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章申书法
一篇评价的文章:读吕章申书法:风神灵秀藏高格
吕章申,1955年12月生,1977年至1980年12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分配到文化部。1992年至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任副馆长、党委***。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馆长。从事书法创作研究近二十年。
近日,负暄闲坐时,读章申先生新创作的书法作品,只觉清气拂面,神采奕奕,然操笔假墨,既规矩有则,又任情恣性,虚怀而空灵,激赏之余,不觉动了品评一番的念头。
章先生年轻时受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清华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及梁思成“建筑即艺术”的教育理念对其影响至深,为章申的书艺发展植下了慧根,也成为章申书风的学理基础。清华毕业后,章申被分配至文化部工作,先后履任于艺术司、计财司和人事司,其间曾主政于中国美术馆八年有余,擢升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后,以勇猛精进之精神和专业学养,开拓出国家博物馆重建的新气象。仅以书家的人生阅历而论,章申的确罕有匹敌者。在这一点上,章申是幸运的,职务的更替升迁,对他而言,既是施展人生抱负的机遇,更是磨砺书艺境界的机会。不同视点上所获得的人生体验,无疑成为章申书法的鲜活动力,甚至也决定了章申书法的趣味、风格和境界。
“逸”的处世态度和高尚心态,决定了章申取法和创作上的基本路径。章申长于行草,以帖学为主,从晋唐名家,至元明诸帖,无不朝夕摩挲,寝馈其中,日事翰墨,不敢稍有倦怠。他率先从二王入手打下良好的根基,得其流便的韵致,而后用心于苏轼和米南宫,最终潜心于元赵孟頫和明董其昌。作为元文人艺术的领袖,赵孟頫开新一代书风,其古意盎然,且秀润含蓄的书体,成为文人艺术的典范。董其昌承其余绪,又别开生面,其书尚淡,在《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中提出了“古淡”之说。“古淡”和“萧散”、“潇洒”是并肩的,而与“张扬”、“豪荡”、“研媚”是相对的。“古淡”就是指古朴自然之美,体现的是清润的雅意,如晋人的风流潇洒,其书不工而自工。另外,董其昌又讲:“作书与诗文,同一关捩。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可见董其昌对“淡”是情有独钟的。不仅如此,董其昌书法思想还受禅宗的影响,其书“通禅理”。章申临习二家时,对其观念、用笔、操墨乃至境界体味尤深。“古意”、“秀润”、“古淡”、“禅意”不仅构成章申书法的审美基础,并以此形成章申式新书风,在某种程度上,也丰富了章申的日常性格、处世态度和人生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章申虽然神往晋人的韵致和元人天真幽淡、萧散疏朗的境界,却也力避元人“率易”之习气和董其昌“有姿无骨”之缺陷,做到“纵而有法”。他以唐人的骨力和宋人的法度为依托,用笔皆回腕,婉转藏锋,摒去直率与流滑,同时吸收了颜书的筋骨,米芾的清劲,在用笔、结构、章法一力求外柔内刚,寓沉稳生拙骨力于风雅淡之中。纵观章申的习书之路,可谓取舍精当,自然有度,表现出章申在临习传统问题上的睿智与思考。
取法、天性及学养所致,章申无法趋同“以丑为美”的时风,只能独辟蹊径,在潮流之外化出生机,开创出以古雅秀润、婉约清真为特征的新唯美书风。简约地讲,此书风特征有二:内美与禅境。所谓内美,即为去矜奇炫异之皮相,脱狂态张扬之时风,既含蓄空灵,又蕴筋裹骨的雍容自如之美。内美在章申作品的章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行距与字距拉的很开,疏朗清旷,形迹非连绵萦带处,计白当黑,妙造“白处”,使得整个作品空灵剔透,气的流动、韵的生发在“白处”的妙造下,愈发清朗,在使转流美中,达到了萧散而简远的境界。内美还表现在结体与笔势方面。章申特别注重结体时的笔势,起笔时不露锋芒,收笔时骨力内敛,不疾不徐,如风行水面,笔到势成,不动声色中,书体婉约而至,不着一丝色相,遒劲生于姿媚之内,自然透散出含润春雨,秀逸平淡之美。再说禅境,其意有三,一是指章申书法中所表现出的“逸”的心境和性情;由这种心境所致,章申所书内容,或为禅诗,或为偈语,即便是其他古体诗,也大都禅意暗含,这构成禅境的另一层意思;二者决定了章申临池的状态。
以章申先生的取法、书风、境界而将其书法命名的新唯美主义,无疑是一种冒险。无论从晚清以来的书史看,还是以当下书坛的风气而论,唯美主义都一直遭受贬抑的命运而无法进入主流位置。究其根源,既和晚清以来的碑学大盛尔后强势传承的书学传统有关,又和“以丑为美”的现代审美风气密不可分。上世纪90年代以降,书法新古典主义、学院派书法先后揭竿而起,其书也多取北碑,以古拙、生涩、强悍之风见长。现代派书法更是在求新求怪的路径上乐此不疲。在这样的语境中,新唯美主义书风只能逆流而上,在历史的危崖上开出自己的灿烂之花。从这个意义上讲,章申的新唯美书风不再是孤独的个人行为,而是肩负起了一种神圣的历史责任——将书史上唯美的历史经验转化为当代审美方式。毕竟,一个唯美的民族才是最高尚的。我想,章申的新唯美书风的意义便在于此吧!
