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白起灭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
一
首先,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在鄢郢之战中,白起一方仅仅率领10万左右的兵马。对此,在笔者看来,能够用10万大军,攻破楚国的都城,已经是了不起的事情了。但是,想要一举消灭楚国,显然是非常现实的事情。因为,在战国末期,李信和王翦攻打楚国的例子,已经将原因告诉我们了。
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末期的楚国,已经比较衰落了。但是,即便如此,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依然需要60万大军,才能将已经衰落的楚国一举消灭。与此相对应的是,鄢郢之战爆发的时候,楚国虽然不在巅峰了,却要好过战国末期。从这一角度来看,白起想要通过10万大军来吞并楚国,这无疑是违背客观情况的。因为楚国广袤的疆域,会将这10万大军逐渐稀释。而这,也是白起为什么直接突进到楚国腹地,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进攻楚国,因为白起手中的兵力,只能够确保其攻占楚国都城及其周边,而无法继续扩大战果了。
进一步来说,这就和魏灭蜀之战中的邓艾类似。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爆发后,邓艾没有关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偷渡阴平,直接朝着蜀汉的都城成都进攻。在这一过程中,邓艾根本无法分兵攻占蜀汉的其他城池。因此,在魏灭蜀之战中,如果后主刘禅可以坚守不降,并命令各地的守将袭扰邓艾的后方,邓艾很可能就有去无回了。同样的道理,面对白起率领的秦国大军,楚国君主——楚顷襄王虽然也坚守都城,但是,他及时迁都,并召集了楚国各地的兵力,这同样让白起无计可施,只能停止追击了。
三
再者,鄢郢之战和长平之战之间,相隔接近20年的历史。因此,鄢郢之战爆发的时候,赵国不仅正处在巅峰时期,还具备了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实力。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82年),秦国攻打赵国,攻占了两座城。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1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攻占了石城。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国大将白起攻打赵国,斩首了2万人,攻占了代郡(河北张家口蔚县)光狼城。在鄢郢之战前,秦国曾多次攻打赵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每一次的战果其实都不是很大。换而言之,赵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秦国尽管获得胜利,却没能伤及赵国的根基。
最后,在笔者看来,在远交近攻的策略下,魏国、韩国、赵国,依然是秦国的主攻方向。对于楚国来说,秦国的策略还是等到最后才重点对付。战国时期,范雎觐见秦昭襄王,阐述秦国如何一统天下的战略。范雎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主张“远交近攻”策略。
这一策略得到秦昭王的积极推行,并任范睢为相。“远交近攻”策略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魏赵韩三国,因为魏赵韩三国最近,得到的土地容易占据和消化,至于楚国、齐国、燕国这三个国家,距离秦国的距离相对较远,即便长途奔袭攻占了他们的土地,也不利于长期占据。而这,显然也是鄢郢之战后,白起及时抽身,没有在楚国长期作战的原因之一。
在2013年3月6日,在微博上有位不知名的人发布了一则1999战记的文章,这篇文章在网络迅速走红,并且被疯狂转发,而1999..
2024-11-25雄阔海和伍天锡两人在隋唐十八好汉之中分别排在第四和第六,名次只相差两位(中间隔了一个伍云召),两人的战力也相差..
2024-10-17许褚和吕布大战20回合后,如果曹操没有派出典韦、夏侯惇等5员大将相助,结局会如何?许褚会被吕布击杀吗?许褚大战吕..
2024-09-12如今越来越多的00后已经知道了那件99年轰动全球的事件,这99年的事情瞒不住了已经。不过这样也好,00后也能够知道他们..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