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乐指佛教之发展过程中,由各地区或各民族佛教徒所发展出来的音乐。玆依国家或地区,分别略述如次:(1)印度:释迦在世时,严格禁止佛弟子接触歌舞乐曲。不过,仍鼓励弟子们将经典中特定的文句加上曲调唱诵。因此当时并未完全否定音乐,且已有具梵呗形式的伽陀产生。著名的梵呗吟唱者有跋提、善和等人。至佛灭后四、五百年的大乘佛教时代,佛教音乐开始吸收世俗音乐,作为佛法修行的一种手段,因而呈现勃发展的态势。其后随着佛教的没落而渐趋衰微。至于在斯里兰卡,则盛行附有舞蹈剧的佛教节庆活动。(2)缅甸:据《新唐书》〈南蛮传〉所载,西元九世纪初,缅甸(骠国)已自印度传来乐器及佛曲。当地与印度同样使用七音音阶法,采取重覆上下行的特殊音调。除了常朗诵《吉祥经》、《慈经》等护咒经典之外,在沙弥仪式、点灯仪式等诸多佛教活动上,更以鼓、铜锣等乐器引导仪式的展开。(3)泰国:该国的传统音乐并非印度式音乐,系以中南半岛吉蔑族的独特民族音乐为基础,再佐以传自中国的乐器,而形成其特殊的佛教音乐。声乐方面可分二种。一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式读经。另一种是有旋律性的。前者系以含有二个附属音的三音朗诵巴利语经典;后者则在葬礼、说本生经等仪式上使用巴利语与泰语。(4)印尼:从波罗浮屠的佛教故事及帕那达朗的《罗摩衍那》诗剧之石雕中可知,印尼在七至十世纪的佛教繁荣时代,曾盛行古印度的乐舞。但仪式、诵经的实际情形则不详。(5)越南:古代佛教音乐系受印度影响。但在十二世纪以后则渐具有中国佛教音乐色彩。法会的规范、经典、梵音等莫不皆然。但南部因受独特的民间音乐影响,故呈现不同的风貌。(6)中亚:三至八世纪,今之新疆地区盛行印度佛教乐舞,而以龟玆(今库车)为中心(据《大唐西域记》所载)。其后西域佛教音乐经敦煌传入长安,而成为唐朝宫廷音乐的一部分。“菩萨”、“迦陵频”等印度系乐曲即是其遗响。十一世纪后,中亚已趋回教化,故佛教音乐乃为阿拉伯系音乐所取代,以至今日。(7)西藏:始于八至九世纪的西藏佛教之仪礼音乐,与日本的声明同样,以经文及赞歌的诵唱为主,其诵唱的方式可分三种:{1}朗诵:由一人开始,一人结束。乐句短,节奏自由,音域低。{2}咏唱:属齐唱类,节拍明显,不断重覆相同的乐句,音域亦低。{3}持续音唱法:为极低音的独唱,一字一音。且音尾拉长,具有和声的效果,乃西藏声乐最特殊之处。旋律方面亦分节拍性与非节拍性,由多种器乐伴奏。乐器部分则有大钹、小钹、唢呐、法螺贝、铃、犍稚、圆磬、鼓等。(8)中国:从佛教初传至三国时代,流行于中国的佛教音乐多系印度及西域音乐。然由于梵、汉语音的不同,乃致“若以梵音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曲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为了便于弘法,佛教徒乃改创中国化的佛曲。相传三国魏?曹植所创的“鱼山呗”,即为此类佛曲的先驱。从此中国佛教音乐开始萌芽。南北朝时代,随着佛教的传播,不仅佛教中擅长唱导的乐僧辈出,同时民间也盛行吟唱赞偈。此外,帝王也多有提倡者。如齐梁时,文宣王萧子良曾于永明七年(489)召集京师善声沙门,创作研讨佛教音乐。梁武帝对佛教音乐的提倡,也颇有贡献,他曾创“法乐童子伎”,倡导以童声演唱佛曲,并广设无遮大会、盂兰盆会、梁皇宝忏等佛教典仪,为佛教音乐的中国化与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至唐代,佛曲大盛,俗讲风行。庙会成为艺术表演的场所,寺院则成为保存与传习佛教音乐的中心。而流行于宫廷的天竺乐、西凉乐、龟玆乐等西域音乐,也与佛教音乐关系密切。此时佛教音乐乃处于巅峰状态。宋元以后,佛教音乐由于市民阶层的出现而日趋通俗化,并影响中国的说唱音乐及器乐演奏的发展。明清和之际,更深入民间,促进民间音乐的繁荣。