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眼中国古书画
1980年到1990年这10年收藏的古字画95%是真迹;1990年到2000年,前5年80%是真迹,后5年只有百分之五六十是真迹;2003年真迹的比例也就30%;到了2005年,90%都是假的,全是赝品。当前书画市场非常混乱,假画假字泛滥,令许多收藏家望而生畏。其实,通过书画市场20年来的行情可以做一些基本判断,减少上当的机会。
1980年至1985年,那时候造假还没出现。许多老画家在此之前(上世纪70年代左右),迫于当时的大环境也不敢画,改革开放后他们才高高兴兴拿着笔写字做画,但主要是自娱。当时大家都忙着搞活经济,登门求画的人很少。那时如果有人请这些画家,他们会非常乐意,不讲条件,也不收费用,只要把他接待好,给点儿纪念品就高兴,然后给你留好多作品。
1985年至1990年,这个时期如果你不花钱,画家一般不给你画,但是价格非常低,三五百块钱。当时我在上海,带一个朋友去求画,很好的画才给了500元,但画家已经高兴得不得了了,还送给我一幅。那幅画后来我卖了3万元,朋友那幅画甚至可以卖50万元。
1990年至1995年,书画走向市场了,变成了商品,这时候书画家的作品都在千元之上。画廊卖的字画,老板可以拍胸脯:假一赔十。因为那个时候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真的。
1995年至2000年,这5年市场较为活跃,也是升值最快的5年,几千元的作品短短五年内突然升至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好的市场激发了有远见的投资者,他们收藏古字画,这些人都发财了。2003年我到新加坡办展览时,跟一个画廊的老板聊天,他说你们中国人怎么啦,这么多人到我们这里收购古字画,而且很少还价,出手大方。那三年,这些人把他们那儿的画全拿回来了。
但是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003年前后,全国各界的画廊拍卖行如春笋般起来了,成了国内最牛的行业。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允许成立的拍卖公司有150多家,但到了2005年、2006年仅北京市就有200多家。如果每个公司都举行春秋两季拍卖的话,仅北京市一年就有四百场,你说哪有这么多真的古字画。
古书画越拍越多,其实哪有这么多的好古字画,除非明清那些大画家一看环境这么好,就都一夜间活过来了,而且还得拼命画拼命卖。因此,那时出现了大量的假品、赝品,有些预展我看了,水平不堪入目,学了三年字就敢落款王羲之、王铎,谁的名头大就落谁的,价格一开就是多少万元。我经常去潘家园,发现里面真的古字画越来越少,几乎看不到,也有真的,但比例很少,大概5%到10%。
去年我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一位资深收藏家在会上对现在的现象说了肺腑之言,他说我坦诚告诉大家,我收藏的古字画已经延伸到建国初期了,按道理说古字画是从1840年开始,现在我把现代书画已经纳进去了。我就是想告诉大家,现在打算收藏古字画的收藏家一定要明白,1980年到1990年这十年收藏的古字画95%是真迹;1990年到2000年,前5年80%是真迹,后5年只有百分之五六十是真迹;2003年真迹的比例也就是30%;到了2005年,90%都是假的,全是赝品。皇宫里面就那么几件,其他稍次一点的当初在江西景德镇就打烂埋掉了,如果你能买到成化窑出来的次品瓦片都值钱,但却没有。
收藏不能抱着“捡漏”在心态去,要多看少买。我真诚奉劝大家两句:书画有风险,投资一定要谨慎,不要上当。
-
“闲钱”涌入收藏市场名人书画价半年翻倍
作为收藏爱好者,南京市民王先生昨天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以来,书画等藏品价格已经翻倍。业内人士认为,收藏市场大热缘于闲钱的大量涌入,高价背后或许已开始累积泡沫,投资者应注意风险。名人书画价格半年内翻了一番王先生玩收藏已有10多年历..
2025-04-01 -
书画收藏讲究真、精、新
当前,书画收藏界已把藏品的要求提高到真、精、新层面上。“新”,比较容易理解,它指作品品相的完好如新。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清初大画家吴历作于康熙十五年的《湖天春色图》,虽历经300余年,至今仍纸本完好,墨色如新,堪为古画“新”的佳例..
2025-04-01 -
姚学智: 收藏书画不会等待升值
当今收藏“捡漏儿”难在姚学智看来,艺术品收藏具有三大功能:欣赏功能、社会功能和商业功能,姚学智自己,收藏书画作品始于欣赏,遇到适合的作品和价格也会用于商业,即投资,而欣赏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收藏书画的好处太多了。一个漂亮姑..
2025-04-01 -
书画收藏心理因素浅析
书画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收藏。何以如此?这主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这在人们喜爱书画的诸多心理因素中占第一位。书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内中蕴藏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人们收藏书画,闲暇时聚三朋四友,端一杯清茶,欣赏着自己..
2025-04-01 -
书画收藏6大陷阱 专家为您掌眼
嘉德、中贸圣佳、翰海、华辰……这月开始,各大拍卖公司纷纷开始秋拍盛宴,藏家也掀起了一场收藏热。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金运昌说:“目前,有不计其数的人参与到收藏中来,但现在文物市场上假货也是十分泛滥,藏家受骗上当的事已成为家..
