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巴族的春节藏历新年:勒布沟的鞭炮声
从雅鲁藏布江畔到万里羌塘草原,从拉萨河谷到三江流域……春节、藏历新年前夕,西藏日报组织数个采访小组分赴全区各地市,走边境、进村庄、进社区,入农家、访牧户、到哨卡,与基层群众共迎共度新春佳节和藏历新年,并进行实地采访报道。西藏日报从今日起开辟《下基层访民情话变迁》专栏,敬请关注。
勒布,一个风光秀丽的门巴族聚居地。
勒布,一个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处处展现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居乐业喜人景象的地方。
在春节和藏历新年前夕,记者随错那县慰问组到勒布办事处门巴族群众格桑旦增家,温暖的房间里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主人格桑旦增一脸喜色:“县里的干部节前来到我家里,给我们送来了慰问品,全家都很高兴。”
格桑旦增是勒布办事处勒乡一村的贫困户,有3个子女在读书,母亲患病瘫痪在床,全家只有他一个劳动力,日子过得很艰难,子女好几次都差点辍学。
“今年是我家得实惠最多的一年。”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和慰问组的干部聊天,格桑旦增算了一笔账:纳入了农村低保,家里多了一份保障;国家出钱维修家里的房子,一下就节省1万多元;党员干部又为特困户捐款,自家得到500元;买收割机和拖拉机等农机具,得到补助2000多元。“县上又分给我5亩多茶场,给了帮扶资金,还聘请了技术人员指导生产,这些钱要是叫我投入,哪投得起啊。这还只是发到我自家的,还没算集体的。”看着大家满脸欣慰,格桑旦增喝了口酥油茶,接着说:“大家都看到了,村上的公路修起来了,自来水管道架到了家里,电灯、电视都有了!”
为了迎接慰问组的到来,格桑旦增还点燃了原本买来在春节、藏历新年时才放的鞭炮,顿时,爆竹声响彻勒布沟上空。
格桑旦增点燃鞭炮后说:“在春节、藏历新年到来前点燃鞭炮,就是为了期盼新的幸福更早一点到来。”实际上,这些天,雪域高原的贫困农牧民都和格桑旦增一样,享受着党的温暖,这个温暖不仅来自县里的干部到贫困农牧民家里“给农牧区困难群众送温暖”,更来自于党委、政府长期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惠农”举措。
近年来,错那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紧紧抓住“兴边富民”这一历史机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突破口,着力解决边境地区群众急需解决的一些投资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文化基础设施、能源、安居工程等方面问题,勒布办事处的能源、交通、水利、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当地门巴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包括格桑旦增在内的所有门巴人民过上了想都想不到的幸福生活。
从2000年至2008年,错那县共实施“兴边富民”项目64个,总投资970.5万元。勒布办事处主任普列说,这些资金全部用在对困难群众的增收产业扶持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使困难群众能长期受益,我们认为,要让群众能过个好年,关键在平时的工作。64个项目主要涉及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草场围栏、畜种改良、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和文化基础设施、农牧民安居工程等领域。
2006年至2008年,错那县还实施“兴边富民”农牧民安居工程1226户,总投资7004.32万元,受益人口4349人。2005年错那县对勒布茶厂成功进行了体制改革,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生产出了高品味、高质量的绿茶。
更新于:1天前-
观念不断更新 中国春节传统习俗在坚守中寻求突破
春节到了,在窗棂上、大门上贴上“福”、生肖等剪纸,曾经是中国不少地方的春节习俗。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印刷品、工艺品逐渐取代传统剪纸,在中国普通家庭已很少能见到过春节贴剪纸了。实际上,贺卡曾经也是中国人的新年俗。上世纪九十..
2025-02-22 -
话说藏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群众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数百年后,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归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形成了节日及各种仪轨。..
2025-02-21 -
藏历年的由来
藏历新年是藏民族最大的节日,也是藏民族节日之首,是最隆重的节日。届时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各种庆祝活动繁多,热闹非凡。藏历正月初一为藏历新年,由于与农历算法不同,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的日期不完全相同,一般会有四种情况:藏历新年初..
2025-02-21 -
藏历二十九:吃“古突” 祈祥瑞
2月20日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夜幕刚刚降临,雪域高原上的家家户户便团聚在一起,延续着几百年的传统习俗——吃“古突”、点火把、驱鬼,把旧年的“邪气”、“病魔”等通通赶出家门,祈求即将开始的藏历水龙新年吉祥、太平、安康。左图:2月20..
2025-02-21 -
四川游客做客藏家过新年
拉萨市八廓街吉日旅馆院内,一字排开的4辆越野车,分外引人注目。尽管风尘掠扫的痕迹尚存,但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依然折射着下线不久的耀眼底蕴。车主人之一的四川游客蒋先生说,和几个玩得不错的兄弟,沿青藏公路一路来到西藏旅游。“原本以..