近代佛教音乐基本上仍保存明清的传统,在中共统治下的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北京智化寺、扬州大明寺及山西五台山诸寺,为传统佛教音乐之重要保存、发扬处所。其中,智化寺的佛教音乐演奏团且曾远赴欧洲演奏。中国佛教音乐的形式有声乐、器乐等多种。其中,声乐部分主要有独唱(由维那担任)、结合领唱与齐唱(即由维那唱上句,僧众唱下句)、齐唱、轮唱四种方式,其曲调的格式亦分赞(用于颂赞佛之功德)、偈(用于颂扬佛教教义)、咒(为密语或真言)、白(似散板吟唱)四类。器乐部分则以演奏曲牌为主,所使用的乐器有磬、引磬、木鱼、铛、铃、鼓等打击乐器,或笛、笙、唢呐、箫、昭君等吹管乐器。此外,亦有采用丝弦乐器者。大约在1990年起,大陆与台湾都盛行以国乐团(民族乐团)演奏佛教乐曲。其中有交响乐形式的创作曲,也有旧曲新编。也有合唱的念佛曲、五会念佛曲、菩萨赞等。(9)朝鲜:该国称佛教声乐为梵呗、梵音或鱼山。如双溪寺(位于庆尚南道)的真鉴禅师大空塔碑文即载有禅师自唐返国教梵呗之事。日本慈觉大师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亦载,在中国山东的新罗寺院──赤山院有唐风、乡风(新罗风)与类似日本的古风三种梵呗。在以佛教为国教的高丽朝时,八关会、燃灯会等法会均盛行梵呗。然至采取排佛政策的李朝时代,则渐趋衰微。近世朝鲜的佛教音乐,则大多流传于民间之信仰活动之中。朝鲜的佛教仪式有为死者的常住劝供斋、向十王祈求财运的十王各拜斋、愿极乐往生的生前预修斋、为水中孤魂的水陆斋、祈求国家安宁及武运长久的灵山斋等。梵呗的诵法有和请等四种,其中,除和请具民谣调外,余皆持庄严的气氛。此外,也有结合梵呗的佛教舞蹈。有敲击铙钹的哱啰舞、打法鼓的法鼓舞等。(10)日本:在日本,佛教法会的音乐有多种。或为供养本尊而作,或表露在家信徒对佛陀、高僧之敬仰心的歌曲,或系僧侣的创作曲等。其内容极为多彩,玆分述如下:{1}法会中“式众”(又称职众)所奏者:参加法会的僧侣(即导师及式众)除读经外,亦歌声乐、奏器乐。其声乐称为声明,为日本主要的佛教音乐。此由于内容及音乐结构而有所分类,但一般所谓奈良声明、真言声明、天台声明之分类法乃依宗派而别立。其内容有梵赞、汉赞、论义(阐示所学教理)、讲式(述释迦及高僧的事迹)、表白(申述法会的趣旨)等类。其中,器乐所用的乐器大多为打击乐器。在各宗派之中黄檗宗的器乐尤其发达。{2}法会中非“式众”所奏者:使用最频繁者系雅乐的管弦。除在法会中演奏外,亦作为声明的伴奏。此外,大规模的法会颇流行舞乐。偶而也演奏古伎乐,然舞乐等有时也成为余兴节目。{3}法会终了,随兴而奏者:奈良时代的散乐及平安时代以来的咒师猿乐、延年等,皆是法会终了,由职业演奏人或任职于法会的僧侣随兴演奏而流行者。其宗教性因种类、时代而有所差异。{4}僧侣所创的艺术音乐:除法会音乐外,僧侣亦创作与法会无直接关系的音乐。如以雅乐曲的旋律,歌唱佛教性词章的越天乐今样等,自平安时代以来,多流行于寺院。又镰仓时代的僧侣明空曾完成所谓早歌(又称宴曲)的歌曲。至室町末期,由筑紫善导寺僧贤顺所创的新式筝曲(称筑紫筝),为江户时代之俗筝的母体。{5}盲僧的音乐:盲僧琵琶系由盲僧所传承的佛教音乐。除于法会中演奏外,在巡行檀家的回檀法会上,亦占重要的地位,并且与其后流行的余兴音乐,持有独特的形式。近世以来,世界各地佛教界纷纷进行佛教音乐的现代化改造,使佛教音乐从寺院殿堂走向音乐厅。
佛教音乐源于印度。公元前后,天竺的佛教音乐甚盛。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当时称为梵呗。慧皎的《高僧传》云:“天竺方俗,凡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义争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云:“初出家者……..
