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脉人文孕育的清水道教音乐

2025-03-29 08:48历史文化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并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发展起来的宗教。道教音乐是道教在其所有斋蘸科仪中,为敬天尊神、祈福迎祥,祭祖安魂、超度亡灵,驱鬼降妖、禳灾避祸等诸多的法事、道场活动而配合诵经讲法、踏罡布斗仪程所使用的宗教音乐。

道教音乐见诸史料的最早记载为北魏时期。唐代是道教音乐受到重视并在宫廷道教活动中使用和推广的一个转折。当时的道教音乐在吸收民间音乐、宫廷雅乐、佛教音乐、西域音乐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发展,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法事法器,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融入了唐诗的技法技巧,形成独立的音乐种类。南宋之后,道教音乐在民间广泛流传,开始注重声乐和器乐的运用,讲究音乐悦耳动听的演唱和演奏效果。元代,是道教***性裂变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道教出现了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道乐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明代是道教音乐的定型期,这时的道教音乐不仅有了完整的曲目和曲谱,而且采用正规的工尺记谱法记谱写谱,整理记录、创作完成了许多道乐曲谱。清代道乐在全国传播较快,也不断与各地民乐渗透结合,逐渐形成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道乐流派和种类。

清水地处甘肃东南部,自然环境清幽宁静、水秀山明,人文资源厚重古拙、民风淳朴,据传此地为轩辕黄帝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史称“轩辕故里”。长期的农耕文明与民众祖祖辈辈追求“耕读传家”的儒学气象,造就了这一方土地上百姓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和包容和谐、温良恭俭让的社会心理。清水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非常适合道教文化的存续与发展,境内道观佛寺并存共生、道教释迦儒学文化弥合互补,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清水道教音乐源于全真道派。清代乾隆年间受陕西华阴等地道教音乐的影响,相继分成了“龙门派”和“华山派”延续至今。“华山派”道乐的音乐曲调特点是旋律以柔带刚,节奏舒缓而悠长;“龙门派”道乐曲调在旋律音阶运行上多显低回缠绵、婉转柔和,结构严谨、旋律性强。“华山派”和“龙门派”在经韵唱诵的同时,各自都有专门的打击法器为经韵伴奏,注重“一写二唱三吹打”。清水道教音乐讲究抑扬有致、强弱相济,曲调按照一定的课韵程式而变化。经韵多以四句、七句、十句、长短句、散白、混合式等结构形成有机格律。音乐分声乐曲和器乐曲两大类,其中声乐曲通常称“讽经腔”,为纯人声颂唱。根据道场和法事的需要,不同经词配以不同韵律,现存的常用曲目约有200多种。器乐曲又称曲牌,常用的经典有60余部100多卷,一般场合的演奏多换词少换曲,甚至是一曲演奏到底。

清水道教音乐通过道教科仪和民俗文化活动在娱神悦人形式中起着弃恶劝善、教化育人,解忧除烦、宁心养性的作用,已成为当地文化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其特有的音乐表现形式,在甘肃及其周边地区实属罕见,其独特的传承性,更是民俗文化和民间音乐的有机结合。2008年,清水道教音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清水道教音乐的保护也已取得初步成果,在濒于式微衰亡的状态下开始有序传承和保护。

  • 青岛崂山发现“北斗七星阵图”道教石刻

    山东青岛的崂山风景区管理局30日透露,近日,在崂山仰口游览区发现刻有“北斗七星阵图”的石刻,据专家估测,该石刻或刻于唐宋年间。该“北斗七星阵图”刻于崂山仰口游览区太平宫西侧的“犹龙洞”上方的“混元石”上。据传说记载“全真七子”..

    2025-03-29
  • 佛教音乐介绍

    传统佛教音乐称为“梵呗”,起源于佛陀时代。在古印度吠陀时代即盛行歌咏偈颂,属于五明中的声明,佛教亦采用此法赞咏、歌颂佛德,称为“声呗”。佛经中提到歌乐赞咏之处极多,如《阿弥陀经》所叙述的极乐世界,充满乐音:“彼佛国土,常作天..

    2025-03-29
  • 佛教音乐:佛乐的种类与形式

    一、佛乐种类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或由佛事音乐改编的通俗音乐。这里仅介绍佛事音乐的种类:1.朝暮课诵:每天早、晚两次,其形式与程序基本相同,内容各异。早课的内容与程序为: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

    2025-03-28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神兽 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和道教有渊源

    相信说起四大神兽,大家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画面。那为什么只有四个没有五个或者多少个呢?那..

    2025-03-28
  • 文化超越技法心灵感应大道——读李学辉的道教人物画

    李学辉赠《李学辉道教人物画》,展卷而读,感慨于李学辉这些年竟创作了如此丰富的道教人物画作品,更感动于他浸淫于道教思想而生发呈现出的自然、悠然、浩然之气,读之,心灵可得滋润和洗礼。李学辉善画大画,从他的黄河、长江系列到《齐鲁九..

