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彝族俐侎人的传统祭祀
相传,最初的俐侎人由景谷、景东一带迁徙而来,由于居住地面潮湿,建盖房屋时,一般要离地3尺5寸,曾称为“离地人”,后改名为“俐侎族”。新中国成立后,把俐侎人划归为彝族,作为彝族的一个特殊支系,现主要分布在永德县乌木龙,此外凤庆县郭大寨团山村,营盘镇,云县幸福乡老街、野猪塘、安太等地也有分布。
俐侎人崇拜自然,崇信万物有灵,认为世间存在着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类活动,主宰着人们的幸福安康,各式各样的祭祀仪式表达了俐侎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与向往。
俐侎人有祖先崇拜的习俗,家中设有祖神台,凡家中老人去世,埋葬后的都要制作蜡人神偶,将死者亡魂转变为祖神加以供奉。丧葬习俗里,丧事家人必须请朵希(祭司)诵经开悼、哭婆哭送、后人绕棺、捏制蜡偶进行供奉祭祀,设祖神台、祖神箩、蜡偶祖神等祭拜。祭司,当地成为“先生”,也被称为“朵希”。专门为人举行丧葬仪式和诵经的经师的称法,主要职责就是为死者举行“开吊”诵经仪式,主持宗教活动的人物,诵经方式以念、哼、唱、乐、吆喝相配合。未婚男子去世要举行结鬼亲。
其宗教习俗,在俐侎人的传统观念中,具有祭色林(俐侎人祭拜的树林)、祭山神、祭天鬼、敬天神、祭地公地母、祭田公田母、祭龙、祭火鬼、安山、安水碗;崇拜树藤、芦苇、杜鹃木、三叶草和密花树等。其中祭田地属于俐侎人的一种传统风俗,其祭祀目的在于请田公田母、地公地母保佑农作物生长旺盛、子粒饱满、收成良好,生活美满,且把祭拜的“神灵”作为一种精神来寄托。
祭田地属于俐侎人的一种传统风俗,在俐侎人的传统观念中,凡是人们耕种的田地都由田公田母、地公地母主管,俐侎语称“田公”作“达咪洗颇”,称“田母”作“达咪洗嫫”,称“地公”作“咪洗颇”,称“地母”作咪洗嫫。每年农历六月火把节前一天进行祭祀,统称祭祀为“气买们精(祭田)”或“树嫫们精(祭地)”。祭田祭地除祭祀地点不同外,其祭祀仪式时间、程序、方法基本相同。
祭田公田母,祭祀仪式在秧田(稻谷田)边举行;祭地公地母,在包谷地边举行。祭祀仪式由家中男子当主祭,可携带家人(含女人)到自家祭田祭地边,由男主人选定火塘,并生火、烧水。其材料是密花树、芦稿、栗树、松明子、干革把。搭掌作为祭台。公鸡一只、米、茶、酒各一碗,香三柱,猪肉和盐放置于米碗之上。就绪后双手抱鸡于祭台前作揖,杀鸡,将鸡血滴于祭台前,再用鸡毛蘸血粘在火把祭树上,并把鸡翅毛三根插于祭台前,表示生祭。盛米饭三碗,将煮熟的鸡头、鸡脚、鸡肝、鸡肚、鸡血、鸡翅、鸡翘共九块分别放于三碗米饭头上,每碗饭上再放一块熟猪肉,而后再烧三柱香,点燃火把,用茶、洒一并祭之,表示熟祭。熟祭时,需全家人跪在祭台前叩头请愿。祭毕,撤下祭品,将祭肉回锅后参祭者野餐。
祭色林,色林坐落于一片密林,女人、汉人和其他族人不得入内,不得在林中高声喧哗、放牧、砍柴。林中有几棵大树作为神树,树前用石围砌成平台用作祭坛,凡举行祭祀活动都要在祭坛进行。
俐侎村寨普遍设有山神庙,一般都不盖庙宇,在林中一坪场作祭坛,并以大树或立石作山神象征。每年农历九月逢单日便举行祭山神祭祀仪式。
-
土掌房里的花腰妹与神秘祭龙
“想你是挝啰,爱你是挝啰……”,峨山火一样的花腰彝围着火堆唱起了民歌,跳起了左脚舞。如果你到了这里,你就会知道彝族有多能歌善舞。滇西独有的彝族民居土掌房也错落有致地分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这里居住着美丽热情的花腰妹,上演着古..
