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藏族婚礼习俗

2025-02-24 09:06历史文化

华锐,亦称华热,其意是英雄的部落或地区或种姓。广义的华锐地域由青海省和甘肃省两大部分组成。青海部分包括:乐都北山、互助、大通、门源四县藏区,甘肃部分包括: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马蹄区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武威、永登、古浪等县的边缘地带。狭义的华锐系指今天天祝藏族自治县。前面的甘青六县广大藏区通称为:“华锐博嘎布地区”。关于华锐这个这个名称的来历,根据民间传说,远古时,在阿尼玛卿雪山下曾有两兄弟,一个叫阿秀一个叫华秀,分属两个部落的首领。后来两兄弟带领部落迁移北上,后来人们把阿秀所属的领地叫做阿锐,即今天的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弟弟华秀部落迁徙的地方则是今天的华锐地区。这虽然是一则民间传说,但也说明了华锐部落是从外地迁徙而来的事实。

华锐藏族自称:“博”或“华锐嘎布”,而且华锐藏区男子多穿白色毡袍。这些都反映了华锐藏族特别崇尚白色和其他藏区同出一源的深刻民族观念。从古至今,华锐藏族以英勇顽强、文化先进、名人辈出和民族区域经济发达而闻名于全藏区。

而形成今天华锐藏族的主题便是吐博王朝。在吐博王朝攻入甘、青之时,吐博本土的许多部落也随后迁入青海、甘肃放牧,成为强大的军事后勤。根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在佑宁寺西北,当年吐博国王的一支后裔军队迁来安多地区,西藏扎氏部落也来到安多定居。这有可能是郎达玛的后裔,有赤德者在朵甘开拓基业,担任万户长,宗喀十八大地区及多麦部分区域都在其属下,其中就包括今天的华锐地区。

唐至德元年(公元:753年)--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吐博驻青海积石山下的勇武部先后占领甘、青部分地区,也基本在这一时期,吐博本土扎、珠、党三大种姓迁入华锐。勇武部赫部落的迁入为今天华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根据今天对华锐地区种族、氏族所属调查,其源大部分属于这些迁入部落氏族,另有东部落的后裔。

实际上,最早进入华锐地区的吐博人应该是在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降唐的吐博大伦钦之弟赞婆,其率部千余人与钦陵之子莽布支率领的本部人马及吐谷浑七千帐归唐,他们先后安置在凉州昌松洪源谷,即今天甘肃天祝、古浪一代。

从以上史料中可以看出,形成华锐藏族的主体是吐博,即吐博军队的一部分定居和吐博本部落迁入形成了主体,某一支古羌族的假如和其他民族的融合,一个和吐博本土相比,有自己特点的新的吐博聚居地就产生了,这就是华锐和华锐藏族。清代华锐著名学者松巴益西班觉在他的著作《青海史》中认为,吐博进入青海最早的是华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正是由于吐博后裔的背景和对传统文化较好的保存,华锐方言构成了其独特的色彩,因而与安多其它地区的方言有较大的差异。华锐方言保存了大量古藏语的词汇。例如古藏语“囊”表示“有”的意思,其它藏区已经少有使用或正在消失,但华锐方言中的使用还是非常普遍的。在整体上,华锐语音还是属于安多,但是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发音法。整个华锐方言的发音,从前、后加字和上下加字的发音非常的清晰、分明,形成了独特的方言发音特点,但文字结构的基本要素则是全藏统一的,语序为主---宾---谓形式。

早在1500多年前,在丰富多彩的歌唱文化里,华锐藏人又注入了他们的古老信仰与传统习俗,最终形成说媒、商讨彩礼、梳头、哭嫁、离别、客人唱跳等内容考究的婚俗。华锐藏族婚俗具有土著文化时代传承的深远意义和泊来文化新旧参与的显著特征,它涵盖当地藏人的精神思想、信仰意识和价值趣向,涉及他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存在形式,其内容源于古老相传的神话故事,并与他们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华锐藏族婚礼-订亲

