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 道教是如何从鼎盛走向没落的

2024-10-06 08:06历史解密

对古代道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宗教,而每个人信仰也是不同的。

道教,又称黄老之学或玄门等,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信仰。道教在西汉张道陵创立道教之前,就以民间信仰广泛流传, 是继承华夏民族古代原始宗教之血脉,从敬天祭祖到殷商时期的天神崇拜,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道家。

在中国古代,道教还是有一定的鼎盛时期的;那时候的当政者认为道教属于国教,而且很多东西都用在了现实社会中,并且宣扬奉善罚恶,可以说道教不管是在生活当中还是精神上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和对世界文化,科技的发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是华夏文化与生俱来的,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李约瑟也曾说过道教是“东方科学之源”。

道教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之中。而每个中国人会说的第一句祈福的话就是“老天爷保佑”。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与我们每个人自打出生起就息息相关的宗教,正遭受着内忧外患,甚至走向没落 。原因有以下几个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文化从传入了中国

他们互相影响,佛教迅速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文化,大开方便之门形成了禅宗和净土宗。而后随着十年***,宗教文化的逐渐式微,各个宗教遭受灭顶之灾。

在***时期,佛教迅速抓住机会,深入民间,抓住了老百姓内心最为迫切需要的——健康、财富、婚姻、名利、死亡等问题,原本原始佛教的安般守那被舍弃了,禅宗的禅定也被淡化了,现在一提佛教,人们知道最多的就是超度、祈福。究其根本,这本是道教文化的体现。过去人们口中的“老天爷保佑”也渐渐的变成了“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为什么?因为佛教抓住了宗教发展最根本的支柱——信众。这是外因

道教高冷,道士有傲骨,传道不积极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然包含着中国人傲骨的影子,道人的傲骨甚至更胜文人一筹,每个道人都希望清净自在,得道成仙,对于传道这些外显的事情不屑去做,那么好,道人不做,自有别的宗教做。这一做,就牢牢抓住了信众们的需求,不少人说宗教发展程度取决于当权者的扶持与否,其实不然,当权者尚且要取决于民众,更何况宗教的发展呢? 这是内忧

人们对道教不理解

正是由于道教徒传道不积极,使得很多人想入道门,却不知道教文化到底是何如,人们一提到道士就想到影视作品和小说中精通捉鬼除妖、堪舆风水、卜卦算命的形象,须知这都是道术,并不是道法。好多影视和文艺作品甚至对道士进行恶意丑化,这是二内忧

从历史上看

自清朝以来,满族人是信奉佛教的;所以当时的道教是倍受打压,抑道扬佛;当时的清政府遵从佛教为国教;但是这是因为清朝考虑的自身问题,毕竟严格来讲,道教是汉人创立的,而清朝满足人不属于汉族人,虽然是同一个中华民族,但他们对道教并没有多少感觉。

随着清朝的腐败和消失在历史当中,在***执政期间,很多***的高官将领在当时有种崇洋媚外的盲目行为,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所以当时的***要员大多信奉的都是基督教;并且有一名外国传教士写了一本《中国迷信大全》,将道教列为了第一首要讽刺的对象,宣说道教是中国第一封建迷信思想。

而这一本书对***很多将领高官都受到了影响,认为道教就是封建迷信,应该打击,受外交传教士的影响;在当时可是说道教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打击和损伤,在日本的残酷打击下,道教的很多道观宫观受到了很大破坏;神像被烧,道观被砸;道士被赶出宫观甚至受到残害。而冠之以”神归天“为借口;其根本目的就是中华民族丧失自己的信仰。

其实这样的事实是十分明显的,列强在对华侵略的同时,早就明白要想真正消灭一个民族,必然是要消灭其信仰,消灭其民族的灵魂所在;然后才会更好的同化,从而在历史中抹去这个民族;所以道教的存在,道教的忠义思想等思想对列强侵略中华有巨大的威胁。

随着历史的发展,列强的这一做法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纵观历史以来,道教自清朝以来以至现在,依旧是呈没落颓废之势,国人现今多信奉佛教;据不完全统计,佛教的在职僧人一百五万到二百万;而信徒达到四五千万;反观道教,在职道士为三十万左右;信众不到八百万。从数据看到,对比还是比较悬殊的;道教逐渐有走向没落或者说低谷年代。

为什么列强要消灭道教?

因为道教是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代表,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古人的思想,除了在火药、军事、中药、农业、化学(葛洪)、养生、中国武学、建筑机括、中华礼仪以及历史文化等等;几乎各个方面都有它的影子,甚至很多技术和文化都传到了国外。如获至宝。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就是,那就是一个真正中华民族的灵魂——思想。

有人说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一直在用着先贤的思想,如孔老思想,在运用着道家的思想;但是如果道教(道家)真的消失;这些思想你觉得还能存在多久;会显得后继无力,消亡殆尽,因为道教就像是我们指路明灯;它就像是一盏灯苗一个火种,道教不灭,中华民族的思想灵魂就不灭;它就是根,根不死,哪怕遭尽枝断干折,也能重生!

  • 青岛崂山发现“北斗七星阵图”道教石刻

    山东青岛的崂山风景区管理局30日透露,近日,在崂山仰口游览区发现刻有“北斗七星阵图”的石刻,据专家估测,该石刻或刻于唐宋年间。该“北斗七星阵图”刻于崂山仰口游览区太平宫西侧的“犹龙洞”上方的“混元石”上。据传说记载“全真七子”..

    2025-03-29
  • 地脉人文孕育的清水道教音乐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并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发展起来的宗教。道教音乐是道教在其所有斋蘸科仪中,为敬天尊神、祈福迎祥,祭祖安魂、超度亡灵,驱鬼降妖、禳灾避祸等诸多的法事、道场活动而配合诵经讲法、踏罡布斗仪程所使用的宗教音乐。道教音..

