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历史上三次最大的皇室斗争,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室权力斗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某些特定背景下,孩子多了未必是好事,例如皇室。
在皇室,人丁兴旺是把双刃剑。往好处想,同姓人脉由于血缘的维系,感情亲近,巨大向心力下形成一面坚固围墙,墙之内,是资源和权力,墙之外,是来自于士族、权臣的觊觎。周朝把这形容成“众星捧月”,相当形象。
但缺点也是明显的。每当天下平定,同姓藩王间总会因权力划分展开斗争,兄弟相残,甚至朝代更迭。为此,皇帝们想出了许多规避手段,例如王爷不许出京,还有的不许进京,但也总会疏漏。

异姓王拥有独立疆土,人口与武装,对中央统治是很大的威胁,因此刘邦又在天下平定以后消灭了他们,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韩信。
但是,这也造成一个困境:同姓王缺乏制衡,久而久之,越来越“放纵”。(刘邦立同姓王的初衷,其实也是为限制异姓诸侯,还定下“非刘不王”的规则)
汉高祖死后,吕雉控制了大部分朝政,开始分封吕姓家人。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下可就乱套了。
以刘章、刘兴剧、刘襄领兵入关,共灭诸吕为起点,截止汉景帝终止,汉朝内部就没太平过。
汉文帝继位,表面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安定,但刘恒的庶出身份一直未能让诸王彻底放弃夺位的野心。
汉景帝时期,晁错提出“削藩”,上了个《削藩策》,朝野上下大为震动,诸侯人心惶惶,他们担心从此开始,就没有好日子过了。不久,七个王爷公然反叛。
这次祸患史称“西汉七王之乱”,历时仅仅三个月,周亚夫率军平定,七王皆死。因为它,“是不是削藩”就成了后世各朝各代皇帝头疼的事。

晋武帝司马炎逼迫魏帝退位,自己成了晋朝的开国之君,没多久病逝,死前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司马衷。
司马衷给人留下来的形象,是软弱、无能,数次成为傀儡,实则未必,因为登基刚刚不久,就和贾南风一起斗倒了杨太后和两个辅政大臣。只不过,他爸留给他的藩王太多了,还都是叔叔爷爷辈的。
从司马伦囚禁贾南风开始,前前后后有八个同姓王爷进都城夺位,当然,理由是多种多样的,在“勤王”、“清君侧”等明目背后,其实是独揽大权。
晋朝的辉煌还没有开始,就在内部消耗中看到了消沉的影子,往后,是五胡乱华,东晋偏安一隅,南北朝建立。

康熙和首位皇后赫舍里生有一子,两岁就被立为太子,即著名的废太子胤礽。
随着太子慢慢成长,和兄弟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众阿哥一想,“为何不想办法废掉他?”于是,就出现了两次针对胤礽的弹劾。到底是父子情深,康熙对太子感情很深,两立两废,才彻底对他失望。
胤礽以及胤礽党羽***以后八阿哥、四阿哥、十四阿哥都积极参与进争储君的战斗中,特点各有不同:
老八胤禩木秀于林,结交的官员多次向康熙举荐为太子人选。
老十四手握重兵,身上军功无数,也最得康熙喜欢。
老四则平和冷静,友爱兄弟,不争不抢(表现出来的样子)。
结局我们都知道了,老四成了雍正。
之所以叫九子夺嫡,是因为参与进来的皇子起码有九人,而算上大官(例如索额图,明珠,阿灵阿,隆科多等),那就不止这个数了。
和前面介绍西汉、西晋***不同,九子夺嫡并没有演化出太大的干戈,几乎都没有动兵,究其原因有二:
一,这些皇子不是诸侯王,手里没有武力。
二,清代的皇子没有命令,不能离开京城,所以也就生不出全国范围的皇室***。
纵观这三次斗争,基本可以概括封建政权的内部矛盾。皇帝生儿子,如何安置儿子,这么看来,还真是个难题。
-
1999年被贬下凡的神仙,揭秘神仙被贬下凡之后是怎样的人
传说在1999年曾经有一批神仙被贬下凡历劫,这些神仙中有些还甚至还参与了99年轰动全球的事件,和我们一起抵御外星人来..
2025-04-09 -
明朝禁军的控制权为什么会掌握在文官的手中?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禁军控制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明太祖朱元璋以应天为京师建立大明后..
2025-04-06 -
嘉靖十六年江陵神童张居正乡试落榜,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张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嘉靖十六年(1537年),湖广巡抚顾璘宴请乡试考生张居..
2025-04-04 -
皇权与相权之间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相权是如何被一步步削弱的?
皇权与相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之后,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
2025-04-04 -
李成梁担任辽东总兵时,为何能立下赫赫战功?当时的局势是怎样的?
李成梁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成梁是明末时期的一位关键性人物。在他就任辽东总..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