按华锐藏族古老的风俗,人们非常重视订亲。当姑娘长到二十岁之后时,就有人家请上深晓礼仪的“瓦日哇”(系藏语,意为“中间人”即“媒人”)选择吉日来说亲。“瓦日哇”带上系有白羊毛的酒一瓶、哈达一条、砖茶一包。因此也叫“提单瓶”。如这门亲事姑娘及家人不乐意,便婉言谢绝,并要退还带来的全部礼物。倘若同意这门亲事,就要打开“瓦日哇”拿来的酒共同畅饮。尔后等待女方家的回音。其间女方家还要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合在一起卜算一下,看其是克是合,相合才能配婚,否则,女方家要提出拒绝这门亲事。八字相合、“阿央”(舅舅)也同意这门亲事,女方家就要将此意托人转告给“瓦日哇”,“瓦日哇”再转告给男方家,并选定吉日,带上系有白羊毛的酒二瓶、哈达一条、砖茶一包、烧馍一对(其上也系有白羊毛)、衣服一套到女方家。俗称提“双瓶”。女方家将“阿央”请来,一则订亲,二要商量彩礼、娶亲时间。这天,“阿央”具有很高的权威,“瓦日哇”在他面前要赞扬未来的“木华”一番,并要不断回答“阿央”向他提出的许多质问,直到“阿央”在他面前点头同意这门亲事。之后,“瓦日哇”要打开自己从男方家带来的酒,从“阿央”开始,按长辈、年龄的大小依次向每人敬酒“旦智森巴”,喝过“旦智森巴”后,这门亲事就算是说定了,女方家要设宴款待“瓦日哇”。

亲事定成后,女方家要选定吉日,由“阿央”、“阿爸”、“瓦日哇”等到男方家商量彩礼,目的是男方家要为姑娘准备一些嫁妆和首饰之物。。为增添几份热闹,姑娘家的人将彩礼要的很多,故意为难男方家和“瓦日哇”。这时“瓦日哇”就要动员一切力量给来讲礼的客人敬酒、唱酒曲,以求彩礼的最小限度。未来的“木华”也要给客人们敬酒,长时间的跪立炕头“受罚”,给场面增添了不少热闹;最后,在欢声笑语中,由女方家的“阿央”说出最终的彩礼数,男方家“阿央”喝下女方家“阿央”的敬酒后,讲礼之事便告结束。

按华锐藏族的传统习俗,男方家要给岳母送一头乳牛或是一只母羊,这意为:姑娘从怀胎到生下,然后养大成人,母亲用血汗养育了她,这份礼物是“木华”对岳母的一片谢意。给“阿央”和岳父的礼物一般是抬一匹三岁走马驹。等男方家将彩礼备齐,选择吉日请“瓦日哇”送到女方家,女方家收了彩礼,至此二家正式定亲了。

华锐藏族婚礼-送亲

送亲礼仪在女方家举行,其程序、礼节较为复杂、奇特,主要包括答谢亲朋、上发盛装、启程仪礼三个方面。

1、答谢亲朋:在娶亲之前,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先后邀请姑娘去自家作客,盛情款待,姑娘临走时按自己家庭经济条件要送给适量的礼物。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要前来贺喜,姑娘家要付出一定的财力,人力(所请的婚礼执事者,俗称“东家”)来设宴接待客人。

2、上发盛装:依华锐藏族的习俗,姑娘出嫁时要举行改发仪式,改发的具体时间和给姑娘梳妆的人有“拉红”(系藏语,意为“法师”,藏族古老的苯教僧侣)按姑娘的生辰属相来选定,要求给姑娘梳妆的要上有双老、有丈夫、有子女、贤慧忠善的妇女,梳妆时不让未婚女子和寡妇进姑娘所在的房屋,所摆物有:梳齿成对的木梳二把,其上缠一方块白布、一块蓝布;一碗清水,其内放有几枝柏枝;一碗牛奶和一盘“五色粮食”(即:小麦、油菜、大麦和豆五种粮食相混杂),这些物品表示姑娘的心灵洁如牛奶,成家立业后与“木华”白头偕老,生活幸福富裕。给姑娘梳妆的人一般需要二人,一人一边,先用柏枝蘸着清水给姑娘洗头,边洗边把先前的那一条拖在身后的辫子解开,尔后将头发从顶部分成左右两半,又用手蘸着牛奶开始辫细小辫子,辫成的小辫很对称地从头顶两则重吊在脸部侧面,中间留一股头发辫成一条大辫:其根处系上“热坚”。此时,梳头者用忧伤的调子唱起藏族古老的《哭嫁歌》,歌词大意是:

