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清徐不仅是中国最早种植葡萄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地方.清徐县素有“葡萄之乡”美称,民间流传着“清源有葡萄,相传自汉朝”的说法。境内葡萄栽培历史可上溯到2000年之前。汉朝时,清徐马峪边山一带有一姓王的皮货商人,从大西北贩皮货,带回葡萄枝条在当地栽植成功。之后,栽培渐广,清徐人根据酿醋的原理酿出了葡萄酒。
三国时期的山西,是魏国的属地,魏文帝曹丕非常喜欢喝清徐葡萄酒。他在《诏群医》中写道:“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
到了唐代,清徐葡萄已享誉海内,鲜葡萄及葡萄酒、汁、干等加工品也远销四方。《唐书》记载“太原平阳皆作葡萄干,货之四方”.
唐太宗李世民人称“太原公子”,他在太原多年,与他父亲李渊在此完成了称霸中原的各种准备,因而太原也称"龙兴之地".当时的晋阳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富庶,手工业、商业十分达,晋阳硝石、清徐葡萄酒都是当时享誉全国,朝廷钦定的贡品。《太平御览》记载,在山西期间,李世民就特别钟爱清徐的葡萄酒,不仅把它作为招待最高贵客人的礼品,还亲自用清徐的龙眼葡萄酿造葡萄酒,他当皇帝之后,念念不忘清徐葡萄酒,并将清徐酿造葡萄酒的作坊统一御封了"李氏作坊"的名号。
宋代大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也是山西人。他写有“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烦”的诗句。可见当时人们喜欢清徐葡萄酒的程度.
在元朝,太原清徐葡萄园已是全国仅有的也是最大的葡萄庄园之一,甚至有了检测葡萄酒真伪的办法,据记载‘至太行山辨其真伪,真者下水即流,伪者得水既冰矣’。这在全国首屈一指!
马可·波罗在元朝政府供职十七年,他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本人在元朝政府供职十七年的所见所闻的大量事实,在描述太原府时这样描写:“出太原府,过桥三十里(公里)有大片葡萄园,还有很多酒……”这里的葡萄园指的就是清徐的葡萄园,酒就是清徐“李氏作坊”酿造的葡萄酒。
元代的中国葡萄酒生产发展水平应该是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但随着粮食白酒的发酵技术,特别是蒸馏技术的日臻提高完善,蒸馏白酒自明朝开始成为中国酿酒产品的主流。而葡萄酒生产由于具有季节性,酒产品不易保存,酒度偏低等特点局限而日渐式微。但山西清徐葡萄酒的酿造一直在继续,明朝洪武皇帝“辛酉谒禹庙,有以葡萄酒见饷者,其甘寒清冽…。”此时清徐葡萄酒的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直至清雍正年间,清徐葡萄酒在山西仍有一定的生产销售:“向晚葡萄有酒熟,醉乡有梦不分明”。
近代的1921年10月,在持续几千年葡萄与葡萄酒生产的著名产区山西清徐,由山西人张治平建立了新记益华酿酒公司,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几家用机械设备大规模生产葡萄酒的酒厂之一。当初建厂的动机是振兴民族工业,想用自己生产的葡萄酒代替舶来品,建厂之初曾购进法国设备并建有地窖,容器均为当地李氏作坊自制的瓷坛。产品有炼白酒、高红酒、白兰地、葡萄纯汁、葡萄烧酒等。抗战时期清徐沦陷,公司遭到严重破坏。在旧中国,最终难圆重振山西清徐葡萄酒的梦想。
解放后,该厂更名为山西清徐露酒厂并被收归国营。自50年代初—80年代末期,该酒厂一直是我国七大葡萄酒厂之一,所生产葡萄酒系列产品,曾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大奖,为山西清徐葡萄酒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中叶,中国葡萄酒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作为山西清徐葡萄酒"李氏作坊"传人的李雄洲为了使山西清徐的葡萄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山西清徐露酒厂的基础上创建了山西青徐葡萄庄园有限公司。
山西青徐葡萄庄园有限公司秉承古老的美酒文化,在时空中穿梭,在竞争中崛起,形成了以盛唐文化为基调、以传统美酒文化为渊源的王者风范。清徐2000年的葡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1300年的美酒文化博大精深.“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延续中,形成了山西青徐葡萄庄园有限公司特有的"和、诚、博”的企业文化和飘逸神驰的美酒文化,亦形成了独有的"七分种植,三分酿造"的经营理念。
为了更适合于现代加工业的发展需求和以优雅文化的创造性推广为先导直接进取高端市场,青徐葡萄庄园有限公司集葡萄种植、加工、生态旅游、服务、营销为一体,利用依田傍水的绝佳地理环境,在建设1.1万吨葡萄汁、2万吨果酱、3万亩葡萄原料基地的同时,抓住汾河截流的好时机,开发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即具有葡萄种植、酿酒、酒文化传播、旅游、休闲、渡假功能为一体的酒庄架构),目前,该项目已规划完成,并已进入筹备实施阶段。
“良田万顷碧波荡,汾河岸上飘酒香”,在不久的将来,青徐葡萄庄园将成为观光、旅游、品酒、渡假、划船、钓鱼,疗养的好去处。公司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清徐县葡萄协会和山西省农业产业化协会葡萄产业分会,以“青徐葡萄庄园”为龙头,清徐10万亩葡萄基地的种果农户与二十余家加工企业强强联手,组成一支雄居三晋的葡萄产业大军,力争在近三年内整合所有资源,以超强的市场占有率和高水平的技术与管理,抢先进入国内葡萄酒行业前五位,早日实现清徐葡萄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梦想。
oe-葡萄含糖量德国盛产白酒,以葡萄含糖量(degreesoechsle)来分级。愈晚摘的葡萄,含糖量愈高,相对风险愈大。appellationcontrolle(ah-pel-ah-syohncohn-troh-lay)-法定产区管制系统法国在1936开始创建的一套对葡萄酒产制的相关规范,从..