2025-02-21 -
黑水苦瓜村:载歌载舞喜迎藏历新年
该村老人跳“圈德迪”舞蹈 藏戏表演吹奏藏笛舞“圈德迪”、唱民歌、跳藏戏、吹藏笛……2月20日下午,黑水县苦瓜村的打麦场里歌舞荡漾,乐声飞扬,来自该村的村民们聚集一堂,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民间文艺节目在引得在场群众欢呼声的同时..
2025-02-21 -
滇中地区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布依族——春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过去,布依族有些地区以11月为岁首,有的以12月为岁首,即过年是在11或12月。近百年来,逐渐改为以正月为岁首。新年初一清晨,妇女们争先恐后到井里挑“新年水”,又称“聪明水”。人们认为,谁先挑到..
2025-02-21 -
民俗专家解释:“春节”为何又叫“过大年”
“红红火火过大年”。23日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春节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有道是“百节年为首”,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那么,“春节”为何又叫“过大年”呢?民俗专家给予了解释。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每年农历十二月三..
2025-02-21 -
古老的传统节日——毛南族在春节放鸟飞
春节将到,毛南族家家户户都上山采集蒲叶回来。除夕这天,他们用菖蒲叶精心地编织“百鸟”、给“百鸟”的空腹灌上香糯,有的拌饭豆或加上芝麻馅,煮好后,用一根甘蔗把“百鸟”的麻绳子提耳串起来。挂在堂屋正中香火堂前,看上去滚肥大肚儿的..
2025-02-20 -
德昂族的新年——“浇花节”
接佛的队伍走向“奘房”浴佛是“浇花节”的中心内容德昂族姑娘作为云南省15个独有民族之一的德昂族,目前仍较完整地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浇花节”是德昂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能集中体现德昂族传统文化的一项活动。“浇花节”..
2025-02-20 -
春节送礼礼仪
中国最传统的春节快要来到了,我想给亲朋好友送点礼物,以表达祝福之意,送什么礼物最好呢?问题解答:以有象征吉祥和传达喜庆气氛的礼物为好。南方人喜欢送观赏性的小金橘,预示着明年有好的年运;北方人会送一些写满祝福语的卡片,或者实用的..
2025-02-07 -
丽江白族春节风俗拾趣
丽江乡下的白族人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提前三天在家中地上、房间里全部撒上青松叶。家里就好象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小孩子们便任意在地上打滚玩乐。这些青松叶不到大年初三不能扫除。撒青松叶象征健康向上、充满活力和吉祥如意。在春节期间..
2025-02-06 -
藏历新年:欢乐祥和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雪域高原最富魁力、最具特色的节日当属藏历新年。一年一度的藏历新年即将来临,无论是趁此时机来藏旅游的游客,还是在藏工作多年的内地干部职工,抑或是普通的藏族群众,不同的人群,他们对藏历..
2025-02-03 -
春节:展示和传承民间信仰文化
陕西省合阳县冬雷村村民,农历正月初三晚举行了南北社火比斗传统活动。渭南社火是在驱傩、猎祭、祈雨、迎春等活动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成,其形式融民间舞蹈、音乐、美术、说唱、杂技、戏曲、武术等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征。宋吉..
2025-01-01 -
新疆禾木:冰雪窖藏的图瓦人春节
告别过去的一年,迎接新年的到来,图瓦人“砸骨吸髓”,祝愿每个人像满溢的骨髓一样,幸福满溢,收入满溢,牛肥马壮。 冬天的新疆禾木喀纳斯,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乡村。不仅因为这里独特的民俗与童话般的风景,真正吸引人的是村庄的宁静与恬淡..
2024-12-29 -
春节习俗之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
2024-11-16 -
喜迎藏历新年花车切玛盒扮靓拉萨
为迎接“2012藏历铁龙新年”,9日起,该局将在布达拉宫广场、大昭寺广场、药王山公园、罗布林卡广场等主要景点和江苏路、金珠中路、康昂东路等路段补挂或更换损坏以及掉落的灯笼,摆放绢花、花车、切玛盒等营造节日气氛。市园林局局长卓玛告诉..
2024-11-06 -
迎接新年文案 公司迎接新年文案
新的一年,新的心愿,新的希望,新的生活,祝您新年新生活,好、好、好!新的一年,愿你沉稳又执着,对热爱的事情都全力以赴且满载而归。我最害怕的感觉就是:时间嗖嗖地过去,而我除了消耗粮食以外,一无是处。跨年一个人熬夜的祝你们新年快乐..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