2025-04-01 -
古代书画投资十要领
书画自古就与琴棋一起被视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必备修养。一件上好的书画不仅能给人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往往还传递与负载着许多历史与文化信息。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书画历来倍受国人喜爱与推崇,也有着悠久的收藏传统。历朝历代涌现了无数热..
2025-03-11 -
书画收藏最好从看得懂的入手
当今书画市场上,一些欠缺技艺水平、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准艺术品”往往以“现代艺术”、“抽象意念”等时尚词语为托辞招摇过市,依借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似乎可以狐假虎威,倒也大有引领艺术潮流之风势。那么西方艺术市场也是这么没有标准的..
2025-03-10 -
宋元书画收藏价值高的原因
在古代书画收藏家朱绍良看来,买家最应关注的是宋元时期的古代书画,其价值之高毋庸置疑。“古代中国书画的收藏对象不过几十位,像扬州八怪等人的作品在市场上应属二流。”那么宋元书画收藏价值为什么这么高呢?宋元书画收藏的价值走高,与其..
2025-03-10 -
书画的收藏价值如何判断
长期以来,中国书画一直被认为是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较其它投资方式也最容易稳定获利的投资标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书画行情飙升,天价频出,不少人纷纷想在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实中国书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商品,..
2025-03-10 -
书画收藏:执着浮躁并行 真与假并立
书画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收藏者很难把握。潘家园、琉璃厂作为收藏者的淘宝之地,“真”、“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真假之间演绎过许多悲喜故事。成千上万的人怀抱着发财的梦想收藏艺术品,绝大部分收藏被升值的预期主导。一个有关..
2025-03-10 -
专题收藏古代书画
由追求宋元作品,到重视明代诸大家,再到锁定清代宫廷画家,这足以代表和反映当今收藏界的最新动态。诸多收藏家通过历史上著名的书画著录书籍中的记载对古代书画进行投资,主要是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上“鱼目混珠”,赝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地..
2025-03-10 -
画家也会造自己的假?投资书画关注代笔现象
画家也会造自己的假?这并非不可思议。近日,一位酷爱字画的收藏爱好者拿出一幅广东某当红青年画家的作品,称画上只有签名和盖章是出自该画家之手,其余均是他人所作。画家造自己的假,说白了就是请人代笔。近年来随着书画市场的升温和投资者..
2025-02-19 -
书画收藏品相五个要素 三面镜子照出书法优劣
打开卷轴,就知道藏友家住几楼,听起来挺神奇吧?这是鉴宝讲堂上,专家为藏友讲解书画时的一个“小花絮”。近日,商报鉴宝讲堂活动邀请知名书法家、嵩阳书画院长宋卫国在郑州赢和会馆开讲书法艺术鉴赏。了解书画作品收藏技巧之外,还有不少藏..
2025-02-19 -
从名家润格中找书画精品 研究润格避开风险
白石润格透露玄机贝叶草虫是白石老人独创的绘画题材,白石老人早年游历广东、广西发现贝叶之美。遂将其引入画中,并完美演绎;将大量以极细工笔描绘的内容与简约的大写意笔触和表现熔于一炉,且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在对贝叶与草虫的描绘中,..
2025-02-19 -
书画:春拍价值风向标 收藏要有文化和鉴赏力
近几年来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空前火热起来,艺术品投资热也继股票热、房地产热之后,逐渐兴起而且队伍日渐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资金转向投资艺术品市场。其实,这主要源于艺术品投资市场的高回报、高收益率,相应地,艺术品收藏也就成为一..
2025-02-18 -
书画收藏:便宜不一定就没有好货
“便宜”不一定无好货为什么梁先生能收藏、投资两得意?“奥秘”在于他坚持几点:买画不买贵,靠眼力和机遇;坚持真、精、新,即买真品、精品和保存完整的作品;保持藏品的流通性,不然藏品就“死”了,没有活力。梁先生认为,名家之作固然有..
2025-02-18 -
书画收藏,心静才能收获回报
受访专家认为,如今古代书画价格较高,普通藏家可能承受不起;而当代书画则更适合观望;在近现代书画部分,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书画是中国最为古老,也是最为玄妙的收藏门类之一。经历了近十年来艺术品市场的一波涨跌,书画市场更加显得深不可..
2025-02-18 -
书画收藏三大误区
一、收藏者往往“追涨”。现在一些投资商携带大量资金进入书画市场,扮演了呼风唤雨的“庄家”的角色。由于人为炒作,一些不知名的画家作品几乎在一夜之间急剧看涨,达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比不少早被普遍认同的古代名家还高。有些收藏者不能做..
2025-02-02 -
书画收藏保护方法
一、可能有些书画作品是没有装裱的,您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有拉链的塑料真空包装袋,将书画卷起来,放进袋子内,几个月之后再拿出来,摊开了放在没有阳光直射地方凉。二、储藏书画的那些柜子和箱子,密封性能一定要非常好,在箱子的四角,放..
2025-02-02 -
书画收藏的讲究
第一精:每个书画家都有一段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同一时期中因心情境遇等关系也会有精、粗之分。特别是大画家成名后画绩如山,也会有不少应酬之作,因此收藏书画在真的前提下,还要求作品“精彩、精到、精妙、精心”,而尽量避免收..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