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蒙古族婚嫁习俗

2025-02-25 08:05历史文化

1、禁忌

科尔沁蒙古族选择配偶时,都有非常严格的婚姻约束。同辈人之间可以结婚,差辈人之间不能结婚。如双方都有达到婚龄的儿女,先互通想法,而后遣人作媒。虽父母愿意,但为人父母的不能当自己儿女的媒人。同姓之间不通婚,属相相同的男女一般不结婚。十二属相内,若逢有缘分的属相结婚,则认为婚姻美满和睦而子女均衡。以五行之说定姻缘。相生者可结缘,相克者不能成亲。

2、继婚

科尔沁蒙古族继婚习俗主要是指兄长过世后,其兄弟与寡妇嫂结婚生活的婚姻。兄长过世时,若有成年的未婚兄弟,即与寡妇嫂生活。但须征求女方家的意见,不能强迫。兄长与弟妹继婚的极少。在继婚习俗里,还有媳妇过世后与小姨子结婚的,这种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有孩子以后过世的,女方家为了不让外甥受后妈的虐待,把其妹妹嫁其姐夫。

3、换亲

世代相邻和睦相处的老邻居如辈分不差,双方儿女从小一起长大又无残疾,相谈互换姻亲之事。换亲聘礼根据双方的生活条件来定。与一般婚礼相比聘礼和费用较少。婚礼习俗与一般婚礼相同。

4、再婚

被抛弃的女人或配偶过世的男女有再婚之习俗。如丈夫嫌弃老婆,留下孩子后,不给其生活用品,并撵回娘家(有的拿走结婚时带来的嫁妆)。娘家重新为其找婆家,但很难找到称心的女婿。多数人不愿娶被抛弃的女人,因此,有的女人就一辈子过独身生活。

丈夫过世的妇女在其婆家亲戚中无继婚兄弟的,过满带孝期(1年或3年)后,娘家或婆家为其重新找对象。结婚时有子女的原婆家留下孩子,若是儿子更不能随娘走。若是女孩子有的让其跟娘走。婆家不但不给其生活用品,反而从娶亲的男方接受那里一定的彩礼。老婆过世的男子再婚时与初婚时一样送彩礼。与老公过世的寡妇结婚则不需太多的费用。未过中年的人结婚时基本遵循一般婚礼的习俗,已过中年的人结婚时只需请近亲举行简单的仪式。

5、招赘婿

家中无儿子或老大是姑娘的人家,在其儿子年龄小,父辈年老体弱或主人是寡妇的,招赘婿于家门,以依靠女婿过日子。家中老大是姑娘,其儿子年龄小而招进的女婿须等内弟长大娶亲后才与媳妇回老家或当地分出单过。无儿子的人家所招进的女婿为岳父母养老送终。

被招进的女婿因亲自到女方家效力,因而所交的彩礼甚少,与其它婚礼有所不同。

6、订婚

订婚,首先是求婚。求婚中包括“订岁”这一习俗。订岁是指父母为没出生的幼儿订立的婚姻契约。“订岁”包括指腹为婚和娃娃亲;求婚后,女方家经过听取男方的详细情况后如果赞同,则举行订婚仪式,喝“小酒礼”。“小酒礼”的日期由男方家择吉日后报女方家。男方承担“小酒礼”的一切费用。女方的祖父母、父母为首,还有舅父、叔父等参加。男方有伴郎、求婚人(有的求婚人不去)和两位首席官长及生辰相符的一长者为祭祀人前往女方家,还有送礼者(祝辞人)一名。

酒席上商定“大酒礼”的日期。大酒礼的日期由男方请喇嘛择吉日而定。一切费用均男方承担。宴席结束后,双方主要人物重新摆专席议定向男方索取彩礼的数量和种类。并初步商定娶亲日,具体日期请喇嘛或择日先生选定。在“大酒礼”上,男方一人领新郎不分辈份依次敬酒。敬酒结束后,姑娘的嫂子把姑娘亲手做的靴子(夏天为夹鞋,多数为靴子)和荷包袋给新郎穿带。宴席结束,女方家起码准备毛巾、哈达等礼品回敬男方。并依据“大酒礼”上商定彩礼的数量、种类准备。彩礼准备完毕,男方以媒人为首与祝辞人等前往女方家送彩礼。女方家盛情款待。在宴席上双方祝辞人以风趣赞美的对歌对辞进行娱乐,以示欢庆。

7、结婚

结婚首先是定婚期,娶亲的吉日良辰由男方请喇嘛或择日先生选定后,通报给女方家。男方选定的日子,若女方认为对女方不利或有碍时,让男方重新选定。决定婚期后,结婚前夕男方给女方送去馐斯,即女方家婚宴上所需的酒肉之类。女方家虽已准备酒肉,但男方必须礼节性地送去馐斯。

