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李揆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5-04-07 08:33历史解密

李揆,字端卿,荥阳(今河南荥阳)人,生于公元711年,卒于公元784年,享年七十四,谥曰恭。李揆出名主要是在唐肃宗时期,因为肃宗对其的称赞。据史书以及《李逵传》对他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揆是一个风姿优雅,举止温文,容貌出色的男子,一举一动之间都能吸引不少人。

旧唐书《李揆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揆美风仪,善奏对,每有敷陈,皆符献替。肃宗赏叹之,尝谓揆曰:“卿门地、人物、文章,皆当代所推。故近人称为三绝”。开元末进士,出身名门望族,是唐朝肃宗、代宗、德宗年间的礼部侍郎、尚书,世称唐第一人士。

虽说我们不知道李揆这个人,但是在民间,尤其是陇南地区,他就出名多了,武都汉王大平山尚爷庙碑记载:唐代名人、礼部尚书李揆在平定西番之乱后,退居陇南武都郡旧城里,去世后安葬在武都大平山,其母被诰封为九天圣母。荣誉很高,而且,李揆的祠堂现在于大平山村恢复,在陇西、敦煌、武威和陇南的许多地方有他的塑像,民间纪念活动形式接近于关公、岳飞。他在地区的声望可不比张说之类的低,在多个地区能有其塑像,这是在历史上的文官中很少见的。

李揆的奏对出名主要在对抗李辅国一事上,当时京城很多盗贼,很猖獗,甚至直接劫财之后将人杀了放在沟渠中,李辅国借此机会,上奏向皇帝要羽林骑士五百人来巡查京城,抑制猖獗的盗贼,实则是想渐渐蚕食控制羽林军。李揆知道后,直接上奏皇帝:”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皇帝听了之后也觉得有道理,就把李辅国的建议给驳回了。

但是李揆的官路也走得不顺畅,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他本人虽然政治才能不错,但是非常喜爱于追求名利。当时他的兄长有威望有名声,滞留在一个闲散的位置上,作为弟弟的李揆竟不加以引荐,这让他的美名蒙上了一层污点。人长得虽好,却太在意名利了。当时与他同列宰相的人——吕諲,这个人虽然地位名望比不上李揆,但是处理政事的能力却比他高,之后吕諲被贬,但是在被贬之地声望渐起,李揆怕他再回来做宰相,就直接捏造吕諲的过失,可惜,这些东西是能随意捏造的吗?假证据比不上真证据啊,况且皇帝还没有真的宠爱他到闭目塞听的地步,于是喜闻乐见地被贬官了。

元载也恨他,当初有人给李揆推荐元载,但是李揆却以”风采出众的贤士不被任用,而贫贱穷酸的小人却来求取官职“为由回绝了。李揆相位被贬,元载也就抓住了机会,让李揆做秘书监,去江淮养病,至此,李揆的俸禄也没了,家境贫乏,老少百余口,靠着乞讨维持生活,到处漂流,长达十五年。

德宗时期,宰相为卢杞,这个人长得很丑,但是口才好,经常能说动皇帝,陷害忠良,对于李揆这种自恃清高的人尤其讨厌。有一次,卢杞直接上奏德宗,让李揆去番邦签订盟约,李揆以”年老多病,怕路途遥远,恐难达成使命“为由拒绝,卢杞听到这么说,眼睛滴溜一转,说:”出使番邦一定要挑选熟悉政务、善于应对的大臣,此事非李尚书不可,如果以李尚书如此年纪还肯为明廷出使番邦,那么朝中这些比李尚书年轻的,谁敢不为朝廷效命呢?“一句话把德宗说得很是动心,既夸了李揆,又迫使他不得不出行。

李揆经历一番舟车劳顿之后,到达了番邦,番王问:”听说贵国有位人称大唐第一的李揆,可是阁下么?“李揆怕番王会借故强行挽留,就骗番王说:”那个李揆怎么肯来呢?“由此躲过了番王的刁难。所以说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李揆本人出色的确出色,但是没有一个强硬的靠山,就必须得低调做人,伴君如伴虎,官场复杂,李揆的情商完全不够。

免责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jiuchisu@foxmail.com

最近更新

  • 宁国公主的丈夫梅殷,他的命运是怎样的?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宁国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皇室儿女,各有各的惨法,安定时,是身不由己之惨,动乱时是朝不保夕之惨。朱元璋有女儿16个,能得善终的是少数人。其中,有几位公主因驸马..

  • 绝无仅有的地震文化和民俗

    1920年的那场大地震将时间定格在了12月16日。由于地震,海原县形成了全国绝无仅有的民俗和地震文化。如每年这一天,失去亲人的家庭保持着上坟的习惯;保持着炒豆子、立铁锹等习惯。从这些乡俗可以感受到海原大地震的..

  • 古代的螺子黛到底是什么宝贝?它在现代值多少钱?

    当今社会,几乎所有女性都对画眉情有独钟,但其实,这并不只是我们现代人才有的习惯,因为早在几千年前,古代女性就开始画眉了,正如李商隐写的《无题》诗那样,“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当时的情形是:只要眉毛..

  • 介绍古代与中秋佳节有关的经典咏月诗歌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古人是以月之圆映射人之团圆,因此中秋节就成为家人团聚的节日,并以寄托人们思念亲人、怀想故乡、祈盼幸福之情。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文人墨客关于中秋佳节赏月的著名诗句很多。中秋节..

  • 刘伯温临死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寓意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伯温送鱼,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出现了很多优秀聪明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谋辅佐君王巩固朝政,成就了一个朝代,刘伯温就是..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