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曹操和董卓都不敢动杨彪?

2025-04-04 08:14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军阀征战不堪,在这些割据的诸侯当中,要么是凭借自己的本事,打下一份基业,比如曹操、刘备、孙策,要么就是祖上比较发达,比如说袁绍、刘表、刘璋,他们的手底下有着先天的资源以及人脉,但是真的要讨论到三国时期背景最大的人,这些军阀恐怕都比不上接下来要说的这一个,他就是汉朝廷先后担任过司空、司徒、太尉等三公重臣的杨彪。

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应该会耳熟,《三国演义》里面正是他在汉献帝遭到劫掠的时候,闯出来救驾,保护其回到了都城,杨彪对于汉朝天子,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然而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汉朝臣子的他势必会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董卓曹操等人发生矛盾。

汉灵帝时期,杨彪因为博学多才被举荐为议郎,185年,他的父亲去世后,杨彪沿袭父亲的爵位,董卓执掌朝廷以后,190年,关东义军起兵,董卓十分害怕,想要从洛阳迁都长安,但是司空杨彪在朝廷上据理力争,这让董卓十分恼火,然而他并没有杀掉杨彪,只是罢免了杨彪官职

紧接着来到195年,董卓死后,李傕刷领数千士兵包围了皇宫,想要劫持汉献帝前往李傕兵营,然而杨彪却站出来用极其严厉的口吻说道:“自古帝王无在人家者,诸君举事,奈何如是!”但是杨彪手上没有实权,无力改变现状,只好听之任之,在后来的郭汜李傕争斗当中,杨彪又大喊“群臣共斗,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可行乎!”一个人劫持皇帝,一个人劫持大臣,这真的可以吗,汜怒,欲手刃之。彪曰:“卿尚不奉国家,吾岂求生邪!郭汜和李傕,也始终没有杀掉这个百官里面最大的刺头。

杨彪和汉献帝共患难,成为朝廷当中重要的势力,曹操主政之后很是畏惧杨彪,当时袁术在淮南僭号,曹操便诬陷杨彪与袁术是亲戚,想要勾结袁术废献帝,将其下狱。原本想要对杨彪下杀手的他,在孔融和满宠的说服下,放弃了这一打算。

杨彪究竟有什么底气,能够让曹操和董卓等人如此忌惮呢,专家会告诉你:看一下杨彪出生的家族就明白了,他诞生于弘农杨家。

杨彪的先祖杨喜,曾在汉高祖时期担任骑都尉,被封为赤泉候,而他的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以及父亲杨赐,先后在汉安帝、汉恒帝、汉灵帝时期担任太尉,此外,杨彪的妻子袁氏,则是另外一个名门望族,汝南袁氏的人(这也就是曹操诬陷的主要凭证。)杨彪的岳父,是当朝的司徒袁安,而他的儿子杨德祖,正是后来被曹操以怠慢军心之名杀掉的杨修。

古代最讲究世阀派系,像杨氏和袁氏,他们的门生势力遍及朝廷,地方和军队,正所谓“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何况杨彪本人正直而有名节,所以诸侯们一直抓不到他的把柄。

到了后来的公元220年,曹丕称帝,想要年迈的杨彪出任太尉,杨修则以旧臣不仕新朝的名义,谢绝了曹丕的好意,即便是如此在数年之后,朝廷举荐有独特行为、操守的君子,百官们都一致的推举杨彪,因此曹丕还特意派遣官吏士兵保护他。(帝乃为彪置吏卒,位次三公。)能够让皇帝专门派人保护,杨彪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在225年,这位汉朝旧臣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84岁。

免责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jiuchisu@foxmail.com

最近更新

  • 古代皇帝上厕所到底有多麻烦 每一步都有太监高喊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皇帝上厕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个太监大喝一声:“停——轿——!”此时皇帝从轿子中走出来,瞬间就听到钟鼓齐鸣,这时候就有一群太监簇拥着皇上,将他护送到道边的大树跟前。要干..

  • 古代中国人都有哪些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

    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生产力水平提升,古代人有了一些闲暇时间,就有了各种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可以放松情绪、愉悦身心,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本文简要介绍古代中国人都有哪些休闲文化娱乐,以及强身健体的活动。中华大..

  • 毛文龙是什么人?袁崇焕为什么要杀了他呢?

    1629年5月,袁崇焕以阅兵为由,前往毛文龙处,列举毛文龙专恣无戒、为臣不道、侵吞钱粮、好色诲淫、草菅人命、掩败为功等12条罪状,请出尚方宝剑,将他斩杀。毛文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袁崇焕与他的矛盾究竟是公利还..

  • 揭秘1960年苏联丧尸事件,丧尸疯狂撕咬科研人员

    丧尸是一种没有任何人性的怪物,真正见过的人真的很少,大多出现在电影中。不过现如今真正被发现的丧尸事件还是很少的,大多数还是被隐瞒下来的。曾经1960年苏联丧尸事件就很少有人知道。据说这是二战时期为了对抗德..

  • 明朝时期长安明明那么好听 朱元璋为何把长安改名为西安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长安,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杜牧在《商山富水驿》一诗中写道:“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为了能够警醒后人,让路过此地的官人、百姓都能记得当年的故事,杜牧曾建议阳城驿的..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