戴了“涛热”的姑娘哟!解开“涛热”就难了,

虽有千古流传的圣言;太阳和月亮在空中结伴,

雌鹿和雄鹿在山林中结伴,但姑娘还扯心家中的父母、兄妹,

怎能高高兴兴地出嫁!“瓦日哇”哟!请送来一百只羊,

一百匹马、一百尺氆毯,我就能解开头发的“涛热”。

头梳完毕,要戴上称作“夷麻阿锐”的大头面,夷麻挂在背后,阿锐挂在两腋下。最后梳头的妇女将姑娘的“涛热”取下,用白羊毛缠绕放置在盛有五色粮食的盘子中,奉置在“侨康”(供奉“佛龛”之处)前面。梳妆完毕后要穿上华丽的藏式多层宽领衬衣,镶有织锦、水獭皮边的藏式彩袍;戴上用珊瑚、玛瑙、松耳石、翡翠等镶嵌的“格什健”,再系上红、绿的几条绸带,此时姑娘显得富贵典雅,美丽动人。等姑娘梳妆完后,勤快的阿妈在院内燥炉中已煨起了燥,青烟缭绕.姑娘在那俩位妇女的陪伴下,绕着燎炉从左到右转上三圈,进屋休息。阿妈又把白天亲朋好友们拿来的衣物等全部拿来,让姑娘从中选拿,将这些也作为陪嫁之物,连同娘家的陪嫁物装在陪嫁箱中。尔后,只等第二天送亲。

3、启程仪礼:娶亲之前,婆家要选好一至二名娶亲人,他们俩人是婚礼中关键性的人物,既要能歌善舞,擅长辞令,又要懂得婚礼中的全部礼节,还要能应付各种不同的场面,随机应变。连同“瓦日哇”带上美酒及新娘上马时穿戴的服饰、首饰和拉上一只母羊或母牛到女方家。娶亲时“木华”不去女方家。当娶亲人到来时,早有人来告知女方家的婚礼执事者,人们马上用长桌拦住大门,拿来酒在龙碗内盛满,让他们连喝三碗,并采用讽刺取笑的方式向娶亲人提出许多问题。要想进门首先要喝完这三碗酒,然后要圆满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当然,依他们的口才和酒量,这一关很快会通过,真所谓:

我有一匹矫健的良马,

配备那鞍鞯有何困难;

我有海一样的酒量,

满腹的藏族谚语,

对付众人又有何难。

按“拉红”选定的吉时良辰新娘启程了,临走时要到自家的“侨康”前叩头拜别,敬献哈达,尔后倒退出门,此时,有长辈不住地喊“君主,由拉好,由拉好……”。为求吉祥,新娘的乘骑一般是母马,不骑不生崽的牲畜。上马后用白褐衫或白毡衫将新娘全身裹起来。为敬仰地方山神,保佑一生幸福平安,乘骑的头必须朝着地方山神所处的l方位。此时,新娘因离别父母兄妹依依不舍,哭得凄凄惨惨,愈是如此愈能得到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们的赞美,否则会引来许多逆耳之言。对此风俗,有两种认识:一认为是避魔避邪,以哭代喜,以防止邪魔侵害生命;二认为同古代掠夺婚有关,姑娘被抢必然啼哭,久之成为习俗。送亲马队起程时浩浩荡荡,新娘在迎亲队伍和喜客们的簇拥下朝婆家走去,送亲的喜客们唱道:

那空中飞翔的三只鸟,前面是美丽的花孔雀;

孔雀虽不是上师,黑眼翎却成了净瓶的装饰;

手持净瓶的上师们,别忘了那美丽的花孔雀。

那空中飞翔的三只鸟,后面是翠绿的布谷鸟;

布谷乌虽不是姑娘,悦耳的啼鸣唱婚嫁歌;

盛装出嫁的姑娘,别忘了那翠绿的布谷鸟。

华锐藏族婚礼--迎亲

迎亲是整个婚礼的重要阶段,也是双方客人之间骑技、口才、对歌、喝酒的大较量之际。其形式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迎亲抢帽:送亲队伍出发时,男方家要在送亲队伍必经路上设下三处“德什格”,即在路旁生上火堆,由男方家派人守候,备哈达一条、酒一瓶,依此来解喜客们在路途中的劳累。当喜客们来到“德什格”处时,守候者将哈达献给喜客中辈份最高者,并给每个喜客敬酒三杯,尔后依次向下一个“德什格”行去。在第三个“德什格”处,守候者都是精明能干的骑手,两方人马相遇时,各自都严防自己的帽子被对方抢去。正当“阿央”等喜客们端起敬酒用无名指蘸酒向空中轻弹时,忽然一声呼叫,“德什格”守候者们转身飞速上马,用挑衅的声调“欧哈哈、欧哈哈”呼喊并环绕送亲人马一圈后,飞驰而去。喜客们立即跃马直追,抢夺礼帽。如果哪个人被喜客追上抢去礼帽,那是十分尴尬的,还会被喜客们传为笑柄。

