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泡沫化性质显著 收藏谨防“陷阱”

2025-02-19 08:24历史文化

迄今,作品已进入市面流通的古今“书画名家”为数极多,但那些“名家们”却并非个个“货真价实”。即使是那些已被定论的“艺术大师”,也并非(也不可能)件件作品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佳作。不仅如此,现在书画经营界中的经营者们对“名家书画”的“夸口”现象也极为严重。可以说,书画收藏者的收藏之路如今正处处布满“陷阱”。

名家书画以拍卖为主的交易一般与其他商品的买卖有很大的不同,它既不包“真”,更不管“劣”,多数经营者们还会不切实际地“浮夸”(有的甚属欺诈行为)其“经销品”。因此,消费者的鉴赏眼光与自我保护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名家真迹也各有优劣

平素里,收藏界人士在评价某书画名家一生的创作状态时,将有的名家划分为“早熟”与“晚成”二种类型。“早熟”的名家代表性人物首推张大千,在他年仅20多岁时,所画的摹古类型作品,比同龄画家水准要高出许多,使得他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播。遗憾的是张大千的艺术成就在他成名后就没有往更高层次里发展,直至他中晚年时期,很多作品竟判若两人(属笔者个人判断),所作一些传统类型的人物与花鸟题材作品,笔墨浮燥,造型庸俗,带有极强的商业性。即便是号称为晚年代表性作品的泼墨泼彩类山水画,现在也被一些行家认为是“色彩或墨的肌里与点线衔接得非常生硬,缺乏协调性”的平庸之作。“晚成”名家中,最突出的是黄宾虹。书画鉴藏界多有评论说,黄宾虹的山水画凡在80岁以前作的艺术质量并不高,80岁过后,他的山水画一下子出现了质的飞跃,有的作品已臻至炉火纯青的完美境界。如图1与图2,分别是黄宾虹49岁和89岁作的画,它们的艺术质量着实无异于“天壤之别”!

可以这样说,功成名就的实力派书画家,那怕是处在其个人艺术创作的鼎盛期,也不见得(或者说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能出佳作,无论名家的水平有多高,精品都只占其所有作品的少数。心病身痛、人际或商业性应酬等因素以及创作他们所不擅长的题材或创作工具材质变换时,就都可能作出大失他们正常艺术水准的劣质作品,尤其是那些曾经大批量出卖作品给各地经销商与收藏者的名家们,如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与黄胄等等,他们的作品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艺术质量大起大落的现象。所以,收藏者不能盲目崇拜任何一位书画名家的每一件作品。

“书画名家”泡沫化性质显著,需经历史检验'

真正的名家是需要上百年以上时间的检验的。随着海内外艺术市场的一片繁荣,以及收藏人士的不断扩充,现在作品有价位的“书画名家”正无限量逐渐增多起来,但艺术经得起推敲者却廖若晨星,或者说“徒有其名”的“书画名家”占的比例极高。而书画收藏界中的多数人在目前尚很难一下子仅凭自己的眼睛就能分的清楚,这些“书画名家”们的孰“实”孰“虚”,也没有哪一股力量能很快解决这一令人棘手的“社会现实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收藏人的注意:同是书画名家,每个人的能力结构其实是大不一样的。能力结构也就是书画作者直接反映于所创作作品的各内在要素,如用笔、用墨、造型三方面的艺术水平的客观状态。从一般意义说,若是某名家创作的作品各内在要素的质量样样都是高水准,说明该名家能力结构平衡,系名符其实的名家;要是作品各内在要素相互之间质量并不相当,有的相对高,有的相对低,说明该名家能力结构不平衡。例如,长期从事西洋画创作的名家去画中国画,那在他们作品中的造型水准多半要高于用笔和用墨。举中西画兼擅的名家吴作人作品为例,他画的国画熊猫,刻划动态入目三分,艺术效果甚佳,说明他造型能力很强。但是,他作品中的用笔和用墨包括题款的笔迹相对就逊色一些,总体笔墨较为单薄。这些美中不足在他画以竹子做配景的熊猫题材作品上似乎颇为明显。

