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收藏名家另类作品 未来升值空间大

2025-04-21 09:00历史文化

名家是艺术品市场上一个永远的热点。但好的名家之作要么价位太高,要么就是出了钱也买不到,出高价而买应酬之作的事比比皆是。但即便如此,人们的眼睛还是盯着名家。在这场名家争夺战中,一些聪明的藏家另辟蹊径,瞄上了名家的另类作品,也就是名家在他的代表性之外的其他美术创作,这些作品价位要便宜许多,它们正在成为收藏者新的关注目标。名家小品价格适中

名家的另类作品,也有人将之称为名家小品。比如,画家客串画瓷器等。在这些看似业余爱好的创作中,艺术家们通常以玩的心态来创作,心态放松,艺术水准反而能得到更好发挥,他们的审美趣味、艺术手法也在这一新领域的尝试中有全新的体现。更关键的是,这些作品的价位往往只有他们代表性美术类型的几分之一。

陈逸飞去世后,其油画作品价格大幅飙升。在他去世的当天,逸飞之家的陈逸飞瓷板画很快被抢购一空。当天藏家以2万元一块的价格买进,几个月后就涨到了四五万元一块,而且陈逸飞瓷板画数量比油画少得多。

沪上著名油画家俞晓夫,近几年迷上了在瓷上作画。作为申窑的签约画家,俞晓夫的瓷上绘画也极见功夫,目前这类作品价格最高的也就10万元左右,一般的在二三万元甚至更低。和其油画作品相比,要低许多。

未来升值空间大

某艺术中心曾推出过一批油画家罗中立的钢笔淡彩作品,售价2万元出头,仅是其油画作品的几十分之一,因为这是罗中立之前从未尝试的新颖样式,所以藏家购买踊跃,一年后其价格已经涨了50%左右。正在五角场800号艺术空间四楼瓷瀚陶瓷精品展厅展出的著名书画家陈葆棣创作的一批陶瓷作品,也是甫一亮相就受到了藏家追捧。

陈葆棣是当代著名国画艺术大师王雪涛先生的得意弟子。他在雪涛门下学画近二十年,继承了王雪涛先生俏丽、洒脱、灵动、清新的绘画风格,又创出了自己的新面貌。大家广泛认同的《神仙鱼》就是其代表作。近年来,陈葆棣的作品价格逐年上升,拍卖行情更是火爆。但陈葆棣是一个严肃的画家,极少应酬之作,对自己认为不满意的作品决不拿出去。正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市场上很多人求他的作品而不得。所以,当他的另一种作品样式---陶瓷作品一亮相就大受欢迎,一些藏家将它们收入囊中,认为陈葆棣的作品有意境、有内涵、有韵味、有难度,不易仿冒。而且,他的陶瓷作品数量不多,目前价位适中,所以看好它们未来的升值空间。

一位热衷此道的藏家说,收藏名家的小品、杂件,花钱不多,不仅可以放着自己赏玩,还能保值升值,何乐而不为?有人甚至把这种收藏称为"错位收藏",不仅价位好,数量相对稀少,而且目前收藏的人还不算太多,处于"原始股"状态。如果眼光和运气好的话,可获得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

  • 水彩画收藏悄然兴起

    水彩画的价格在国内被严重低估 专家称价值被低估是不争的事实提起书画收藏,近年来,颇为风靡的书画当属国画与油画。然而,作为异军突起的水彩画收藏市场,也在悄然地露头。业内人士表示,纵观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长期以来就是以油画和中国画..

    2025-04-22
  • 收藏投资成扇要趁早

    近年来的书画拍卖市场上,成扇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印有名家书画兼具精美扇骨的,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何谓成扇成扇,俗称“扇子”,也就是所谓的折扇和团扇。据史料记载,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起初的扇子多为鸟类的羽毛编制..

    2025-04-22
  • 海派收藏: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

    “海派”一词,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与“京派”相对应,原指在上海滩改良与创新的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戏―――“海派京剧”,后又有“海派文学”、“海派服饰”等。在当时,讲“海派”多少有点贬意。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派”一..

    2025-04-21
  • 收藏小知识

    小品中国画术语,市场中一般指尺寸较小、题材较为简单的作品。小品盛行于宋代,其尺寸虽小但画者创作态度认真,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色。近几年,随着书画市场的火爆,有的收藏者认为小品更显画家的真性情,或者认为小品具有文人雅气,因此崇..

    2025-04-21
  • 李承协是如何断送自己的未来的?李治为什么能登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李治的故事。李治,是唐代第三位皇帝,他的父母..

