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十三经和进士题名碑开放

2024-02-27 22:45历史文化

孔庙十三经和进士题名碑“新家”装修后,今天正式开放。原本破旧的进士题名碑遮雨棚被防火的新棚替代;康熙御笔大学碑也以“正脸”示人;国子监院内的189块十三经石碑每块都配了专用冷光源射灯,打亮正脸儿。

市文物部门透露,最快明年内,包括这些石碑在内的孔庙国子监博物馆所藏的400余块石碑,将集体“上网”,实现碑文数字化。届时,世界各地的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细品这些文物精品。

198块进士碑住进阻燃棚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存放着400余块历代石碑,其中最聚人气儿的当属进士题名碑林。这198块进士题名碑立于孔庙院内的石碑中,有元代3块、明代77块、清代118块,记录了51246名进士的姓名和籍贯等信息。几乎每一位游客都要在碑林中寻找历史上有名之士的名字,如于谦之名在西侧后一排;袁崇焕之名在东侧东数第三碑;林则徐之名在西侧后二排西数第三碑。

“以前也有遮雨棚为石碑遮遮尘,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当时使用的材料均为非阻燃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孔庙国子监博物馆有关负责人透露,此次修缮工程拆除了原有棚架,梳理了地下埋藏管线,重新搭建了防火阻燃的新棚子。“所有钢材至少刷了三遍防火漆。”

大学碑搬家“脸”朝外

与进士题名碑齐名的,当属“十三经碑林石刻”,共计189块,再加上“大学碑”共190块。这些碑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我国惟一完整的十三经石刻。原本它们都位于国子监六堂内,1956年“搬迁”到国子监与孔庙间的筑室内。后因国子监改为首都图书馆,因此碑林立于此处至今。

如今,曾经昏暗的筑室换了新颜,石碑首次住进了恒温、恒湿、声控冷光源封闭的屋子。亮堂的展厅内,几乎每一块石碑都对应有一盏射灯,屋顶也改为传统藻井样式。“十三经的保护棚外还专门装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歇山门,使整体环境更加协调。”

在展厅最北侧,大学碑首次“归队”。原本,这块数十吨重的石碑位于十三经展厅外,刻满字迹的一面朝里摆放,无缘与观众见面。此次为了更好地展示并保护这件大家伙,工作人员耗时一周时间,才将大石碑挪了2.5米,刻满字迹门面也首次朝外,方便观众参观。

模糊碑文明年网上补全

虽然搬了家,洗了脸。然而记者观察发现,由于年代久远,不少石碑表面文字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字迹因游客抚摸次数过多已脱落。

未来,这些遗憾将得到弥补。博物馆将采用电子播放和触摸显示屏的方式,实现所有碑文的数字化,并将模糊碑文网上补全,方便观众查阅学习。

“馆里已经专门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开始根据现存碑文,对比历史文献,整理抄录碑文。预计实现碑文数字化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目前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完毕,正等待审批。”孔庙国子监有关负责人说。

  • 北京雍和宫新春“法舞”

    每年农历正月三十,新春之际,是北京雍和宫一年一度“打鬼”的日子。中午时分,雍和宫里鼓乐齐鸣,“打鬼”仪式开始。僧人们敲着锣鼓、吹着长号,由喇嘛扮演的天神戴着面具在台上跳舞。京城的百姓和游人纷至沓来,争睹这一独特的宗教活动,现..

    2025-03-28
  • 北京雍和宫是最邪门的宫殿,地铁站闹鬼事件惊现鬼抬轿子

    大家都知道北京故宫灵异事件很多,而故宫最恐怖的地方是坤宁宫。但是在紫禁城之外还有很多清朝遗留的宫殿,其中雍和宫..

    2025-03-23
  • 说起科举最难的是在明朝 书生要想考中举人和进士到底有多难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科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高考,笔者就很容易联想到古代的科举。当然..

    2025-03-17
  • 你知道多少北京方言-你是纯北京人么来测试一下吧

    方言测试相信大家已经不是很陌生了!下面就来测试你是否真的是京片儿~1.“鸡贼”的意思是()a.小偷小摸的人b.贪吃贪嘴的人c.胆量很大的人d.小气吝啬的人2.“果儿”的意思是()a.没心眼儿的男人b.被泡的女孩c.生病的老人d.不听话的孩子3.“尖果”..

    2025-03-15
  • 老舍曾经写过的北京方言

    老舍长篇小说中的北京土语《二马》:把子、驳面子、打退堂鼓、大发、大概其、额算、定规、浑吃闯睡、犄角、挤箍、见好儿就收、将将儿、嚼争理儿、楞磕磕的、两腿拧麻花、露精细、毛儿跟头、末末了、拧性、平地掘饽、起毛、起眼、捎带脚儿、捎..

    2025-03-14
  • 北京方言-北京白话-北京地方话

    北京话,俗称“京片子”,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京的汉语方言,属于官话中的北京官话。北京尖团音不分,儿化音多,还有一些独有词汇。普通话虽然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是北京语音和北京话不是一回事。普通话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清朝统治..