名家书画的品质与鉴定工作难易的关系

名家书画的品质与书画鉴定工作的难和易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为让大家能弄清该问题,现通过做个象限形示意图来帮助理解:横轴表示书画造型质量值,值数自左0向右逐级递增至100;纵轴表示书画笔墨质量值,值数自下由0向上递逐级增至100。根据书画鉴定的基本原理,笔者在图上分别作出a、b、c三个正方型各表示不同能力结构的书画名家及其作品:a正方型区域表示书画名家各单项与总体造诣都高,能力结构平衡。依据该图理解,似有一道屏障(图上粗线)将名家真迹与赝品明确地阻隔开。换句话说,凡是伪作它根本就不可能在各内在要素或总体质量都十分接近于真迹。b正方型所在区域表示书画名家的能力结构呈造型相对高笔墨相对低的不平衡状态,处在这一区域的名家作品在真伪鉴定时将具不小的难度。在现实中,一些容易引发不同见解,令行家都莫衷一是其真伪的署名名家书画,多半就出自于此间。c正方型所在区划表示书画名家的能力结构是笔墨水平高造型水平低。处在该区域的书画名家们,他们作品被造假的难度也不小,鉴定起来并不碍事。

  • 盘点真实的ufo图片,各国收藏的绝密飞碟图片

    外星人真的存在吗?这是萦绕在所有人心中的疑问,在各国曝光的ufo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种飞碟图片,据说这些老..

    2025-04-24
  • 水彩画收藏悄然兴起

    水彩画的价格在国内被严重低估 专家称价值被低估是不争的事实提起书画收藏,近年来,颇为风靡的书画当属国画与油画。然而,作为异军突起的水彩画收藏市场,也在悄然地露头。业内人士表示,纵观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长期以来就是以油画和中国画..

    2025-04-22
  • 收藏投资成扇要趁早

    近年来的书画拍卖市场上,成扇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印有名家书画兼具精美扇骨的,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何谓成扇成扇,俗称“扇子”,也就是所谓的折扇和团扇。据史料记载,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起初的扇子多为鸟类的羽毛编制..

    2025-04-22
  • 错位收藏名家另类作品 未来升值空间大

    名家是艺术品市场上一个永远的热点。但好的名家之作要么价位太高,要么就是出了钱也买不到,出高价而买应酬之作的事比比皆是。但即便如此,人们的眼睛还是盯着名家。在这场名家争夺战中,一些聪明的藏家另辟蹊径,瞄上了名家的另类作品,也就是..

    2025-04-21
  • 海派收藏: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

    “海派”一词,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与“京派”相对应,原指在上海滩改良与创新的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戏―――“海派京剧”,后又有“海派文学”、“海派服饰”等。在当时,讲“海派”多少有点贬意。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派”一..

    2025-04-21
  • 收藏小知识

    小品中国画术语,市场中一般指尺寸较小、题材较为简单的作品。小品盛行于宋代,其尺寸虽小但画者创作态度认真,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色。近几年,随着书画市场的火爆,有的收藏者认为小品更显画家的真性情,或者认为小品具有文人雅气,因此崇..

    2025-04-21
  • 时下二级收藏市场潜伏隐忧

    “别着急,我建议你赶快报警……”日前,绵阳市收藏家协会会长李照明正在和部分会员商量协会年检事宜,突然被一个电话打断,打电话的是一位买到假货的收藏者。李照明坦言,“向我告状的太多了,我的电话都快成了110”。让李照明纠结的何止电话..

    2025-04-21
  • 国内名人手迹收藏成为热点 目前仍方兴未艾

    发展规模――目前仍属方兴未艾国内著名拍卖师刘新惠参与了今年多场春拍会上的名人手迹拍卖,“西泠春拍”的名人手迹拍卖专场,刘新惠也是见证者之一。他认为,从此次拍卖会所受的关注程度来看,名人手迹的拍卖和收藏,确有可能成为国内收藏界..