    2025-04-21
  • 时下二级收藏市场潜伏隐忧

    “别着急,我建议你赶快报警……”日前,绵阳市收藏家协会会长李照明正在和部分会员商量协会年检事宜,突然被一个电话打断,打电话的是一位买到假货的收藏者。李照明坦言,“向我告状的太多了,我的电话都快成了110”。让李照明纠结的何止电话..

    2025-04-21
  • 国内名人手迹收藏成为热点 目前仍方兴未艾

    发展规模――目前仍属方兴未艾国内著名拍卖师刘新惠参与了今年多场春拍会上的名人手迹拍卖,“西泠春拍”的名人手迹拍卖专场,刘新惠也是见证者之一。他认为,从此次拍卖会所受的关注程度来看,名人手迹的拍卖和收藏,确有可能成为国内收藏界..

    2025-04-21
  • 明朝雕漆名家方信川简介:他所制作的漆器有哪些特点?

    方信川,明朝,新安(今安徽歙县)人。造剔红,善彩漆,有漂霞、砂金、蜔嵌、堆漆等制甚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2025-04-08
  • 他预言未来,创皇极经世与梅花易数,知命运之道,古之先贤—邵雍

    前几天心情烦闷,随手在书架上拿起一本书《皇极经世》,但是也许是智慧浅薄,翻看几遍却不得其所。在邵雍的眼中,整个..

    2025-04-07
  • 梦境故事——梦见失去手,未来做皇帝

    湖北的鄂州有一个寺庙,叫做吉祥寺。这座寺庙,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是隋文帝杨坚所建立的。而它的建立,相传跟杨坚的..

    2025-04-04
  • 谈当代书法收藏

    这次友声书社学术研讨会,以“书法展览、评论和收藏”为主题,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当代全国性书法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30年,大家对书法学习、创作和艺术理论探讨得比较深入,而对作为当代书法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的“书法展览、评论和收..

    2025-04-02
  • 企业收藏行为的文化定位

    1995年,时任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的前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以非凡的魄力斥资605万买下《毛主席去安源》的作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幅画作本身不仅已经得到巨大的增值,也大大提升了其银行的自身形象和文化魅力。企业参与到艺术收藏的领域在中..

    2025-04-02
  • 理性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

    虽说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步入了深度调整期,但相信只是运作模式上的整治,整体势头还是向好。这个市场发展仍在刚起步阶段,投资收藏此类作品的好处在于:它们未来升值空间大,投资门槛相对具弹性,而且回报率较高。毕竟中国新富不断增加..

    2025-04-02
  • 古笔的收藏与保存

    一支好笔,要具有“四德”,即“尖”、“齐”、“圆”、“健”。“尖”是指笔锋尖锐,形为锥,便于行笔,"齐"是指毫毛铺震后平齐,便于挥毫时万毫齐力;"圆"是指笔头周围毫毛饱满,在运笔过程申笔毫各部位均能发挥作用。挥洒自如,“健”是指笔..

    2025-04-02
  • 书画收藏讲究真、精、新

    当前,书画收藏界已把藏品的要求提高到真、精、新层面上。“新”,比较容易理解,它指作品品相的完好如新。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清初大画家吴历作于康熙十五年的《湖天春色图》,虽历经300余年,至今仍纸本完好,墨色如新,堪为古画“新”的佳例..

    2025-04-01
  •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当下与未来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未来会怎样发展,恐怕是当下每个人都很关注的焦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目前,2010年春季拍卖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达231,973万元,与去年秋拍(158,666万元)相比增加了46.2%,同比..

    2025-04-01
  • 民间收藏赝品多 专家支招辨假货

    在日前兰州市举行的一次民间艺术品鉴定会上,一位收藏者带来了一只他花费20万元购进的青花瓷器,可是经专家的现场鉴定,这只他珍藏了多年的“宝贝”竟然是赝品,“李逵”变成了“李鬼”,收藏者的一肚子苦水只能往肚里咽。目前的文物及艺术品..

    2025-04-01
  • 姚学智: 收藏书画不会等待升值

    当今收藏“捡漏儿”难在姚学智看来,艺术品收藏具有三大功能:欣赏功能、社会功能和商业功能,姚学智自己,收藏书画作品始于欣赏,遇到适合的作品和价格也会用于商业,即投资,而欣赏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收藏书画的好处太多了。一个漂亮姑..

    2025-04-01
  • 书画收藏心理因素浅析

    书画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收藏。何以如此?这主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这在人们喜爱书画的诸多心理因素中占第一位。书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内中蕴藏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人们收藏书画,闲暇时聚三朋四友,端一杯清茶,欣赏着自己..

    2025-04-01
  • 收藏当代国画 须对艺术理解

    在世界性的艺术系统中,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而能够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的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艺术,也为西方..

    2025-04-0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