婚期已订,姑娘就要着手准备嫁妆了。做针线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闺女初学针线活时,即着手准备烟荷包袋、鞋靴类,以备出嫁时用。女儿出嫁的日期选定后,其姑姑、舅舅等把姑娘接到自己家中暂住一段时间,叫借住姑娘。并把姑娘的针线活儿带去,协助姑娘缝绣。给其最好的吃住,若家里没有陪伴的姑娘,可从邻居请来姑娘做伴。姑娘的奶奶、舅母、婶母等叮嘱姑娘到婆家后的注意事项。送回姑娘时赠其绸缎、布匹、丝线等礼品。不仅姑娘的长辈借住姑娘,而且左邻右舍的好姐妹们也请姑娘到家里住上几天,帮助她缝绣。

对即将出嫁的女儿,其祖母、母亲、婶母、舅母,对其进行多方面的传统礼俗教育,如听从长辈的话,即使受屈也不能对抗,经常注意并洗刷、修补丈夫的衣服;日用器具摆放适位,被褥叠放要整齐;到了夜晚不出院,更不能去左邻右舍家。白天没事也不能串门;若出去办事,办完即回家,不能长时间闲聊;在长辈面前不能裸露肩膀和股部;吃饭饮茶时要轻放茶碗,不能相互碰撞发出声音。给长辈盛饭,用右手接碗,接碗时忌讳碰人手;不能使丈夫与其家人之间吵闹打架。

吉日来临,新郎佩带弓箭跨上骏马,以首席官长为首前往女方家迎亲。男女双方见礼问安,开始迎接宴。在进入女方家前,男方还要通过抢哈达、闭门礼等的考验。

新郎到达之日,即送女出阁前夕,在姑娘家进行女方婚宴。此日女方众亲赶车骑马而来,乡亲中有礼尚往来关系密切者也来参加。来者准备一份礼物。所送礼物姑娘的父母都送给姑娘做财产,这是碗礼宴。碗礼宴结束后,新郎向女方家佛像磕头,并向女方祖父母、父母、叔父、舅父及其他亲属以辈份、年龄顺序一一敬酒磕头拜认。

指引新郎拜佛认亲稍后即开始“连盅宴”,有的叫“品尝熟酸奶宴”。连盅宴上,给新郎品尝奶子时做为伴郎的人须先抓住筷子稳当地往新郎嘴里送,否则其嫂子和小姨从后推新郎,使其筷子卡在喉咙里则被取笑。连盅宴结束后,炕上放桌子,一群小姨妹团团围坐,新娘蒙头卧在姊妹们的后面,新郎坐在下手,伴郎立于侧。一人用方盘将煮熟的羊腿系上“沙哈”(即嘎拉哈)端向桌面。此时围坐的姊妹和新郎都寻视着沙哈之所在。当羊腿在桌面上欲落的一瞬间,动手抢夺“沙哈”。如果新郎和伴郎抢到,预示早生贵子,娱兴就此而止。若被姨妹们抢去,新郎和伴郎向姊妹们递烟、唱歌、请安,才能将“沙哈”索回,用丝巾包上放入靴里。

新郎换装,由女方嫂子给换。换装之前,女方祝辞人献颂辞。女方父母赏其姑爷全鞍马和象征男子汉的白色宝箭。给新郎换长袍,再罩马褂,系上鲜艳腰带。腰带上挂火镰、银鞘钢刀和象牙筷子。为图吉利和长命百岁,腰带上折搭两条五尺长、并镶有万字符折口内向的白哈达(箭巾)。在每条箭巾上缀垂由姑娘绣制的荷包袋。足着香牛皮靴。

男方为知被娶新娘的名字、年龄和属相,到闺房向姑娘的嫂子讨教。讨名问庚之事由男方祝颂人履行。祝颂人先向围坐新娘的姑娘和嫂子敬酒并吟诵讨名问庚之辞,但其嫂子不会马上回答。女方祝颂人答出不属于十二属相的动物,此时双方祝颂人相互口斗轮流对辞回答。直到问明新娘的名字和年龄为止。

家人把女儿准备日常使用的用品放入专门为姑娘准备的箱柜里。新娘蒙头哽咽甚至嚎啕大哭时由一位长者抱上喜车。

在送亲队伍进发途中,新郎与随伴先行到家,拜佛,报告送亲队伍的行进情况,便与首席官长、协理及随伴和其他人带上哈达、美酒、熟肉赶回预定地方点燃篝火,迎接送亲队伍。新郎以哈达托杯向女方依次敬酒。之后送亲队伍继续前进。来到庭前,除新娘外,其他人进屋休息。此时院内摆好香案,新娘由伴娘挽扶下车,即将举行婚礼。

