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宾金秀瑶族民俗 跳盘王
跳盘王是敬奉祖先和崇拜英雄的一种宗教仪式,源远流长。瑶族敬奉盘王,并当做祖先祭祀,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如下几种形式:
1、图腾崇拜。瑶族先民把龙犬当着保护神,加以祭祀,晋代《搜神记》已提到瑶族先民“用糅杂血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每值正朔,家人负狗环行炉灶三匝,然后举家男女,向狗膜拜,是日就餐,必扣槽蹭地而食,以为尽礼”。这种仪式比较简单,带有原始宗教色彩。
2、还盘王愿。传说盘王夫妇原住南京十宝殿(店),会稽山一带,后入山居住,勤耕苦作,生了六男六女,繁衍成十二姓瑶人,盘王因狩猎丧生,日后其子孙受到民族压迫和自然灾害,背井离乡,漂洋过海,遇着狂风巨浪,木船有被漩下海底的危险。在这生死关头,他们向盘王祈祷,请他显灵搭救,不久果然风平浪静,漩涡散开,经过七天七夜,终于安全过海上岸。为了报答祖先之恩,便举行“还愿”活动。
3、应急祭盘王。若遇到有瘟疫蔓延或兵匪风声紧,瑶民就商量乞求盘王,由祭司前往盘王庙烧香许愿,如遇兵乱的许愿:某地因兵匪乱战,瑶民在山里躲藏,日夜不安,望盘王作主,阴中作事,让兵乱远离本土,人财无损,平安度日,地方安定之后屯丁齐力筹钱备物,举行还愿仪式。
4、固定祭盘王。按古规一年一次跳盘王,时间是在秋后的农历十月,整个仪式要三天三夜,充满着道教色彩。布置祭坛时要挂瑶族祖先神盘王像,道教方面的神像要全部搬出,备办酒肉,准备法具。
仪式步骤
上香。由全家和师公烧香,通报天神。伴随着锣鼓、琐呐、钗声,把烧香插在香炉中,乐声停,师公念咒:“手持铜铃,开话牙筒朝声。龙凤鼓乐,焚香转奏。如奏如真,如笔谨通众圣。尤其八宝,远在高台,近在案前。锣声鼓响,惊动神名,当接请弟子来迎。摇铃接圣,伏为从圣,头戴金冠,身着龙衣,脚踏云车,飞云走马,退车下降,鉴事香坛。起手一转宜香,通到行是三步,串破龙门入殿。”
请圣。先请祖先神盘王,唱他的功绩,接着请他降坛。请过盘王,接着请三元,即上元唐将军、中元葛将军、下元周将军。请完了三元又请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三元、三清均是瑶族师公祖先师神,瑶族民间法事必须请他们降坛,保佑法事顺利进行。
祭盘王。全家端出供奉盘王的供品(猪头、橄耙、小公鸡、酒等),击锣敲鼓,吹琐呐,放铁炮,气氛热烈。乐声停,在场者一齐默念,默念毕,乐声又起,男女青年跳长鼓舞、出兵舞、收兵舞,以展现盘王操练兵马,驱魔赶邪的情景。
座席唱。热烈庄重的舞蹈告一段落,转入“座席唱”,唱者有师公、家主、亲友。边饮酒边唱,生动活泼,有齐唱、独唱、对唱等。主要唱《盘王歌》和《流落歌》,以《盘王歌》为主,它是瑶族民间歌谣的代表作,是盘瑶的百科全书,集古典瑶族歌谣之大成,一万多行,主要内容有:歌唱盘王、人类起源、万物起源神话、对桃源洞美好生活的憧憬、瑶族社会经济、自然变化纪实、传授自然知识、婚姻发展形态以及对宗教神抵的崇祀等。
退席、倒坛。座席唱结束,放鞭炮、铁炮退席。众人送盘王出大门,遥望天边,祈祷盘王赐予幸福吉祥。最后,将祭坛上的道具、色纸、竹蟠拿到室外的空地焚烧。倒坛毕,仪式结束。
坳瑶跳盘王,晚上在山野进行,用簸箕装好供奉盘王的祭品猪肉、公鸡、糯米糍粑、酒等,放在山谷,燃起篝火,人们唱起盘王歌,跳起黄泥鼓舞,缅怀英雄的祖先盘王。熊熊的簧火映红天边,极富山野风味。解放后瑶族沿袭传统习俗,继续跳盘王,按道教仪式进行,怀念祖先赞颂英雄的内容不变,但增加了庆丰收、歌舞娱乐的节目,使跳盘王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
民俗日历:农耕文化的千年沉淀
今天,当我们强烈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时候,不能不对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传承的濒危状况做出分析,特别是对它们濒临失传的原因进行论证。民俗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
2025-03-16 -
瑶族药浴:黔东南从江世代相传的洗浴方式
“瑶族药浴”是贵州黔东南从江县高华村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洗浴方式,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瑶族民间用以抵御风寒、消除疲劳、防治疾病的传统文化知识。它是瑶族祖先独创,族内独有,被专家称之为人类健康的古..
2025-03-15 -
土家族春节民俗:“赶年”与“抢年”
奔放飘逸的土家族跳起毛古斯舞。卢瑞生摄过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湘西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传承至今。土家年(土家语:起老嘎卡)是湘西土家族最为重大的节日。其时间是腊月大..