2025-04-04 -
峨山彝族龙年龙舞“开新街”
“开新街”是峨山彝族的传统节日。“开新街”的到来,才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开始,待到开新街后,人们才下地干活,时间一般是在农历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赶街日。富良棚乡,那个彝语叫做“坡拉坡”的地方,以5的倍数为街天赶集,1月30日就是“开..
2025-04-04 -
彝族辣白酒
彝族普遍喜欢畅饮辣白酒,也善于酿制辣白酒,以糯米为首选原料,大米次之,玉米再次之,高粱、粟、稗等粮食亦可用于酿制。酿制辣白酒的基本步骤是:a、浸泡或煮熟原料:将用以酿酒的原料粮用清水浸泡透心或煮熟。b、蒸饭:将浸泡透心或煮熟的..
2025-03-19 -
云南彝族的订婚习俗
彝族支系拉乌人订婚、结婚是既简便又节约的。男女情投意合,两人相约一起到山上各砍一背篓好柴双双背到女家,女方父母就知道小伙子是自己的女婿了。老人便笑脸相迎,不过招待的仍是家常便饭。男的白天帮助女家搞生产,夜里在女家住。一两天后..
2025-03-15 -
古蔺大寨苗族乡 苗家传统踩山节
气势宏大的踩山节场面踩山节的乡村大舞台姑娘小伙儿的传统舞蹈踩山节期间的篝火晚会悠悠赤水河,巍巍乌蒙山,在茫茫的乌蒙山深处,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大寨苗族乡。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大寨苗族乡素有“高山小平原”之称,这里土地肥沃,..
2025-03-12 -
金沙江河谷:传统与现代交织出新春景象
当滇北金沙江岸高耸入云的轿子雪山披上银装时,在雪山脚下禄劝、东川等地生活的彝、壮、傣、傈僳、汉等各族居民,也就结束了一年忙碌的农业生产劳动,进入农闲季节。能歌善舞的金沙江谷居民,在金沙江的滚滚浪涛声中,以银色的雪山为背景,以..
2025-03-12 -
趣谈五大名不副实传统戏
第五名:《八大锤》-------“八大锤”只为陪衬双枪陆文龙的英武,可全剧的中心内容与这八个大锤或使锤的人毫无关系。京剧里以兵器命名的不少,唯此剧“八杆子打不着”。真是莫名其妙。第四名:《杨家将》-------您要是没看过《杨家将》的小说..
2025-03-08 -
“认识传统要有一种时尚的心态”
??与网友交流笔录最近,和几位网友连续讨论了有关京剧及“新戏迷”形象的问题,觉得可以将部分内容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批评:问:你所说的“新戏迷”指的是什么呢?答:这个“新”主要是客观上的,指的是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这批青年戏迷,在这..
2025-02-17 -
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
一、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东汉顺帝时(126年一144年),沛国(在今江苏境)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造作种种道书,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道教。为了使道书神秘化,同时也使传道活动具有隐蔽性,因而道教文献中常常采用一些特殊文字,使外人无..
2025-02-15 -
彝族神秘的祭天地习俗
祭天地是彝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一种仪式。祭祀由毕摩主持,祭坛多设在具有三台形状的山顶(俗称祭天山或三台山),也有以人工筑成的三台祭坛。若祈风雨,祭品用黑色的牛、羊或鸡,若祈晴朗,祭品则用白色的。明天启《滇志》..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