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对明朝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深刻改变了明朝的走向

2024-09-27 08:04历史解密

对土木堡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土木堡事变明朝失去了京军主力,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深刻改变了明朝的走向。

在此之前,大明皇帝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宦官集团、武将勋贵集团、文臣集团。三大营是中央主力军队,威慑四方。其中最为坚定的武将勋贵集团,是为大明打下江山的徐达、常遇春,以及明成祖手下将领朱能、张辅等名将的后代。他们因军功世袭爵位,并掌握军权,武将对文臣有很大的平衡作用。

土木堡事变,不仅明英宗被俘,大太监王振被杀,随行的文官被杀,大明的武将比如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也战死,武将勋贵一扫而空。

土木堡之变以后,在京的大臣自动以于谦为首领,以天下为己任,承担起保卫北京的责任。这些文臣不立英宗的太子,而是拥立郕王继位皇帝,而且当着郕王朱祁玉的面,将太监王振的余党打死。又指挥武将,组织兵马抵抗瓦剌也先的军队。

在于谦的带领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文臣集团也牢牢地掌握了帝国实际的权力,宦官集团自然被剥夺权力,武将地位下降,形成了以文驭武的局面,甚至皇帝的家事,也由大臣议定,比如在是否迎回明英宗,如何安置明英宗等皇家大事上,文臣都有很大决定权。

这里无意诋毁于谦的为人及其功劳,于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抵御外族入侵,保卫了国家的安全,是民族英雄。但这样的后果,导致皇权下降,使中央自然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大臣以不能增加民生负担为借口,不允许增加税收,导致中央没钱。文臣不仅不用交税,还通过手中的权力大肆圈占良田庄园,成为隐形的富翁,还通过培养学生,形成乡党,甚至下野了也能开办书院,讽刺影响朝政。明朝,是皇帝与文臣共天下。

不仅如此,明朝的大臣还给皇帝定下很多规矩,比如皇帝不要出北京,最好不要出皇城;皇帝要爱民,要简朴节省,不能派太监开矿收税,与民争利;皇帝要尊重大臣,批准内阁的票拟等等,只有这样才是好皇帝,才是明君。如果哪位皇帝做的稍微出格,就会面临雪花般的文臣的上书,一群群人的劝谏,甚至死谏!这时候,文臣只需要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而这个皇帝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文臣已经将地方牢牢控制,尤其是江浙文人控制了朝堂,更控制了江南富庶之地。只不过名义上,还有一个共同的大明。在文臣的主导下,明朝选择了保守的国策,不再寻求开疆扩土,不再增加军队开支,还限制朝贡次数和赏赐(主要是对蒙古的朝贡方式的贸易),宗旨就是减少中央支出,保护文臣在家乡的利益。在万历皇帝的早年,大臣张居正曾经独掌朝政10年,是帝国真正的决策者,名为相实为摄。

但真到了西北有旱灾,需要东南援助的时候。控制朝堂的文臣仍然拒绝加税,也没有大力赈灾,导致农民起义,流民遍地。

而皇帝只能利用文臣之间的矛盾和党争,或者冷处理,实在不行对部分大臣进行庭杖,或者依靠太监平衡文臣的势力,也曾经收回部分皇权。但有明一代,皇权最终也没有将臣权压下去,最终也是亡于文臣之间的党争。以致于崇祯皇帝临死前仍然声称:诸臣误朕,文臣皆可杀!

免责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jiuchisu@foxmail.com

最近更新

  • 熊出没其实是恐怖片,熊出没的恐怖真相曝光

    熊出没是如今小孩最喜欢看的儿童动漫,不过在大人眼里这部动画片过于幼稚,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熊出没其实是恐怖片,因为动画片中的内容过于低俗,很容易就会带坏小朋友,所以熊出没的恐怖真相就是动画中的很多情节,..

  • 内蒙古方言的特征与分类

    1。内蒙古晋语十大特征(1)。完全保留入声,并且入声未分化出阴调与阳调。所保留的入声韵尾是喉塞尾-h。(2)。含有韵尾-ng的字,主元音鼻化,通俗地说就是普通话中的韵母ing、eng、ong在这里变成了ie~ng、e~ng、ue~ng..

  • 中国古代书法珍品解析:陆机与《平复帖》

    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秋,29岁的陆机携弟陆云从故乡华亭(今上海松江区)出发,一路北行。龙跃云津凤鸣朝阳两个出身名门而少有异才的文人,在西晋灭吴后退居故里闭门读书10年,抚平了心头亡国的伤痛,复活了..

  • 神秘的西藏起尸是什么,死人起尸了怎么办

    起尸十分神秘的说法,又叫做行尸或者弱郎,比湘西赶尸还要神秘得多。这是一种人死后再起来到处乱闯,危害活人的恐怖事件,据说表现为皮肤发紫,这种行为和湘南僵尸村的僵尸很像,而且这些弱郎要是摸到活人头顶就会使..

  • 古代打仗国库为什么会空虚 这钱都花在什么地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相信看到题目,很多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对于军饷的事,大家也都很容易理解,因为国家即使不在战时,也是需要操练士兵,养士兵的,不然万一来了..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