在主持者指导下,二位新人先向篝火跪拜,次向四方跪拜,再向新郎祖坟方向跪拜。之后,蒙着头面的新娘挽向房间。这时,门槛上放着空鞍板,一人用皮条系木叉横于门阻挡新娘进屋。经过双方几个回合的舌战,由新娘向对方祝辞人等赠送靴鞋,至少赠送荷包才得进屋。送亲中一名善梳洗的妇女开始为新娘梳妆打扮。新娘梳洗打扮就绪,立即下地伴随新郎拜佛、拜公婆、拜亲朋长者,并向长辈敬献靴鞋,至少敬赠荷包。受拜的长者答祝辞,并宣赏牛、羊、钱款等物品。

在女方家举行的娶亲宴,蒙古语谓之“宝格塔拉胡”。这是由于姑娘远嫁他乡,不便于送亲或回门;有的是新郎经济上有困难,而女方家有一定地位。男去女家结婚,不作大操办。新郎出发前,男方召集近亲举行简单婚宴。随后男方若干人跟新郎赴女方家履行婚礼仪式。新郎在女方家住一段时间娶亲返乡时,女方几名近亲送亲即可。

新郎新娘拜火、拜天、拜佛、拜祖、拜罢长辈之后摆喜宴,以全羊宴招待贵宾,尤其主宾席一定上全羊,其它席上羊腿、羊胸等,也有什锦火锅招待客人的。送亲队伍只留下陪伴新娘住三天的母亲或其他长辈女人,其他人登程返里。送走女方客人之后,男方的客人落坐吃请,新郎新娘逐桌拜席。

婚后第四天晨起,新娘系上围裙扔灰,象征是这家媳妇。“三日入厨下”洗手煮奶茶,捧送给公婆。这天,新郎向新娘介绍长辈人的名字,告之以讳。

第四天头上,娘家父母(没有父母的兄嫂替代)携全羊或带尾的羊臀或带尾的猪臀以及其它物品前来看望女儿。住上三天回去。接着其他亲朋陆续带上礼物前来瞧看姑娘。

第九天头上,新郎新娘由一名小妹妹或小弟弟陪同骑马或坐车回家,住三天,临行前家长向姑娘宣赏。新娘回婆家时离家门几十米之外即下车徒步走,进屋先向公婆请安,并递烟、送茶,接着洗手下厨煮茶做饭,从此开始尽媳妇的义务。

至此旧式婚嫁礼仪的全过程结束。***成立后,婚嫁旧俗逐渐淡化,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结终身。

  • 海南五指山黎族的待客习俗

    海南岛的少数民族黎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独特的生活习惯,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黎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口规模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黎族数千年来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并..

    2025-04-07
  • 临沧佤族礼仪习俗集萃

    一、传统礼仪(一)敬酒礼仪。敬酒先敬年长者。集体饮酒时,让某一老者代表在座各位滴酒于地,酒词念罢众人同饮,第一杯先斟敬于在座之最年长者。斟酒要专人,双手以敬,行礼方式由下而上到饮者嘴边。(二)敬舅礼仪。佤族民间,人们敬重舅父..

    2025-04-07
  • 古巴国家的习俗礼仪

    古巴国家的习俗礼仪古巴共和国(therepublicofcuba),简称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岛中的一个岛国。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古巴一名,因印第安人的领袖得名。有“千岛之国”、“世界糖罐”、“世界甘蔗国”、“安的列斯的珍珠”的美..

    2025-03-18
  • 海南五指山黎族丧葬习俗

    黎族的不同方言、不同地区,其葬俗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报丧、入殓、停棺、出殡、下葬后守孝等程序。在五指山部分地区、白沙县南开乡和东方市东河镇一带尚未受汉文化影响的地区,下葬后不立墓碑、葬后不再祭扫。孝期内死者的家人全都要反穿衣..

    2025-03-17
  • 回族居住习俗

    回回民族不仅在居住区域上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住宅的造型、结构、设施及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的习俗。回族的住宅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根据山大沟深、丘陵纵横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特征,修成窑洞居住。如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河南、河北..

    2025-03-16
  • 新疆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热情奔放,刚健,同时又细腻含蓄,伸展稳定,以优美挺拔见长,更以诙谐、爽朗明快、憨厚闻名中外,性格多样化,表现力极为丰富。“沙吾尔登”舞是流行于新疆蒙古族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沙吾尔”蒙古语,指马跑动时,马头上下..

    2025-03-16
  • 玻利维亚饮食习俗

    由于玻利维亚有着地域的多样性,这导致了他们的气候、文化和饮食习惯的不同。所以,玻利维亚的烹调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地有加有香草和调味料的鸡、鸭、鱼、肉饭菜。当然也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玻利维亚人的饮食习俗与秘鲁、巴西等拉美国..