    2025-03-29
  • 宗教情感的美学解读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也都有不同的宗教情感体验。宗教情感作为“绝对的依存感”,透过直觉有限的活动,使我们对永恒的东西满怀崇敬,唤起“对无限的情感”,找到精神家园。以美学的游戏理论来解读宗教情感,似乎可以为连..

    2025-03-28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神兽 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和道教有渊源

    相信说起四大神兽,大家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画面。那为什么只有四个没有五个或者多少个呢?那..

    2025-03-28
  • 东汉为何会从大一统走向割据?三足鼎立形成的源头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足鼎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代的察举、征辟制肇基于文、景时期..

    2025-03-14
  • 批八字|千万富翁级命格,华盖星为用,有宗教修养之天赋

    一、批八字1、年、月天干为正财、偏财,为财格,时干为正官。2、年、月地支为戌未刑,月、日地支戌未刑,日、时地支子..

    2025-03-11
  • 明朝为什么会走向灭亡?是什么导致了崇祯最后的悲惨结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明王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

    2025-03-09
  • 文化超越技法心灵感应大道——读李学辉的道教人物画

    李学辉赠《李学辉道教人物画》,展卷而读,感慨于李学辉这些年竟创作了如此丰富的道教人物画作品,更感动于他浸淫于道教思想而生发呈现出的自然、悠然、浩然之气,读之,心灵可得滋润和洗礼。李学辉善画大画,从他的黄河、长江系列到《齐鲁九..

    2025-03-07
  • 河北临漳出土明朝时期道教大铁钟 国内罕见

    古邺城旧地河北省临漳县近日出土一口巨大铁钟,经考证,这口大铁钟为明代道教遗物,属国家珍贵文物,国内罕见。据临漳县文保所专家介绍,该铁钟是建筑施工队在县城第一小学挖地基时挖出的,铁钟高170厘米,口径140厘米,壁厚3厘米,重约一吨,..

    2025-03-06
  • 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

    一、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东汉顺帝时(126年一144年),沛国(在今江苏境)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造作种种道书,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道教。为了使道书神秘化,同时也使传道活动具有隐蔽性,因而道教文献中常常采用一些特殊文字,使外人无..

    2025-02-15
  • 德阳道观对联与道教文化

    道观是道教活动中心或建筑,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包括观、府、宫、庙等。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信仰道教,自愿接受教义和戒律,过那种世俗认为清苦寂寞而他们却认为神圣超凡的宗教生活,他们是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

    2025-02-15
  • 道教用品——镇坛木

    又名“震坛木”、“奉旨”、“净板”等。为略呈长方体之木块。顶面稍有隆起,底面平坦,以漆涂成红色。正面刻有“万神咸听”四字,两端刻有乾坤、坎离四卦。在道场进行中,镇坛木被置于桌上,由高功配合科仪使用。道士专行法术时,也用来拍击..

    2025-02-15
  • 道教用品——香炉

    焚香之器具。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其材质多为金属、瑜石、磁、陶、紫檀等,形状多样化,大致可分为四类即: 1、置于桌上的置香炉,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盘形等。 2、持于手..

    2025-02-15
  • 重庆明墓群出土道教色彩石质宝券珍贵文物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发现一明墓群,出土了道教色彩的石质宝券等珍贵文物。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发现的明墓群共有墓葬22座,目前已清理墓葬6座,墓室内刻有莲花、元宝、宝瓶等雕刻图案,出土了瓷碗、瓷罐等瓷器,以及万历六年石质买地..

    2025-02-14
  • 道教用品——法印

    一般为木制、铜制或玉制。印面上刻着具有道教含义的文字,甚至有的还刻着完全符式化的图案,印钮一般是狮子或其他避邪兽。道教自从祖天师张道陵开始传有法印,沿袭至今。法印是道教奏达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洞玄经》:“法印照..

    2025-02-14
  • 道教用品——木鱼

    道教斋醮法坛所需之用器,称为法器。一般在醮坛配合经韵及科仪使用,有些也可在专行法术时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将,下可驱邪除魔,故品种繁多。 木鱼:又称“木鼓”,俗称“鱼子”。形圆而刻做鱼形,故号木鱼。中间掏空,击之作声。通..

    2025-02-14
  • 道教用品——鼓

    圆桶形或扁圆形,边围鼓起,中空,两面或一面蒙以皮革。鼓有大小之分:大鼓用于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钟和板使用;小鼓在道场作为法器,配合小钟使用。鼓的声音,被认为具有通神和辟邪的作用。道教对击鼓颇有讲究,可以打出”风云雷雨..

    2025-02-14
  • 道教用品——磬

    磬: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圆磬”,圆形而中空,铜制或铁制,一种称为“扁磬”,又叫“玉磬”,形似曲尺,曲角120°,玉石制成。道场上多用前一种,通常放在经案的左手边。磬的主要作用是通报神灵,也可以消灾解厄。平时道教徒或香客进殿朝拜,..

    2025-02-14
  • 道教用品——笏

    又称“圭简”、“朝简”、“朝板”、“奏板”、“玉板”、“玉笏”、“手板”等。原是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见时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朝中之笏有一定之制,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道教则不受此限,根据条件均可使..

    2025-02-14
  • 道教用品——如意

    一般为玉、木、骨制成。形状略曲如“心”字,有三点:首尾两端作云形或芝形,中央一点圆形。象征“道化三清”之意,又喻一心尊三宝(即道宝、经宝、师宝)。《太清玉册》:“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

    2025-02-14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