2、迎接新娘:新娘到来之前,男方家在大门口早已摆好“巴丹”上面放有用酥油制做的日月等模型,藏语称其为“喜玛尔”、一碗牛奶,其内放一枝系有白羊毛的柏树枝、一个大盘子,其内盛有红枣、糖和一双红筷子、双瓶酒、瓶口上系有白羊毛、一对烧馍,其上抹有酥油;一条哈达、一条毡上面用粮食撒有“雍仲”(卍:表示吉祥)图案。喜客们和新娘到来时,男方家的婚礼执事者们献哈达、敬酒喜笑迎接。另有几人用礼品谢过送嫁妆箱来的喜客后,便将嫁妆箱抬进,边走边唱道:

嫁妆箱子带来了,花花绿绿装满了;

金银财宝带来了,儿女子孙、带来了;

吉祥如意全齐了,欢欢喜喜进来了。

为表示吉祥,喜客们端起牛奶碗用柏树枝蘸上牛奶向四方泼洒,并将大盘中的食物撒发给四周的围观者。新娘下马时,首先要绕婆家煨好的燥从左到右转三圈,然后由男方家请来的“拉红”给她念洗--脸经,用清水洗手。婆婆让她喝口牛奶,并给她挽上帽子,然后由伴娘扶陪暂走进洞房休息。

3、谢媒、摆针线:举行谢媒仪礼时,“瓦日哇”站在男女两家婚礼执事者(民间俗称“大东”)之间,前面桌上放有酒、酒杯,瓶口上系有白羊毛。男方家的婚礼执事者赞颂“瓦日哇”道:

上首供奉祭器佛经,那是父辈长寿的标志;

门前拴满犏乳牛,那是儿孙牧畜有方的标志;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亲,那是藏汉团结的标志;

今日两家男女喜结良缘,那是你“瓦日哇”积德的标志。

接着为“瓦日哇”敬酒三杯,献上哈达、二瓶酒和绸缎被面等礼物。此后要摆新娘的针线活和嫁妆,由女方家向所来宾客们展现男方家给新娘所送的服饰和女方家的陪嫁,以及新娘刺绣的鞋垫、枕头套等刺绣品。新娘的嫁妆与男方家所送的服饰分别放置在两处,经女方家人分别说明后,人们采用取笑的方式指着男方家给新娘的嫁妆说:这些鞋穿不到脚上就烂了;一那件衣服活到八十岁才可穿;送给的都是当抹布用的布料等等,惹得围观者们哈哈大笑。

4、结婚典礼:一张桌上放有“喜玛尔”、一碗牛奶,碗内放一枝系有白羊毛的柏树枝,两个小盘,其内盛有红枣、核桃、糖等各种食品。桌左边坐着新娘的“阿央”等主要亲属,右边是新郎的“阿央”、父亲等亲属:新郎、新娘各有伴人站在中央前方的红毯子上。这时新郎的岳父拿来衣帽等给“木华”进行冠戴,尤其在系腰带时有二、三个喜客用力捆绑,愈让“木华”受苦,喜客们愈是过瘾,而男方家人则要采取保护措施。这样你紧我松,互相对抗,一场力量之较量,热闹非凡。通过这个扎腰带的盛典,意示:小伙子,你就同爱妻安安稳稳地过好日子吧!这时婚礼执事者一边说一边将碗中牛奶向空中泼洒,尔后右手执酒碗,左手作姿势,放开嗓音,滔滔不绝地倾吐如下的“祝婚词”:

啊!如今时光美好,

良辰吉日、幸福圆满、吉祥如意、

少年衣锦、闺女盛装、宾客云集。

婚姻的盛典开始,遵照藏族的老规矩,

让我献几句祝词。

啊!先说今日吉庆喜筵,

且把座位分三等。

上席列为父老席,犹如雄狮踞雪山。

中席摆上同辈席,好似猛虎卧平川。

下席围设妇女席,孔雀开屏赛天仙。

拿来甘露琼浆,斟满金边龙碗。

面向首席长辈们,祝福时运好转。

面向中席同辈们,祝福战神伴身边。

面向尾席女宾们,祈祷灶神保平安。

啊!今日的座席是佛法席,

颂经的道歌动天地,后世无罪、吉祥如意!今日的座席是同辈席,对坐共叙幸福语,消灾除难、吉祥如意!