    2025-03-07
  • 河北临漳出土明朝时期道教大铁钟 国内罕见

    古邺城旧地河北省临漳县近日出土一口巨大铁钟,经考证,这口大铁钟为明代道教遗物,属国家珍贵文物,国内罕见。据临漳县文保所专家介绍,该铁钟是建筑施工队在县城第一小学挖地基时挖出的,铁钟高170厘米,口径140厘米,壁厚3厘米,重约一吨,..

    2025-03-06
  • 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

    一、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东汉顺帝时(126年一144年),沛国(在今江苏境)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造作种种道书,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道教。为了使道书神秘化,同时也使传道活动具有隐蔽性,因而道教文献中常常采用一些特殊文字,使外人无..

    2025-02-15
  • 德阳道观对联与道教文化

    道观是道教活动中心或建筑,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包括观、府、宫、庙等。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信仰道教,自愿接受教义和戒律,过那种世俗认为清苦寂寞而他们却认为神圣超凡的宗教生活,他们是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

    2025-02-15
  • 道教用品——镇坛木

    又名“震坛木”、“奉旨”、“净板”等。为略呈长方体之木块。顶面稍有隆起,底面平坦,以漆涂成红色。正面刻有“万神咸听”四字,两端刻有乾坤、坎离四卦。在道场进行中,镇坛木被置于桌上,由高功配合科仪使用。道士专行法术时,也用来拍击..

    2025-02-15
  • 道教用品——香炉

    焚香之器具。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其材质多为金属、瑜石、磁、陶、紫檀等,形状多样化,大致可分为四类即: 1、置于桌上的置香炉,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盘形等。 2、持于手..

    2025-02-15
  • 重庆明墓群出土道教色彩石质宝券珍贵文物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发现一明墓群,出土了道教色彩的石质宝券等珍贵文物。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发现的明墓群共有墓葬22座,目前已清理墓葬6座,墓室内刻有莲花、元宝、宝瓶等雕刻图案,出土了瓷碗、瓷罐等瓷器,以及万历六年石质买地..

    2025-02-14
  • 道教用品——法印

    一般为木制、铜制或玉制。印面上刻着具有道教含义的文字,甚至有的还刻着完全符式化的图案,印钮一般是狮子或其他避邪兽。道教自从祖天师张道陵开始传有法印,沿袭至今。法印是道教奏达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洞玄经》:“法印照..

    2025-02-14
  • 道教用品——木鱼

    道教斋醮法坛所需之用器,称为法器。一般在醮坛配合经韵及科仪使用,有些也可在专行法术时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将,下可驱邪除魔,故品种繁多。 木鱼:又称“木鼓”,俗称“鱼子”。形圆而刻做鱼形,故号木鱼。中间掏空,击之作声。通..

    2025-02-14
  • 道教用品——鼓

    圆桶形或扁圆形,边围鼓起,中空,两面或一面蒙以皮革。鼓有大小之分:大鼓用于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钟和板使用;小鼓在道场作为法器,配合小钟使用。鼓的声音,被认为具有通神和辟邪的作用。道教对击鼓颇有讲究,可以打出”风云雷雨..

    2025-02-14
  • 道教用品——磬

    磬: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圆磬”,圆形而中空,铜制或铁制,一种称为“扁磬”,又叫“玉磬”,形似曲尺,曲角120°,玉石制成。道场上多用前一种,通常放在经案的左手边。磬的主要作用是通报神灵,也可以消灾解厄。平时道教徒或香客进殿朝拜,..

    2025-02-14
  • 道教用品——笏

    又称“圭简”、“朝简”、“朝板”、“奏板”、“玉板”、“玉笏”、“手板”等。原是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见时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朝中之笏有一定之制,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道教则不受此限,根据条件均可使..

    2025-02-14
  • 道教用品——如意

    一般为玉、木、骨制成。形状略曲如“心”字,有三点:首尾两端作云形或芝形,中央一点圆形。象征“道化三清”之意,又喻一心尊三宝(即道宝、经宝、师宝)。《太清玉册》:“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

    2025-02-14
  • 道教用品——天蓬尺

    亦名“法尺”。为长形方木。六面雕满了日、月、二十八宿的名称,及三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等图案,还有天蓬元师的圣号。以此行使天蓬元帅的神力,具有辟邪除魔的作用。《道书援神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

    2025-02-14
  • 道教用品——钟

    一般由铜或铁铸成。钟内无舌,击之发声。有大钟和小钟之别;大钟用于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鼓和板使用;小钟用于道场作为法器,与鼓配合击打。《道书援神契》:“古者祭乐有编钟、编磬,每架十六,以应十二律及四宫清声,又有特悬钟、..

    2025-02-14
  • 历史上的道教壁画

    壁画,是指图画在宫殿、寺观、墓室、石窟等墙壁上的绘画艺术。壁画的题材十分丰富,其中反映宗教内容的壁画占很大比例。壁画的表现技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白描、工笔重彩、水墨写意及沥粉贴金等。所用颜料多是矿物颜料,所以图画色泽鲜艳,经..

    2025-01-29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