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州蒙古族民众欢度“祖鲁节”
距蒙古族传统节日祖鲁节还有一天时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蒙古族民众18日已聚在博湖县巴格希恩随木庙古刹前,欢庆一年一度的祖鲁节。新疆佛教协会会长夏力宛活佛也抵临此间,为蒙古族民众摸顶赐福。“祖鲁节”也叫明安珠勒节、千灯节、千佛灯节,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晚间掌灯后,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用荞麦面和酥油做珠勒佛灯的传统习俗,以示日子红火兴旺。中新社记者在巴格希恩随木庙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蒙古族民众有的排队等待夏力宛活佛的摸顶祝福,有的转动经筒祈福,有的走进庙以传统礼仪磕头祈求幸福安康。在庙内大堂,一盏盏酥油灯点燃着一个个希望,互不相识的蒙古族民众传送着一声声祝福。来自博湖才坎诺尔乡的功其克告诉记者,他每年过节都会到巴格西恩随木庙祈福,今年夏力宛活佛来到这里,其他县市的蒙古族同胞也来了好多,都想让活佛摸一下头,去邪祈福。一脸祥和的活佛夏力宛在庙内大堂,依次摸顶赐福排队前来祈福的蒙古族信众:“祝你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平平安安。”据才仁介绍,他家每年用箕箕草、酥油、面粉做珠勒佛灯,先在家正门口放置7盏,然后每个房间、窗台及羊舍里都会放置,一般做33个。灯燃完后,做灯用的面再烙成饼或擀成面条,饼象征着家族团圆,面条象征家人长寿、人丁兴旺。家人穿上盛装围坐灯旁观灯祈福,既是对逝者的悼念,又是对生者的祈福。有时也会全家人团聚唱歌跳舞。18日晚间,博湖县还举办了祖鲁节文艺晚会,由300盏酥油灯祈福拉开序幕,蒙古族服饰表演、蒙古族沙吾尔登、蒙古族祝赞词等节目一一亮相。公元1771年,为摆脱沙俄的压迫,蒙古土尔扈特部的17万部众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踏上“东归”路。扶老携幼的土尔扈特人不断遭到沙俄骑兵的围追堵截,牲畜死亡殆尽,人口死亡大半,回到祖国时,只剩7万人。回到祖国后,清政府安排他们在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居住。
更新于:2天前-
跳起羌姆为民众祈福
蓝天白云轻笼下,日喀则市尼玛山的南麓,那片由佛殿、经堂、祀殿组成的具有浓郁藏族特色又融有汉族风格的重楼叠阁,就是西藏“四大名刹”之一、班禅大师驻锡地——扎什伦布寺。在扎寺的东侧,有一幢两层的藏式建筑和一个露天舞台,这就是十世..
2025-02-03 -
蒙古族敬酒、敬茶、吃肉有讲究
蒙古族人民对客人敬酒、敬茶是很有讲究的。遇到尊贵客人时,敬酒要实行“德吉拉”扎节:主人拿来一瓶酒,酒瓶口上糊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用右手指蘸瓶口上的酥油往额头上一抹,客人依次抹完,主人才拿杯子斟酒敬客。客人这时一边饮酒,一边说..
2024-11-16 -
蒙古族的传统习俗 敬鼻烟
敬鼻烟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在杜尔伯特草原的偏远村屯,这一习俗仍然在沿袭。蒙古族家庭来了客人,问候之后,首先要互敬鼻烟。一般是主人先敬鼻烟壶,如果对方是长辈,主人要双手擎鼻烟壶至齐眉处,如果双方是平辈,相互用右手交换就可以了。..
2024-11-12 -
科尔沁蒙古族禁忌
日常禁忌探亲访友时忌手拿绳子、布鲁和鞭子进屋,拿进屋的,要削去头,消除不祥之兆。进他人之屋忌踏登炕沿;忌磕他人鞋靴尖;忌窥视他人窗户;忌长时间照镜子;给人盛饭时忌舀三次或左手递碗;妇女忌抬胳膊打呵欠;擀面杖、刷帚、笤帚、袜子..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