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雉最初的想法是要除掉刘肥的,为什么后来又改变了主意?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雉,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齐王刘肥是高祖长子,因庶出不得立为太子而封于齐,食七十城,凡是能说齐国地方方言的老百姓,全部给了齐王刘肥,是天下第一诸侯。在所有的诸侯王之中,刘肥是实力最为强劲的,他一个人可以说占据了诸侯的半壁江山。对于齐王刘肥,吕后最初的想法是要将其除掉的,只不过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兄弟两个吃吃喝喝,放松得很,也就没有顾忌到君臣之礼。在这个家宴上,刘盈让刘肥座了主人的位置。就在他们嗨的高兴的时候,吕后闯了进来,当吕后看到刘肥做到了皇帝才应该做的主人的位置上,她就开始发火了。本来吕后就对刘邦让刘肥当齐王不满,毕竟当时齐国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地方,有七十座城池。吕后就是担心刘肥的势力过大,会对自己的儿子刘盈造成威胁。此刻,正好吕后看到刘肥对刘盈不尊重,一股无名之火,顿时升了上来。所以,她就开始对刘肥痛下杀手了。吕后命让宫女去厨房端了两杯酒来,摆在前面,命刘肥起来敬酒祝寿。
刘肥起来敬酒,正打算喝呢,可是孝惠帝也站了起来,端起了一杯宫女拿来的酒,他想和刘肥一起敬吕后。吕后看到刘盈端的酒杯,脸都变绿了,她看到刘盈就要把酒给递到自己的嘴唇时,连忙自己起身并且顺势就把刘盈的酒杯给打翻了。刘肥看到这个情况,感觉非常奇怪,但是也意识到了酒里可能有问题,因而没敢喝,佯装酒醉离去,回到了自己的齐王官邸。事后,刘肥打听缘故,才知道了原来吕后给自己喝的是毒酒。而且这个时候吕后已经下了命令,要把刘肥囚禁在长安,不让他回齐地了。刘肥非常担心,以为自己很难就此脱身脱身,整日焦虑。

二、隐忍不发,积蓄实力。刘肥面对吕后的咄咄逼人,深知若公然对抗,必然死无葬身地之地。刘肥很窝囊呀,本来七个郡,就这样被别人弄走了一个。不久后吕后又在刘肥这里划走了一个郡,刘肥还是什么都不敢说。他只能偷偷的生闷气,并且暗地里积蓄实力将齐国一步步的做大,也使其子刘襄、刘章和刘兴居,拥有了平定诸吕的实力和勇气。不过由于政治经验的匮乏,还有就是他自己的草率决定,他们终被功臣集团所利用,成为了牺牲品。汉文帝刘恒登基后,以刘襄去世为由,对齐国采取了“一分为四”的政策,可以说是汉武帝时主父偃所策划的“推恩令”的最初原型。
三、屏卫汉室,震慑群臣。小编认为从吕雉的角度讲,诛杀刘肥是因为其对孝惠帝刘盈构成了威胁,同样不杀刘肥也是为了巩固孝惠帝或者说自己的政治统治地位来考虑的。高祖刘邦封刘肥为齐王,并给其七十城的封地,是有其独特的政治考虑的。齐王的存在就是为了震慑朝中的功臣集团,同时给潜在的反刘势力留下一种威慑。一旦京城发生内乱,齐王刘肥就是最好的外援。事实证明,在吕后去世之后,守举义兵讨伐诸吕之乱的就是齐王刘襄,而在内手刃吕产的则是朱虚侯刘章,同样也是刘肥之子。

所以小编认为,诸侯王尽管名为王爵,但是在实际上他们在很多方面都依然受到朝廷的管控和辖制,所以这也是吕后不杀刘肥的一个重要原因了,因为刘肥尽管肥,实力也很强,但是还在可控的范围,还没有到了失控的地步,所以也没有必要必须要杀了他。
-
关于《菊坛经典??京剧大师著名唱段》的想法
我是青年的京剧爱好者,喜欢收藏京剧音像资料,藏得多了,也就有了些想法,向各位请教。从剧目、曲目的选择和编排中,我们就能学习到很多戏曲鉴赏的知识,学习到辨别精粗美恶的方法。我能从无言的编辑工作中,体会到编辑者对京剧的理解、用意..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