 million inhalers were prescribed. Seven out of every 10 of them were metered-dose inhalers - the type that contain greenhouse gases.
2017年,全英共开出5000万左右的吸入器处方。每十个吸入器里面有七个是定量吸入器,这类吸入器会产生温室效应。
The gas - hydrofluoroalkane - is used as a propellant to squirt the medicine out of the inhaler.
这种气体就是氢氟烷烃。它被用作推进剂,将药物喷出吸入器。
▲ Asthma carbon footprint as big as eating meat (via BBC)
图 via Getty Images/BBC
这5000万个吸入器的碳排放量占到了英国医疗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于是研究人员建议,把它们换成不排放温室气体的干粉吸入器。
The researchers estimate replacing even one in every 10 of these inhalers with a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ype (dry powder inhalers) would reduce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emissions by 58 kilotonnes.
研究人员估计,只需把1/10的吸入器换成更环保的干粉吸入器,就能减少5.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Thats similar to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180,000 return car journeys from London to Edinburgh, they say.
他们说,这就相当于开车往返伦敦到爱丁堡18万次的碳排量。
And at the inpidual level, each metered-dose inhaler replaced by a dry powder inhaler could save the equivalent of between 150kg and 400kg (63 stone) of carbon dioxide a year - similar to the carbon footprint reduction of cutting meat from your diet.
从个人层面上来讲,换成干粉吸入器后,每人每年可以少排放150公斤至400公斤的二氧化碳,跟你不再吃肉所减少的碳排量差不多。
▲ Asthma carbon footprint as big as eating meat (via BBC)
主页君看到这篇报道的第一反应是???对于这些慢性病患者来说,发作的时候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是这些报告没有提出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反而告诉他们少排放二氧化碳?
果不其然,网上涌来一大片批评声。
对人们来说,能呼吸才重要吧...
我觉得责任不在于哮喘。我们又不生产药物,我们只是需要呼吸。
这跟吃牛排还是吃豆腐不一样吧?呼吸或者不呼吸,当然是后者更环保啊。
呼吸了空气,我很抱歉。
保护环境,停止呼吸。绝了!
还有愤怒的网友干脆对着干了,你们说吃肉不环保,吸入器也不环保,那么:
我就要边吃牛排边喷吸入器。
更有哮喘患者现身说法,干粉吸入器并没有那么好用,用不好可能就致命了。
在你浑身发抖无法呼吸的时候,干粉吸入器超级难用。
感觉不让残疾人用吸管的事又重演了。
哦,对不起,所以我就是要死于哮喘发作吧。
一开始你们阻止残疾人用吸管(批评吸管不环保),现在你们又想让我们别呼吸了。
更环保的吸入器根本不起作用,我们会死的。
不要再找各种借口诽谤残害残疾人了。
今日俄罗斯网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不过选择了一个别有讽刺意味的标题:
一开始他们说牛放屁会破坏环境,现在又说哮喘病人了。
截图 via RT
你觉得这份研究报告可信吗?
-
古代火折到底是怎么发明的 为何嘴一吹就能起火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火折子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火能够为人们提供光和热,在很早的时候,人类就发现了火,并且在摸索中,人类慢慢地掌握了火的特性。火的运用有效的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火在人类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
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