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家分晋时楚国在做什么 楚国为何不趁乱攻打晋国
对三家分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历史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设立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氏把范氏、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氏﹑魏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一
首先,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即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在位期间,日益强大的晋国和楚国争霸中原。晋楚争霸主要三次大战:前632年城濮之战晋胜,前597年邲之战楚胜,前575年鄢陵之战晋胜。鄢陵之战时俘获了楚国王室的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前557年晋国在湛阪之战再次击败楚国。前546年弭兵之会后,晋楚大体上平分中原霸主的宝座,但是,因为晋国胜多败少,所以晋国长期占据上风,而楚国则长期处在下风。

二
楚康王十四年(前546年),弭兵之会在宋国举行。晋、楚、齐、秦、宋、鲁、郑、卫、陈、许、曹、邾、滕、蔡等14国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晋国和楚国之间不再交战,至于秦国、齐国之外的诸侯国,则需要向晋国或者楚国朝贡。彼时,晋国因为受制于卿大夫执掌大权的情况,所以逐渐无力对楚国发动战争。但是,晋国选择扶持楚国东边的吴国,以此达到牵制乃至于削弱楚国的目标。

三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国都城的远程进攻战。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柏举之战中,楚国遭到了重创,连都城都被攻占了。虽然之后在秦国的帮助下,楚国得以击退了吴国大军。但是,不管怎么样,柏举之战带来的破坏,需要楚国休养生息,以此来恢复元气。

四
最后,对此,楚惠王没有选择和晋国,或者说是和魏国、韩国、赵国三国展开较量,而是趁着魏赵韩三国忙着瓜分晋国土地的机会,从而消灭了楚国周边的陈国、蔡国、杞国。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非常理智和务实的行为。因为当时的楚国,根本没有把握来消灭晋国或者三晋,既然如此,拿下周边的小国,以此扩张楚国的地盘,已经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了。除此之外,虽然三家分晋是晋国的内乱,并导致晋国分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但是,一旦楚国对晋国发动战争的话,那么,这很可能导致晋国上下团结一致,乃至于共同抗衡楚国。

-
垂沙之战中国楚怀王受到严重打击,三国联军为什么不趁机灭掉楚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垂沙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发生在公元前301年的垂沙之战,是战国末期的一场多国联军对楚国的双重打击战争,这场战争,战国七雄中参加了五家,其中齐魏韩联军先行对齐动手,中途,秦国也加入进攻一方。这..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