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个筷子引发的历史惨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一个筷子引发的历史惨案!希望你们喜欢。
话说有一日,汉景帝在禁宫之中准备吃饭,饭前他想起来自己的弘股之臣周亚夫。
于是就命令侍从唤周亚夫共食。
在古代,能和天子共同吃饭,那是天大的荣耀,无数人都以此为人生巅峰,足以吹一辈子。
这份恩典可不轻。
周亚夫一看皇帝要请自己吃饭,当时也兴奋的不行,于是急匆匆的过来了。
过来之后咧,就看到了一幕令人尴尬的场景,只见宴席之中,亚夫位置上,确有一整快肉,可这肉即没切过,边上又没筷子!
这就尴尬了啊,怎么吃?
周亚夫一看有点小不爽,于是就对下人说,看啥看,没看见木有筷子吗?跟我拿筷子去。
(汉景帝)
下人一听,战战兢兢望着汉景帝。
汉景帝一看,悠悠然说了一句“此不足君所乎?”意思是,这不能满足你的需要吗?
周亚夫一看,请我吃饭,又不给筷子,有点上火,于是起身将帽子去掉,给皇帝行了一礼之后,转身就急匆匆走了。
汉景帝一看,也不拦,而是用眼神盯着周亚夫,淡淡说,这哥们啊,做不了少主储君的臣子。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大多数人看这段话,看的最多的应该是筷子问题, 也是啊,这汉景帝情人吃饭,居然不给刀不给筷子,难道让周亚夫学印度人用手吃饭吗?
礼仪之邦,无此规矩,在这点上来看,其实是汉景帝失仪,甚至有失风度。
这个时候的周亚夫,即便要筷子也是人之常情,没啥不好想的。
如果汉景帝顺言取櫡(筷子),根本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
可是他偏偏说一句“此不足君所乎?”
此话一说,就让周亚夫别扭了,原因很简单,这话意思太过深奥而且层次丰富。
(性格刚烈的周亚夫)
那么层次丰富在哪,就可以用善意和恶意两个方面去解读。
善意来看意思是,你哪儿缺这点东西吗?
我没给你筷子,你为啥要抱怨,用手难道不能吃饭吗?再说我也不是故意的。
恶意来看意思是,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吗?
那就有点恶毒了,我给你饭吃,你还挑三拣四,没筷子不能吃饭吗?你不提,吃饭的时候我不会给你吗?
这正反意思一解读,众人就会知当时周亚夫的尴尬了。
也对,周亚夫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帝王即便独尊,可对丞相也应有起码的尊重,你这不给筷子,岂不是不把我当回事,不尊重人。
心里有想法的周亚夫,有点犯嘀咕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为何这会成后续被杀导火索?则和他的过激反应有关。事件发生之后的周亚夫,免除头上的冠帽,磕头谢罪。
如果不免除冠帽,这事情也一点问题没有,可是除帽子就有问题了,帽子在汉朝有着身份的定义,皇帝有皇冠,臣子有冠冕,各个级别次序井然,要求严格。
(帽子不要我不干了)
你这免帽谢罪,是啥意思?辞职?不满?闹意见?
以丞相之位,要挟我给你筷子?
无论汉景帝如何想都想不到好结果。
汉景帝一看周亚夫认真了,也收起架势,顺势让周亚夫起来,进而准备说点好话。
可话还没出口,刚刚免帽谢罪的周亚夫居然一溜烟的走了,招呼也不打,只留汉景帝风中凌乱。
这就有问题了,原本风平浪静因为不告而别,成了轩然大波。
用职场解读这个事件,周亚夫确实犯了大错。
周亚夫的谢罪汉景帝已表达了善意,这个时候,不该纠结于为什么!因为上位者自有其考虑,回到席间继续吃饭,诚恳认错才是正解。
可是这不告而别,就有点负气出走意思,更深层次看,则有点仰仗功高骄横跋扈意思。
面对一路提携自己的老领导汉景帝,周亚夫都敢如此,做做表明功夫后,立马表达不满。
那么如果汉景帝不在了,少主继位,这周亚夫会如何?
