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黎族钱铃双刀舞

2025-04-07 09:00历史文化

钱铃双刀舞是黎族青年集会时跳的一种舞蹈,据说来自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谦虚和一个骄傲无比的两个小伙子同时爱上了一个姑娘,姑娘选中了谦虚的小伙子。婚礼时,骄傲的小伙子手持双刀,紧逼新郎,想乘比武之机伤害他。谦虚而聪明的新郎机智地拾起钱铃棍抵挡,使自己摆脱了困境。

钱铃棍约两尺长,意喻扁担,两端各系一串铜钱,意喻山兰稻丰收。舞者身穿传统服装,一人手持五寸双刀,勇猛地向持钱铃棍者佯刺,持钱铃棍者上下、左右、前后地灵巧招架和周旋。此舞刀棍翻飞,场面扣人心弦。跳这舞时,往往在一个特制的大簸箕里进行,这就更需刺者有血战到底的武士气概,而挡者则需有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了。

表演的场地多选在打谷场等空地上。钱铃是一根两尺多长的空竹筒,里面串有十几枚铜钱,摇晃竹筒的时候,会发出哗哗的响声。双刀则是两把木质的双面尖刀。一般双刀为攻方,钱铃为守方。表演时,动作流畅,灵活紧张,刚强有力。是锻炼人的机智勇敢、能攻善守的一项极好的民族体育项目。

  • 极具民族特色的黎族舞蹈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在其他民族中也是不多见的。黎族舞蹈主要起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及特有的自然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表现。不论是舞台上所表现的内容形式,还是黎族民间固有的那些原始表演形式..

    2025-04-07
  • 黎族舂米舞

    舂米舞是黎族合亩制地区妇女在舂米时助乐的舞蹈活动,是黎族妇女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演变形成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舂米舞形成历史舂米舞早在清代就已产生,在形成舞蹈之前,仅作为一种通过敲打产生声音来传递黎族婚庆信号的方式。在当时,..

    2025-04-07
  • 海南五指山的黎族稻择

    海南岛五指山区的黎族同胞,解放前居住分布各深山岭峒的相当部分人,靠垦荒地种旱稻和其它作物过活,那时到黎村的人,常见村旁宅地边或园里的木架上挂有似排墙竖着的金黄稻谷,它就是黎族同胞从刀耕火种的山兰园中用手捻的山兰稻把,为便收拾..

    2025-04-07
  • 海南五指山黎族的待客习俗

    海南岛的少数民族黎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独特的生活习惯,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黎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口规模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黎族数千年来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并..

    2025-04-07
  • 海南五指山黎族丧葬习俗

    黎族的不同方言、不同地区,其葬俗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报丧、入殓、停棺、出殡、下葬后守孝等程序。在五指山部分地区、白沙县南开乡和东方市东河镇一带尚未受汉文化影响的地区,下葬后不立墓碑、葬后不再祭扫。孝期内死者的家人全都要反穿衣..

    2025-03-17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