今日的座席是歌舞席,歌声美妙响云际,万事如意、吉祥如意!

今日的座席是饮酒席,喜酒盈盈清香溢,心情舒畅、吉祥如意!

今日的座席是亲朋席,喜气洋洋,长命百岁、吉祥如意!

颂说“祝婚词”时客人们洗耳恭听,婚礼达到了欢乐的高潮。更有甚者,他能将新娘的嫁妆作形象生动的比喻,一件一样妙语不绝。颂完“祝婚词”后,新郎、新娘给双方家长辈叩头拜谢,敬献哈达,以表养育之恩。尔后新人之间互拜,赠换礼。男女二家的长辈们也相互赠礼物、献哈达。最后由婆婆将那两个盛有食物的小盘分别给新婚夫妇。按传统习俗,盘中的食物不给任何人,只留给新婚夫妇吃。

结束后新婚夫妇还要给“侨康”献哈达,点燃酥油灯,最后才要进入洞房。藏族没有闹洞房的习惯,而且在喜客们没有离去之前,新郎和婆家的人一般不准进入洞房。

更新于:1天前
  • 广西瑶族独特的生活习俗:瑶家腰盆浴

    走进千里瑶山,最令惬意和难忘的当属瑶家的腰盆。腰盆为何物?是瑶家户户都有的,形似猪腰(猪肾的方言)中间大两小的木制洗澡专用盆。腰盆浴,自然就是用腰盆洗澡了。说起洗澡,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其方式又因生活习惯、生活平等而异,从木桶..

    2025-02-25
  • 奇特的羌族“萝卜寨”习俗

    汶川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分别位于县域东北与西南部;岷江及其支流杂谷脑河、草坡河、寿江为境内主要河流。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羌文化发源地。羌族是世界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炎帝神农所属的姜姓氏部落,即..

    2025-02-25
  • 科尔沁蒙古族婚嫁习俗

    1、禁忌科尔沁蒙古族选择配偶时,都有非常严格的婚姻约束。同辈人之间可以结婚,差辈人之间不能结婚。如双方都有达到婚龄的儿女,先互通想法,而后遣人作媒。虽父母愿意,但为人父母的不能当自己儿女的媒人。同姓之间不通婚,属相相同的男女一..

    2025-02-25
  • 从江县大榕侗寨古老的“吃相思”习俗

    从江县大榕侗寨有一种古老的“吃相思”习俗,每三年举行一次,大榕上、中、下三个侗寨轮流进行。吃相思的顺序是正月初三从下寨开始,正月初五到上寨结束。据传“吃相思”民间习俗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吃相思”是侗族地区农闲时节村寨之间为加..

    2025-02-24
  • 藏族调牛节

    藏族节日丰富多彩、绚丽缤纷,而且在每一节日里都熔铸着民族生活区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独到的风俗民情,以及附会着神奇隽永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巫师喊山甘肃南部博峪藏族,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要过一种调牛节。节日前一天,先由"嗄巴"(博峪藏族..

    2025-02-22
  • 滇中地区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布依族——春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过去,布依族有些地区以11月为岁首,有的以12月为岁首,即过年是在11或12月。近百年来,逐渐改为以正月为岁首。新年初一清晨,妇女们争先恐后到井里挑“新年水”,又称“聪明水”。人们认为,谁先挑到..

    2025-02-21
  • 比利时的习俗礼仪

    比利时的习俗礼仪比利时王国(thekingdomofbelgium),简称比利时,位于欧洲西北部。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990万。北方的佛拉芒语和南方的法语都是官方语言。宗教以罗马天主教为主。观光地区英语可流行,一般人大多不懂英语(买东西一般没问题..