更加居功自傲当时必然。
(周亚夫)
由此,才有了汉景帝最后的感言:“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怏怏者在这里的意思是,负气出走的周亚夫有点跋扈小气,甚至不平。
而汉景帝的杀心就此产生,和筷子问题关系不大,和周亚夫的做派有关。
这一切,其实是汉景帝和周亚夫矛盾累积之后的产物而已,我们可以将筷子事件,当做汉景帝对周亚夫最后的试探,试探结果,周亚夫不合格。
那么周亚夫为何不合格,则说来话长!
汉朝时候,特别是汉武帝之前,皇权还没有因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得到强化。
丞相是握有重要权利的官职,在很多时候,甚至能影响否决皇帝的决议。
周亚夫居如此高位,如果平时谨言慎行,还不会引发汉景帝的反感,可是周亚夫一点不低调,反而特别高调。
这高调的事情史书不绝。
首先:周亚夫对皇帝继承人的任命,居然有不同意见。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
汉景帝罢黜栗太子的时候,周亚夫不停,还不停争论,最后在汉景帝强制命令下,太子才被废。
其次:面对汉景帝的母亲,周亚夫也毫不客气。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止。
这话啥意思,就是窦太后想开无功而封侯的口子,最后汉景帝甩锅给周亚夫,让周亚夫去挡枪,周亚夫面对窦太后也是寸步不让,不知委婉用词,而是拿汉高祖的组训直接给否了,汉景帝一看有点无语,估计是觉得对不起妈妈,这是个粗人,说话不文艺。
这件事周亚夫做的并没有错,可是话语太冲了,让汉景帝下不来台就有问题。
再次:则是面对汉景帝不同意见,居然以辞职相要挟。
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後。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意思是汉景帝想封投降的几个匈奴小王为侯,目的是拉拢更多人投降,进而稳定外部边患。
这是大政方针的问题。可是周亚夫依然不允许,反而出言讽刺汉景帝,甚至辞职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即是不尊重汉景帝,也是居功自傲的表现。
(杀心顿起
如此三件事,不仅件件不顺汉景帝的心意,也暴露出了周亚夫不少问题。
第一件事,涉及储君位置。
有干涉皇权的意思在里面,周亚夫此举虽然合乎法理,但是却不懂汉景帝的心思.这心思很简单,如果太子因为你的救助成了皇帝,以后是不是更仰仗你,丞相已经位高权重,在有皇帝信任,这汉朝江山到底是谁的?
这举动无疑威胁论皇权的唯一性。
第二件事,涉及的问题更严重。
周亚夫反复重申‘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还不断强调,“天下共击之”。
两个不,一个击,前面是否,后面就是喊打喊杀,这算啥?武力威胁吗?问话的可是窦太后,皇帝的老妈,你说话就不能艺术一点吗?
由此可见,这周亚夫坚持原则也有点宁玩不宁,几乎毫无说话艺术,这样的人不懂调和政治关系,做不好丞相,更关键的是,他还有军事威胁。
第三件事,则是明摆着和皇权做对,你不顺我意我就不干了。
一有不同意见,皇帝不听你就辞职,你是皇帝,还是汉景帝是皇帝?性格太过刚强的周亚夫,又如何让皇帝喜欢?
由此三件事之后,汉景帝不仅看到了周亚夫性格刚强的缺点,也看到了不知变通的缺点,更看到了他不懂政治大局的缺点,进而还引申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勋贵集团的骄横跋扈!
作为汉初开国大臣周勃之子的周亚夫,因为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勋,成了丞相,进而成了勋贵阶级的领头人,这股势力足以威胁皇权,如果自己不在了,小皇帝继承位置。
原本的定国之臣,如果不安好心,就会成乱国之臣。
这可期的未来,太过可怕,如果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站在皇帝的角度看,这样的威胁必须消除。
扫除了他,等于扫除了能威胁皇权的一股势力,必须祛除,马上立刻!