    2025-03-16
  • 瑞士升天节习俗

    瑞士最独特的习俗是在beromünster进行的宗教活动。在贝罗斯镇耶稣升天节的清早,大队的人群骑着马离开市区,在田野上骑行。这队人通常是当地的神职人员和其它宗教人物,还包括大约两百名的信徒。后面跟着的是无数徒步的观众。当地的神职人员..

    2025-03-15
  • 杜尔伯特蒙古族的奇特婚俗

    虽说都是蒙古族的婚礼,可是由于地域、传统习俗的不同,在形式上与内容上也大不相同。杜尔伯特蒙古族传统婚礼,丰富多彩地体现着在当的民风民情。接亲新郎带着众骑手与一辆哈拉特勒嘎(带车篷的马车)到新娘家接亲,接亲队伍一路鼓乐一路歌声地..

    2025-03-15
  • 傣家人的敬老习俗

    关于傣族,人们早已熟知的是金孔雀一般温顺美丽的小卜哨和刚健善良的小卜冒。其实傣家文化源远而流长。娥并与桑洛的故事早已载入诗章,《孔雀公主》已跨入艺术殿堂,孔雀舞已飞上银屏,铓锣与象脚鼓已在海内外敲响。而傣家的敬老习俗在其灿烂..

    2025-03-15
  • 云南彝族的订婚习俗

    彝族支系拉乌人订婚、结婚是既简便又节约的。男女情投意合,两人相约一起到山上各砍一背篓好柴双双背到女家,女方父母就知道小伙子是自己的女婿了。老人便笑脸相迎,不过招待的仍是家常便饭。男的白天帮助女家搞生产,夜里在女家住。一两天后..

    2025-03-15
  • 祭火节 蒙古族同胞如何过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蒙古族祭祀火神的祭火节,又称“过小年”。也有些地区不在二十四日祭火,而在二十四日祭火。据传,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时代,一些部落在二十三日那天正遇敌人袭击而耽误了祭火,从此他们把祭火日改为24日。祭火之俗在蒙古族..

    2025-03-12
  • 蒙古族白节:纯洁吉祥的节日

    白色,在蒙古族看来,是纯洁、吉祥之色。蒙古族称春节为“查干萨日”。“查干”一词译成汉语的意思为“白”,因此许多人称其为“白节”。进入腊月,蒙古族每家每户都要缝制好春节穿的新衣服,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修饰庭院,准备各种食品。除..

    2025-03-12
  • 波利维亚的习俗礼仪

    波利维亚的习俗礼仪玻利维亚共和国(therepublicofbolivia),简称玻利维亚,是南美洲的一个内陆国家。面积109.8万平方公里,其西部是高原,海拔平均在3700米以上,面且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因此有“南美洲屋脊”之称。人口600万。94%以..

    2025-02-27
  • 智利国家的习俗礼仪

    智利国家的习俗礼仪智利共和国(therepublicofchile),简称智利。它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面积75.69万平方公里,南北长达4332公里,东西宽约宽约90-401公里,好象一条长长的带子,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智利人口为1235万。85%的人信奉天主教,..

    2025-02-27
  • 西班牙的习俗礼仪

    西班牙的习俗礼仪西班牙王国(thekingdomofspain),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面积50.4万平方公里,为欧洲第3大国。首都马德里(madrid)。人口400余万。罗马天主教为国教。官方语言为卡斯提亚(西班牙)语,有的自治区有其他官方语言..

    2025-02-27
  • 广西瑶族独特的生活习俗:瑶家腰盆浴

    走进千里瑶山,最令惬意和难忘的当属瑶家的腰盆。腰盆为何物?是瑶家户户都有的,形似猪腰(猪肾的方言)中间大两小的木制洗澡专用盆。腰盆浴,自然就是用腰盆洗澡了。说起洗澡,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其方式又因生活习惯、生活平等而异,从木桶..

    2025-02-25
  • 奇特的羌族“萝卜寨”习俗

    汶川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分别位于县域东北与西南部;岷江及其支流杂谷脑河、草坡河、寿江为境内主要河流。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羌文化发源地。羌族是世界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炎帝神农所属的姜姓氏部落,即..

    2025-02-25
  • 华锐藏族婚礼习俗

    华锐,亦称华热,其意是英雄的部落或地区或种姓。广义的华锐地域由青海省和甘肃省两大部分组成。青海部分包括:乐都北山、互助、大通、门源四县藏区,甘肃部分包括: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马蹄区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武威、永登、古浪等..

    2025-02-24
  • 从江县大榕侗寨古老的“吃相思”习俗

    从江县大榕侗寨有一种古老的“吃相思”习俗,每三年举行一次,大榕上、中、下三个侗寨轮流进行。吃相思的顺序是正月初三从下寨开始,正月初五到上寨结束。据传“吃相思”民间习俗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吃相思”是侗族地区农闲时节村寨之间为加..

    2025-02-24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