-
谈当代书法收藏
这次友声书社学术研讨会,以“书法展览、评论和收藏”为主题,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当代全国性书法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30年,大家对书法学习、创作和艺术理论探讨得比较深入,而对作为当代书法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的“书法展览、评论和收..
2025-04-02 -
启功书法充斥着大量伪作 藏家须小心鉴别
广州藏家李先生收藏的一幅启功书法,经专家鉴定,为仿临之物。我在北京的古玩市场,曾见过摆在摊位上的所谓的“启功书法”,每张10元便可购得。时下,“启功书法”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鱼目混珠,也使不少藏家受骗上当。从收藏角度看,由于启功..
2025-03-11 -
书画收藏品相五个要素 三面镜子照出书法优劣
打开卷轴,就知道藏友家住几楼,听起来挺神奇吧?这是鉴宝讲堂上,专家为藏友讲解书画时的一个“小花絮”。近日,商报鉴宝讲堂活动邀请知名书法家、嵩阳书画院长宋卫国在郑州赢和会馆开讲书法艺术鉴赏。了解书画作品收藏技巧之外,还有不少藏..
2025-02-19 -
高凤翰的书法 高凤翰书风的分水岭
我们来看看这《书怀・石头城外放船行》草书轴,从流利的行笔和自然的气势中可以肯定是他右手未病前所书,从始至终有一种飘飘欲仙的韵味,但是不狂不怪,可谓放而不纵。如果高凤翰从未发病,这件作品很叮能就是一件佳作,他的书风就不会再发生..
2024-12-23 -
何绍基精通金石书画 以书法着称于世
何绍基出入于阮元、程恩泽之门,通经史、律算,尤精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他是近代提倡宋诗的重要人物之一。论诗主张“人与文一”、“先学为人”,而后直抒性情,“说自家的话”(《使黔草自序》、《与汪菊士论诗》)。他作诗“宗李、杜、..
2024-12-23 -
黎雄才的书法特点
黎雄才先生是画派大师,在绘画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人所共知。在书法方面,他取得的成就同样突出,只不过他的“书名被画名所掩盖”,因画名更盛,故其书法成就以往未曾得到比较充分的关注、重视和宣传。黎雄才先生的书法造诣,首先表现在其对..
2024-11-03 -
赖少其的书法风格
赖少其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学郑板桥的法帖,后来把兴趣和精力专注在二王的行书上,一丝不苟地反复临习《兰亭序》,对王羲之书法的点画,字的结体、章法、神韵都一一把握,了然于心。赖少其学习《兰亭序》三十年没有间断,临摹千遍以上。楷书学..
2024-10-31 -
宣纸材质《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特种邮票发行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于4月15日在“宣纸之乡”安徽宣城市,发行《中国古代书法草书》宣纸材质特种邮票。“国宝宣纸”与“国家名片”的再次珠联璧合。《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特种邮票一套4枚,分别为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初月帖》、张旭的..
2024-09-08 -
“佛教书法”之我见
赵朴老题署“禅”字石刻或许是我的孤陋,“佛教书法”似乎还是一个新的书法学名词:除了曾在陈必武先生在《略论佛教对中国书法的影响》一文中提到弘一法师的书法是“独创一格的佛教书法”外,它的涵义和产生、发展的原由,还不曾有人正面、系..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