然后,周亚夫就悲剧了。
这悲剧的背后,既有汉景帝的多疑和猜忌,也有周亚夫的不通事故不懂职场。
就如史记中太史公所言: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意思是,这人啊,是个好人,做的事情,也是好事,就是太不会察言观色太不会做人了,千万不能学他!
-
2012年印度德里黑公交轮奸惨案 强奸犯穆克什·辛格接受采访
如今提起印度,你最先能想到什么?恒河,咖喱,宝莱坞里灵动的舞蹈,随时开挂的阿三,还是强奸之都自2012年新德里轮奸..
2025-03-06 -
山西省的葡萄酒历史
考古研究表明,中国葡萄酒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7000—5500年间.史书关于最早的葡萄种植记录出现在周朝,但有关葡萄酒的文字记载直到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朝才出现。《史记﹒大宛列传》写道:“宛左右以蒲陶为酒…汉使取其实来,天子始种苜蓿蒲陶..
2025-02-28 -
英国埃塞克斯郡集装箱死亡货车惨案 39名遇难者身份信息和照片
英国埃塞克斯郡集装箱死亡货车惨案 39名遇难者身份信息和照片英国埃塞克斯郡警方11月8日公布了埃塞克斯郡集装箱货车案..
2025-02-21 -
成都的酿造历史
成都是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中国最著名的宴饮之都,烧酒的发祥地和唐代名酒剑南春的主要产地.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成都的酒文化高度繁荣,饮酒之风极盛,享誉全国.明清时期,成都的酒文化继续保持其繁荣.成都水井坊考古发现结合历史记载研究..
2025-02-10 -
山西省青徐县的葡萄酒历史
山西清徐不仅是中国最早种植葡萄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地方.清徐县素有“葡萄之乡”美称,民间流传着“清源有葡萄,相传自汉朝”的说法。境内葡萄栽培历史可上溯到2000年之前。汉朝时,清徐马峪边山一带有一姓王的皮货商人,从..
2025-02-10 -
西凤酒的起源和历史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仅酒的品种就有近千种,西凤酒便是酒中奇葩。西凤酒历史悠久,据初步考证,其始于周秦,盛于唐宋,据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远在西周初期,雍水河中游一带,柳树成荫,田间平整,水波浮影,风景秀丽,遂将此地称为柳..
2025-02-10 -
三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5个人,却个个家喻户晓,我们被骗了1000多年
《三国演义》中,大部分人物在正史上都是正史上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只是脍炙人口的事迹是虚构的,如刘关张桃园结义、三..
2025-02-10 -
茅台酒的历史
茅台古镇一带早在公元前135年就生产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这便是酱香型白酒茅台酒的前身。黔北一带水质优良,气候宜人,当地人善于酿酒,前人把这一带称为“酒乡”,而“酒乡”中又以仁怀市茅台镇的酒最为甘洌,谓之“茅台烧”或“茅..
2025-01-22 -
著名酒厂狄尔伯爵家族企业历史介绍
狄尔伯爵家族企业champagnedelbeck求学生涯结束后,狄尔伯爵就加入家族在reims的银行事业,并且娶了贝莎蜜。巴汉金-潘沙丁男爵的孙女潘沙丁男爵当时担任reims的市长,无疑地,这是他和香槟区微妙关系的开始。 1832年家族银行事业结束,狄尔伯..
2025-01-21 -
西夏族的酿酒历史
西夏酿酒历史悠久作为我国古老羌族一支的党项族,自古以来就生息在苍茫辽阔的青藏高原上,他们生性豪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内迁之前,他们以游牧为主、尚无农业时,虽“不知稼穑,土无五谷”,就已“求大麦于他界,酝以为酒”(《旧唐..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