2025-04-18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法华经·方便品》云:“歌呗颂佛德,乃至一音,皆已成佛道。”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声乐主要有:1、独唱,由维那担任;2、领唱和齐唱结合,即..
2025-04-18佛教音乐作为一种宗教音乐,与其他宗教音乐有不少共同之处,主要是用音乐来渲染和加强宗教仪式的气氛和效果。佛教的「唱赞」、「偈颂」通过庄严、肃穆而节奏缓慢的旋律起到了澄清杂念、净洁心灵的作用。佛教戒律告诫信徒们「不听视歌舞」,何..
2025-04-18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或由佛事音乐改编的通俗音乐。这里仅介绍佛事音乐的种类:1.朝暮课诵:每天早、晚两次,其形式与程序基本相同,内容各异。早课的内容与程序为: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每月..
2025-04-18第8窟是天龙山年代最清楚的石窟,也是天龙山石窟中唯一有中心方柱的石窟。该窟约4平方米,窟壁和方柱四周都开龛造像,周壁龛内雕有立体坐佛,龛外雕有两位比丘和两位菩萨像,方柱四面各有一组三尊坐佛。这些佛菩萨比丘像,脸型长方,颈长体态..
2025-04-18酥油花制作为藏传佛教之一绝,在佛教的其他宗派中并无同类艺术。而在酥油花的工巧高下中,以青海宗喀巴祖师之出生地塔尔寺为最高,属于该寺之“三绝”之一。酥油花(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与其他雕塑艺术原理相违,酥油花艺术之特点在于..
2025-04-17所谓佛教“前宏期”和“后宏期”,系专指佛教在藏族地区传播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而言。“前宏期”指公元七世纪初叶到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以前期间的佛教(即由佛教在吐蕃本部初传,几经周折到吐蕃赞普达玛灭佛);“后宏期”一般指公元十..
2025-03-29佛教有一个法门称为“忍辱”,以忍对治嗔心。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说偈曰:“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佛经亦云:“了嗔恚心..
2025-03-29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并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发展起来的宗教。道教音乐是道教在其所有斋蘸科仪中,为敬天尊神、祈福迎祥,祭祖安魂、超度亡灵,驱鬼降妖、禳灾避祸等诸多的法事、道场活动而配合诵经讲法、踏罡布斗仪程所使用的宗教音乐。道教音..
2025-03-29传统佛教音乐称为“梵呗”,起源于佛陀时代。在古印度吠陀时代即盛行歌咏偈颂,属于五明中的声明,佛教亦采用此法赞咏、歌颂佛德,称为“声呗”。佛经中提到歌乐赞咏之处极多,如《阿弥陀经》所叙述的极乐世界,充满乐音:“彼佛国土,常作天..
2025-03-2911月8日,中国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学者樊锦诗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上透露,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将打造一个名为“数字敦煌”的数字游客中心,计划于2013年建成。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
2025-03-28衣祴是指法会时盛放散华所用的供养华之器,又称为华筥、花笼、花筥、华箧、华盛等。《圆光大师行状画图翼赞》卷第十中记载:“华笼是散华时所用,以当后竹或铜瑜所作,垂以真红色等停丝,盛以华,随时散供,是仿诸经所谓的衣祴。”形状为直径..
2025-03-28一、佛乐种类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或由佛事音乐改编的通俗音乐。这里仅介绍佛事音乐的种类:1.朝暮课诵:每天早、晚两次,其形式与程序基本相同,内容各异。早课的内容与程序为: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
2025-03-28我接触与研究造像量度近十年了。初皈佛门,到各地参学,看到待修的庙宇断壁残垣,法像残旧破损,又见新造佛像多耗去巨资而不如法,真是痛心疾首。受菩萨戒时,我便发下大愿:“天下有一寺一庙一殿未修建完善者,誓不成佛。”遂浪迹萍踪,参访..
2025-03-28世界最高智商的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兰甘Christopher Langan很多人都不知道,已知世界智商最高的人之一,是美国蒙大拿州..
2025-03-2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