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哪位著名诗评家,称赞杜甫《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

2024-11-06 08:12文史百科

文无第一,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不过人各有所好,有的人读到一首诗,心里喜欢得不得了,将其推为心中第一,这也是情理之中。而能被历代诗评家推崇,被很多人评为心中第一,必是诗中难得的精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黄鹤楼》,就被宋人严羽、清人吴昌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不过,在《黄鹤楼》那篇文章的评论中,很多朋友认为,七律第一,应该是杜甫的《登高》。

确实,杜甫的《登高》也受到了历代诗评家的推崇,评价之高,较《黄鹤楼》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杜甫的七律,如书法中的《兰亭序》,是无数后人不断学习的楷模,此诗算是楷模中的楷模了。那么,为会什么杜甫的《登高》会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呢?

通释

理解诗的意思,是欣赏古诗的基础,所以,照例小编先通释全诗的意思。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这首《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其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大乱虽止,小乱未息,藩镇割据、外敌入侵,唐朝的国势依然颓靡。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曾在其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道:“青春作伴好还乡”,但他的归乡之旅并没有成功,时势***,他又贫病交加,行至半途,杜甫就返回成都,投靠他的好友严武。可惜,不久严武逝世,杜甫失去依托,他只得离开成都,四处漂泊,最后到了夔州。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夔州峡口以风大闻名,故曰“风急”。夔州多猿,《水经注》中称,猿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曰:“猿啸哀”。渚(zhǔ),指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回,回旋飞舞,一说指鸟飞回巢,与诗人天涯漂泊无处归家形成对比,不过小编觉得回旋飞舞更切合诗意。秋风劲急,天空高阔,猿鸣哀声不绝。洲边江水清澈,沙砾洁白,飞鸟低回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编初读此句,自动脑补无数木头从天而降,极为震撼,但这里的“落木”,不是落木头,而是落叶。那为什么这里要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呢?无边落叶萧萧下,从平仄对仗上来看完全没有问题。那时因为,“落木”与“落叶”,所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木让人想到的是树干,秋天的树,叶落将尽,人们看到的是疏朗的树干,所以木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的,而叶给人的感觉是繁密的。杜甫这里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就是强调秋天衰飒疏朗的感觉。

从屈原的《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瘐信的《哀江南赋》“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再到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古代诗人就是抓住了“木”字带来的独特的形象感受,故写秋天落叶多用“落木”代替。无边的木叶,萧萧落下,无尽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里的“常”,并不是常常的意思,而是恒常的意思。常常指的是频次,次数多,恒常指的状态,一种恒久的状态。杜甫乾元二年(759)弃官流寓秦州,一直颠沛流离,至大历二年(767)在夔州作此诗,作客他乡近十年。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指暮年。

多病,杜甫患有疟疾、肺病、糖尿病、耳聋等多种疾病。离家万里,十年作客,无处不悲秋,亲人分散,好友身死,只有暮年多病的我一人独自登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既指人生多艰,也指国家多难。

新停浊酒杯,最近方停下酒杯,当时杜甫因病戒酒。人生多艰,世事多难,我的头上已经长满了白发,人生潦倒之际,我最近却因病不得不戒了酒,边借酒销愁也不能了。

更新于:8天前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