2025-03-12 -
瑶族:“舞春牛”与“放炮节”
瑶家过年做水豆腐酿。(李光平摄)瑶家糍粑是过年的必备美食。(李光平摄)“舞春牛”是瑶族过节的一种民俗文艺活动,在春节期间举行。活动分3个部分:迎春牛、耍春牛、送春牛。春牛由两个青年男子扮演,扎黑绑腿,穿紧身衣,牛头为竹扎框架纸..
2025-03-12 -
广西瑶族独特的生活习俗:瑶家腰盆浴
走进千里瑶山,最令惬意和难忘的当属瑶家的腰盆。腰盆为何物?是瑶家户户都有的,形似猪腰(猪肾的方言)中间大两小的木制洗澡专用盆。腰盆浴,自然就是用腰盆洗澡了。说起洗澡,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其方式又因生活习惯、生活平等而异,从木桶..
2025-02-25 -
民俗专家解释:“春节”为何又叫“过大年”
“红红火火过大年”。23日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春节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有道是“百节年为首”,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那么,“春节”为何又叫“过大年”呢?民俗专家给予了解释。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每年农历十二月三..
2025-02-21 -
广西瑶族同胞载歌载舞迎“盘王节”
独具瑶族特色的吹笙跶鼓舞。 别具一格的民俗大游行。 11月1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水滨村,瑶族同胞举行了古老的祭祀仪式。当日逢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苗族和畲族同胞共同的始祖盘王的生日。数千名瑶族群众和游客载..
2025-02-20 -
连南瑶族的传统节日——耍歌堂
瑶族,是我国一个较为复杂的少数民族。而聚居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瑶族有“八排瑶”和“过山瑶”两种。“耍歌堂”是八排瑶民喜庆丰收,最隆重最大规模的传统节日。据《广东新语》载:“岁仲冬十六日,盖田野功毕也,诸瑶至庙为会,名曰耍歌..
2025-02-20 -
民俗礼仪:葬礼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时间,方式各有不同。幼年夭折者有之,逝于非命者有之,犯戒而诛者有之,为情自尽者有之,寿终正寝者实为多数,不一而足。常规而论,人死了之后,家属及亲人要为其操办葬礼,寄托哀思。尤其是那些年迈而寿终正寝者,丧葬..
2025-01-13 -
民俗礼仪:槟榔
槟榔,以它的独特风味,以及人情交际之需,近年来已成为某些省市备受人们欢迎的日常果品。而且价格不菲,消费可观,大有超越或取代香烟之势。吃槟榔的习俗历史悠久,有时可查者,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南史·刘穆之传》。书中记载,刘穆之每..
2025-01-13 -
崇左壮族奇特的待客民俗 嚼槟榔
在广西龙州、防城、上思和宁明等地的壮族村庄里,盛行着“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的习俗。嚼槟榔象喝茶抽烟一样,不限次数。方法是用小尖刀将槟榔削下少许,用火柴头大的面灰掺和着,加上一片指甲盖大的烟叶揉在一起,再用蒌叶包起来,放..
2025-01-06 -
瑶族饮食习俗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他们以务农为主,实行轮耕,兼营狩猎、捕捞与采集,手工业较发达;聚居区出产优质红米和药材。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
2024-11-16 -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民俗 坐妹
“坐妹”一词是外来词,苗语叫“侠配”,即男青年夜晚串寨找姑娘谈恋爱的意思。它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寻找对象、为坐在火塘边倾吐衷情的一种方式。一般十七、八岁的未婚青年都可以开始参加“坐妹”活动,父母不干涉,也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2024-11-14 -
桂林兴安县瑶族民俗
瑶族打醮打醮这种活动解放前在瑶族中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进行。瑶族人民每当有疾病流行时就进行打醮。打醮分为三等,即(1)上元三府醮:还此愿时进行七天,请师公七人。(2)中元二府醮:还愿时进行五天,请师公五人。(3)下元一府醮:还此..
2024-11-14 -
瑶族民间祭祀刘大娘仪式 游神
游神,是茶山瑶、花蓝瑶、坳瑶、山子瑶集体崇拜刘大娘仪式之一。为何要崇拜刘大娘?因为她是五谷保护神。相传刘大娘是宋朝时人,家住平南县回岩下洞心村,父亲刘国赞,母亲黄氏,兄刘猛。因除蝗虫有功,被封为刘猛将军。二姐出游天下,三妹唱..
2024-11-13 -
延续数百年 福建泉州蟳埔妈祖巡香民俗热闹上演
3日,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蟳埔妈祖巡香民俗活动在福建泉州古港畔的蟳蜅渔村热闹上演。图为誉为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蟳埔女"。郭斌摄3日,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蟳埔妈祖巡香民俗活动在福建泉州古港畔的蟳蜅渔村热闹上演。一大早,活动的出发点“蟳埔..
2024-10-20 -
来宾金秀奇特神韵的瑶山文化
金秀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神奇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创作了大量的歌舞,广泛传承了瑶族远古以来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历史..
2024-09-24 -
来宾金秀瑶族民俗民风 石牌习俗
石牌习俗是金秀瑶山瑶族人民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共同订立规约,并镌刻在石牌上或抄写在纸上、木板上,供大家共同遵守的习俗。从明代至1940年以前,它一直在瑶山社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较好地维护了金秀瑶山的社会秩序。石牌习俗大约..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