    2025-03-14
  • 北京话骂人越毒越好,北京方言骂人话

    闪——北京新流行语,闪开,躲避,舍弃的意思。倒窖——北京土话,翻扯旧事,即回忆往事。卖葱——北京土话,装傻充愣的意思。套桩——北京土话,让人给盯上了。报销——北京土话,即完了,没了的意思。迟登——北京土话,犹豫的意思。熬可—..

    2025-03-14
  • 北京方言词语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末末了儿---北京土话,最后、最终的意思,有时也简化为“末了儿“。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颠儿了---撒腿跑了。勺上---“勺“是北京土话,打,打架的意思。“勺上..

    2025-03-14
  • 北京俗语

    1、陈芝麻烂谷子2、吃里爬外3、刺儿头4、打马虎眼5、胳膊拧不过大腿6、老大不小的7、楞头葱8、姥姥不疼,舅舅不爱9、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儿10、露一手儿11、铆足了劲儿12、没头没脑儿的13、泡蘑菇14、婆婆妈妈15、肉包子打狗16、三下五除二1.前锛..

    2025-03-14
  • 北京的哥妙语横飞

    1.一次我和一女同事坐车,她说她刚花400多买了瓶擦脸油,司机在旁边就感慨说,那您抹那一手指头就好几十块。女同事说,可不,要不师傅,我给您抹一下甭给您钱得了。司机说,那我还得找你点(钱)呢2.还有一回我怒冲冲的冲出办公室门口叫车,要赶..

    2025-03-14
  • 北京方言测试

    听力理解:1.“多少钱一个崩儿?”问:上述问话最有可能发生在哪里?a.电话站b.杂货店c.游戏厅d.裁缝店2.“硌您脚了,耽误您脚涝地了!”问:这个人讲话的意图是?a.打篮球争抢篮板球时和队友相撞时表示歉意b.讽刺别人无意踩着自己而没有表示歉意c...

    2025-03-14
  • 北京土话 遛儿早儿

    遛儿早儿:早晨起来散步。例:早上出门见面时打招呼:“遛早儿去呀?”歇着吧:休息之意,例:您歇着吧,我来。阻止之意。例:你歇着吧,别再给我鼓捣坏了。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含贬意。例:你别在我这儿抖机灵了。例“瞧,来了..

    2025-03-14
  • 北京粗话段子

    对,没错,就说你呢。你还别跟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原本一老实巴交的人,现在学会耍猫儿腻了,见天皆当街晃荡打油飞,时不时的整出点汤儿事,再不就是胡吃闷睡。你自个儿照照镜子去,好嘛,活的越大越抽抽儿,整个一嘎杂子琉璃球。成天逮谁跟谁..

    2025-03-14
  • 北京方言介绍,语言基础,分布地区

    北京话,俗称“京片子”,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京的汉语方言,属于官话中的北京官话。北京尖团音不分,儿化音多,还有一些独有词汇。普通话虽然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是北京语音和北京话不是一回事。普通话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河北省承..

    2025-03-14
  • 北京白话-北京粗话-两人对话

    男:“你丫怎么现在才来?都几点了?!”女:“我们家有点事儿,我爸他……”男:“打住吧!打我认识你那天起,你们家事儿就没断过!我就纳了闷了,你爸一个退伍老战士,怎么比人家阿拉法特同志还忙活?!”女:“得得得,至于的吗?不就是晚来了一会..

    2025-03-14
  • 北京方言-北京话-北京地方语言特点

    很多文学作品中鲜活的北京话所创造的意境,使人心领神会。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写晚上的街景,说:“有一个老头儿吆喝:"炸丸子开锅!"推车走过。不过普普通通十几个字,古都的京城叫卖和夜景已呈现眼前,读者仿佛已置身小说描写的情境。因..

    2025-03-14
  • 北京圆明园

    圆明园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原是明代皇族的故园,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成为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赐园。雍正即位后,自1725年起大加扩建,占地达三千亩,造景二十八处。乾隆即位后继续扩建,至1745年又造景四十处,命宫廷画家按..

    2025-03-05
  • 北京中南海

    中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侧,鳌玉桥以南。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统称,明朝以前曾称为太液池、西海子和西苑。始建于辽金,后经元、明、清各代不断的扩建,面积达1500亩左右(其中水面约700亩)。古代中南海一直是列朝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的地方。..

    2025-03-05
  • 北京景山

    景山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北侧,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景山,元代时此处是一小山丘,称“青山”。据传,明代修紫禁城时曾在这里堆煤,故民间称为“煤山”。明永乐年间,将挖紫禁城护城河(即筒子河)的土堆积在此,形成一座今天这样的高..

    2025-03-05
  • 北京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前身是清漪园,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1750年,清乾隆皇帝在这里建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现在的颐和园是万寿山..

    2025-03-04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