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相寺塔俗称黄金塔。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北隅原宝相寺前。塔相传建于唐代,但从斗栱、结构、装饰以及地官内壁面题字,应为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所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约45米,楼阁式,每层有砖磨斗栱,斗栱上有平座,东西南北各砌一拱门。塔底层东、西、南三面各砌券门佛龛,北面砌筑门口。塔内有螺旋台阶可以登临,塔刹为圆葫芦形,黄琉璃烧制,金光耀目,一片鲜艳的金黄色。所以当地人俗称黄金塔。
1995年3月,维修时发现塔内长方形地宫,东西宽1.43米,南北长1.47米,深4.2米。地官内出土佛牙一具,舍利子数百粒、金棺、银椁、水晶、玛瑙、银佛、铜盒等141件宋代佛教文物,这批文物的发掘,为此塔的建造年代提供了珍贵资料,尤其是出土的佛牙,很可能是释迦牟尼的遗骨,有待于佛教考古学者进一步研究考证。但已引起了国内外佛教界的关注。海内外已有数万人慕名前来朝拜,世界著名高僧美国法界佛教协会会长宣化人获悉出土佛牙后,即派代表前来朝拜并为修建寺捐献10万美元。
此塔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着国家形象的国家博物馆新近开放,一时成为人们进京旅游的热门地点之一。在国博重点推出的展览“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中,有六件来自山东青州的大型石雕造像成为“亮点”,山东的佛教造像艺术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自20世纪8..
20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