2025-04-12澳洲是全球第六大酿酒国。南澳洲省为澳洲最大的葡萄酒产地,现今南澳的葡萄酒年产量大概是全澳洲的60%左右(1940至50年间占全澳洲的75%之多)。在过去十年,南澳的葡萄酒出口销量取得大幅增长,平均每年有21%的升幅,使葡萄种植及酿酒业成为..
2025-04-12作为新兴的葡萄酒大国,美国算得上是葡萄酒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美国已是世界第4大葡萄酒生产国,所产葡萄酒在全球范围内也逐渐受到欢迎。美国之所以能迅速跃升为葡萄酒王国,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肥沃土壤外,美国政府对..
2025-04-11新《葡萄酒》(gb15037-2006)国家标准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里实施,下面摘录一些网络上的解读,供大家参考。瓶子里根本没有数年前的葡萄汁,但葡萄酒产品动辄标注数年前生产,这一乱标年份、乱炒年份概念的现象在业内屡见不鲜,而消费..
2025-04-11葡萄酒酿造业是摩尔多瓦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和国家形象的代表。摩地处东南欧,位于东经26.4-30度、北纬46-48度之间,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主要地貌为丘陵和平原,地势较低,黑壤土覆盖国土的75%以上,其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葡萄的种植..
2025-04-11气候条件及险恶的地形使南美大陆大部分地方都无法种植葡萄.但是也有那么几个国家有比较象样的酿酒行业.智利和阿根廷就是其中的翘楚. 智利这个国家别看地图上形状不咋好看,但是对于种植葡萄来说,气候还是满理想的,酿酒工人水平也不错,再加上..
2025-04-11在生产甜葡萄酒时,山梨酸是经常被当作防腐剂使用的。山梨酸的抗菌作用只有在二氧化硫的协同作用下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山梨酸,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标准的最高限量,不要超标。同时,要注意山梨酸和二氧化硫、酒精度..
2025-04-11由于葡萄皮色素抗光性差,而生产出来的葡萄酒易褪色,不适合保存。所以,国内外生产葡萄酒的传统工艺都添加其他色素。由于合成色素大多对人体无益,甚至有害,因此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必须改变使用合成色素的习惯,选用天然的着色剂就显得非..
2025-04-10葡萄酒质量,最直观、最能影响消费者的就是澄清度。作为商品,浑浊的葡萄酒,无论口感品质多好,消费者都无法接受。所以,葡萄酒的澄清是葡萄酒生产者必须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以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我认为葡萄酒难以澄清的根本主要在发..
2025-03-21关于对葡萄酒质量与风格的评判葡萄酒的多样性与品尝虽然葡萄酒都是葡萄经酒精发酵获得的饮料产品。但是,由于众多的葡萄品种,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产地),各具特色的酿造方法和陈酿方式(人为因素)等。产生了很多类型的葡萄酒(种类、风格)。葡萄..
2025-03-20随着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逐渐兴起和壮大,葡萄酒行业中的品牌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其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细分不够科学,细分程度不高;市场上品牌多,名牌少,许多品牌形象老化,内涵不够丰富;而且随着产品线的拉长,..
2025-03-20从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兴起到现在,市场上一直充斥着种种让人一头雾水的产品概念,即使是现在还存在着诸如“庄园”、“酒庄”、“解百纳”等等一系列让普通消费者摸不着头脑的概念。在此期间,中国葡萄酒企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目标消..
2025-03-20一.下胶的作用1.澄清:去除杂质(植物碎屑,酵母,细菌)2.稳定:沉淀破败元素(蛋白质,铁,铜)3.易于过滤和利于香气二.下胶的原理加入葡萄酒中的下胶物质带正电(蛋白胶:明胶,蛋白)或带负电(皂土)。蛋白胶(+)与酒中的单宁(-)结合..
2025-03-20山葡萄酒原酒酿造工艺流程1、分次发酵法山葡萄→分选→除梗→破碎→发酵→分离→一次汁→加糖→后酵→澄清→分离→一次原酒→皮渣→加入糖水→二次发酵→分离→澄清→二次原酒2、一次发酵法山葡萄→分选→除梗→破碎→发酵→加糖水→发酵结束..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