    2025-04-21
  • 艺术品有投资属性 古董名画与资产泡沫齐飞

    今年以来,中国的拍卖市场继续异常火爆,6月6日在保利春拍场上,北宋黄庭坚的名画《砥柱铭》拍出了3.9亿元的天价,和今年5月5日以1.06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2亿元)刷新世界艺术品拍卖纪录的毕加索名画相比,差价仅低85%左右,大大缩小了中外艺..

    2025-04-21
  • 谈当代书法收藏

    这次友声书社学术研讨会,以“书法展览、评论和收藏”为主题,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当代全国性书法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30年,大家对书法学习、创作和艺术理论探讨得比较深入,而对作为当代书法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的“书法展览、评论和收..

    2025-04-02
  • 企业收藏行为的文化定位

    1995年,时任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的前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以非凡的魄力斥资605万买下《毛主席去安源》的作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幅画作本身不仅已经得到巨大的增值,也大大提升了其银行的自身形象和文化魅力。企业参与到艺术收藏的领域在中..

    2025-04-02
  • 理性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

    虽说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步入了深度调整期,但相信只是运作模式上的整治,整体势头还是向好。这个市场发展仍在刚起步阶段,投资收藏此类作品的好处在于:它们未来升值空间大,投资门槛相对具弹性,而且回报率较高。毕竟中国新富不断增加..

    2025-04-02
  • 古笔的收藏与保存

    一支好笔,要具有“四德”,即“尖”、“齐”、“圆”、“健”。“尖”是指笔锋尖锐,形为锥,便于行笔,"齐"是指毫毛铺震后平齐,便于挥毫时万毫齐力;"圆"是指笔头周围毫毛饱满,在运笔过程申笔毫各部位均能发挥作用。挥洒自如,“健”是指笔..

    2025-04-02
  • 书画收藏讲究真、精、新

    当前,书画收藏界已把藏品的要求提高到真、精、新层面上。“新”,比较容易理解,它指作品品相的完好如新。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清初大画家吴历作于康熙十五年的《湖天春色图》,虽历经300余年,至今仍纸本完好,墨色如新,堪为古画“新”的佳例..

    2025-04-01
  • 民间收藏赝品多 专家支招辨假货

    在日前兰州市举行的一次民间艺术品鉴定会上,一位收藏者带来了一只他花费20万元购进的青花瓷器,可是经专家的现场鉴定,这只他珍藏了多年的“宝贝”竟然是赝品,“李逵”变成了“李鬼”,收藏者的一肚子苦水只能往肚里咽。目前的文物及艺术品..

    2025-04-01
  • 姚学智: 收藏书画不会等待升值

    当今收藏“捡漏儿”难在姚学智看来,艺术品收藏具有三大功能:欣赏功能、社会功能和商业功能,姚学智自己,收藏书画作品始于欣赏,遇到适合的作品和价格也会用于商业,即投资,而欣赏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收藏书画的好处太多了。一个漂亮姑..

    2025-04-01
  • 书画收藏心理因素浅析

    书画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收藏。何以如此?这主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这在人们喜爱书画的诸多心理因素中占第一位。书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内中蕴藏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人们收藏书画,闲暇时聚三朋四友,端一杯清茶,欣赏着自己..

    2025-04-01
  • 收藏当代国画 须对艺术理解

    在世界性的艺术系统中,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而能够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的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艺术,也为西方..

    2025-04-01
  • 与其虚炒不如真藏 质疑收藏市场三大怪象

    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2004年、2005年一轮高热后,2006年以来开始遇冷,不少业内人更是五味杂陈,有呼上当的,有迟疑观望的,人们内心更加关心,在被称为“调整年”的2007年,艺术品市场的走向又会如何?专家的观点是:艺术品市场只有直面炒作风气..

    2025-04-01
  • 书画收藏6大陷阱 专家为您掌眼

    嘉德、中贸圣佳、翰海、华辰……这月开始,各大拍卖公司纷纷开始秋拍盛宴,藏家也掀起了一场收藏热。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金运昌说:“目前,有不计其数的人参与到收藏中来,但现在文物市场上假货也是十分泛滥,藏家受骗上当的事已成为家..

    2025-04-0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