    2025-02-08
  • 捷克的习俗礼仪

    捷克的习俗礼仪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czechoslovakia),位于欧洲东部,是个内陆国家。面积12.7万平方公里。人口1560万,捷克族占决人口的64%,斯洛伐克族占总人口的30.8%。主要宗教是罗马天主教,天主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70%。首都布拉格(p..

    2025-02-08
  • 冰岛礼仪习俗

    冰岛礼仪习俗1、称谓与问候礼仪称呼冰岛男子,在其父名后加上松字,女子则在父名后加上多提尔。与冰岛人见面时行握手礼,握手应大方,不可点头哈腰,也不要将一只手插进口袋。在朋友家里或一般社交场合,互不相识抢购了面时,彼此可主动作自我..

    2025-02-08
  • 阿联酋的习俗礼仪

    阿联酋的习俗礼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theunitedarabemirates),简称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端。由七个小酋长国联合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玛角、阿治曼、富查伊拉和乌姆盖万,素有“油海七珍”之称,总面积为8.5万平方公里。人口16..

    2025-02-08
  • 送年礼是最兴盛过年习俗 年礼内容跟随时代变迁

    网友juanjames发帖称,就快过年了,很激动,巴不得立刻就回家。当然了,回家难免要给爸爸妈妈带点礼物什么的,可是带什么好呢?这段时间为这事忙坏了。农历春节将至,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过年那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买票、计算假期、如..

    2025-02-06
  • 彝族神秘的祭天地习俗

    祭天地是彝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一种仪式。祭祀由毕摩主持,祭坛多设在具有三台形状的山顶(俗称祭天山或三台山),也有以人工筑成的三台祭坛。若祈风雨,祭品用黑色的牛、羊或鸡,若祈晴朗,祭品则用白色的。明天启《滇志》..

    2025-02-05
  • 英国圣诞节习俗

    圣诞卡是为庆祝圣诞节而印制的卡片,因此卡片的图案大多都有基督教的含义,如耶稣降生的场景、伯利恒之星等,另外一大部分则以雪景、雪人、圣诞风俗为主。据说,世界上第一张商业性圣诞卡是1843年在伦敦由亨利·科尔爵士制作的。现在,除了从..

    2025-02-05
  • 藏族原始宗教时期的巫师

    关于西藏的巫师,我们知道的很少。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在西藏人们心中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现在还有巫师的存在吗?正是这些谜团,吸引无数专家学者前往探秘考察。 作为藏族原始宗教祭祀主持人的巫师,在原始部落和氏族时代,..

    2025-01-29
  • 阿尔及利亚习俗礼仪

    阿尔及利亚习俗礼仪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thedemocraticpeople’srepublicofalgeria),简称阿尔及利亚。它位于北非西部,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人口2346万人。居民中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阿尔及利亚以逊尼派伊斯兰教为教,居民中穆斯林约..

    2025-01-15
  • 埃塞俄比亚的习俗礼仪

    埃塞俄比亚的习俗礼仪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东北临红海,面积122.3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居民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阿姆哈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abeba)。货币:比尔ethiopianbirr.埃塞俄比亚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

    2025-01-15
  • 印度女舞者婚礼上被枪击 下巴中弹

    印度北方邦,22岁的舞者希娜在一位村长女儿的婚礼上表演,当她中途停下来休息时,被新娘父亲的亲戚用枪射中下巴,警方..

    2025-01-12
  • 满族的尚白习俗

    满族先世女真人就始有尚白的习俗。女真族的衣服多数是白色的,“其衣服,则衣布好白,衣短而左衽”,“……金之色白,完颜部尚白”①。满洲民族仍有尚白之俗,满族人以白为贵,以红为贱。所以满族人丧俗中是挂“红幡”的,这是以红为贱的最明..

    2025-01-10
  • 恩施土家族过年习俗

    土家的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传说这一天是老鼠嫁姑娘的日子,老鼠们都忙着自己的喜事去了,无暇顾及人,人们也乘机忙开了。从这一天开始,人们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土家族世代生活在大山里,交通不是很方便,平时很少到镇上赶集,这一天..

    2025-01-07
  • 彝族年传统饮食习俗

    彝族过年的饮食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并很有讲究。杀过年猪彝族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过年猪,一般不兴杀其他的牲畜。而过年猪的选择是有讲究的,如不带任何残疾和缺陷,不用老母猪,不要尾巴短小,总之要形象完美无缺,没有其他异兆。一个村..

    2025-01-07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