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家润格中找书画精品 研究润格避开风险

2025-02-19 08:05历史文化

白石润格透露玄机

贝叶草虫是白石老人独创的绘画题材,白石老人早年游历广东、广西发现贝叶之美。遂将其引入画中,并完美演绎;将大量以极细工笔描绘的内容与简约的大写意笔触和表现熔于一炉,且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在对贝叶与草虫的描绘中,细入毫微地将贝叶极细密的段段叶筋与草虫之丝丝纹脉,在近乎原大的体态下完全写真地刻画,在神形并茂地展现中达成极高的艺术再现。面对白石老人的贝叶草虫,我们便能感受此中惊人、超凡的天才发现与创造。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拍卖成交记录,我们可以发现类似的“贝叶草虫”题材,白石老人还曾绘制过许多幅,而且成交价格不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作品价格的高低,与画中虫的贝叶种类和数量,还有着一定的联系。在2006年上海朵云轩的秋拍中,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估价50万至60万元,成交价为90.2万元。画中有一只蟋蟀和一只蝉。在2005年江苏爱涛的秋拍中,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估价80万至100万元,成交价为495万元,蝉儿的唱、红蜻蜓的听、螳螂的回望、蚕蛾的闲,都汇聚在这幅作品中。而此次拍出1680万元的作品,曾经在199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中拍出过88万元。画中虽然也有四只昆虫,但种类已经变成了蜻蜓、蝉、螳螂和蟋蟀。

齐白石是以卖画为生的艺术家,从做木匠的时候起,齐白石就靠手艺吃饭,所以他卖画卖印从不耻于要钱。其曾有这样的润格: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可见其对于画中工笔作品的数量以及质量的价格有着明确的认识,齐白石的草虫,有工、写之分。通常工细者,先画草虫后补景;写意者,先画景后补草虫。这样的润格的价格也是大有差别的,此次拍出天价的《贝叶草虫》中的昆虫均是工笔细致绘制的,因此当初的润格就非常可观了。

价格变化寻找根源

除了近现代书画名家之外,古代画家的润格对于判断其价格也有非常大的意义,其中最有名就是郑板桥自己开出的润笔价格,清代的郑板桥晚年所写就的妙文《板桥润格》,更是对自己作品的润笔明码标价,他自订润笔费标准、拒收礼物,且作诗说:”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纸三千,任渠话旧任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其六亲不认,只认现银的姿态确实是惊世骇俗的。据考证,郑板桥写下《板桥润格》的乾隆中叶,每两银子约合五百文,每斗米价值六十文。也就是,郑氏每作一大幅,可买米五十斗,亦即一千斤米左右。在今年的秋拍中,中贸圣佳拍卖行推出的《竹石图》立轴,成交价为537.6万元。

对润格影响较大的另一画家是吴昌硕。他是第二代海派书画领袖人物,在书、画、印三个领域实行了全方位的突破和创新,并以自己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滋润着丹青笔墨和金石篆刻,将金石意蕴发挥得淋漓尽致。吴昌硕的润格历经几次变动:1911年乔迁上海,1912年润格上升幅度趋大,1914年、1922年吴昌硕又进行了两次调整。虽然居高,但求书画、印者仍络绎不绝。吴昌硕有时应酬不过来,会请其弟子代笔。一般由赵云壑代画花卉,王一亭代画人物,最后由吴昌硕落款。像此次秋拍中,吴昌硕的一幅《兰石图》立轴,估价25万至35万元,成交价仅为33.6万,而在2008年北京的荣宝迎春拍卖会上,这幅吴昌硕76岁创作的作品的成交价达到了50.4万元。可见,市场对于这样的应酬之作还是不太接受的。对于藏家来说,从以往画家润格的变化中,可以对于画家作品的优劣有所判断,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受到市场追捧,而不断提升润格的画家来说,其晚年作品可能更多地是一些应酬之作,其投资价值也较其精品逊色不少。

研究润格避开风险

对于书画投资者来说,研究名家书画的润格非常有必要,而且有时可以对于自己的投资做出判断。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丰子恺的作品非常受欢迎,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早期作品的价格变化非常大,像2005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丰子恺在1947年创作的《大道将成》镜心,估价7万至9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78万港元。而在1948年创作的《龚自珍诗意图》立轴,估价20万至30万元,在2008年的春拍中的成交价只有44.8万元。

丰子恺的作品历来很受藏家的喜爱,民国时期他曾公开在《论语》上发表自己的润格:漫画(一方尺以内)每幅32万元,册页(一方尺)每幅32万元。立幅或横幅,以纸面大小计,每方尺32万元,指定题材者加倍,其余另议。丰子恺原来并不是以卖字画为生,然而在1948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连丰子恺这样的名人也不得不以字画谋生。因此,在投资解放前丰子恺绘画的时候,不妨重点关注1948年之前的作品。

润格规范了市场,但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曾经为太平天国服务过的扬州画家陈崇光(若木)是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史料表明,他至少两度前往上海卖画,常年奔走在江浙之间。1887年著名画家黄宾虹曾赴扬州随其学习花鸟画,黄宾虹在《近数十年画者评》赞叹:“陈若木崇光,双钩花卉,极合古法,人物山水,各各精妙。”在世的时候他的画就已经价格不菲,民国初年他去世后他的画价陡然攀升,几乎与古人比肩。但进入上世纪20年代之后,他却淡出画史,几乎被历史遗忘,直到现在都不为人知。直到近年很多署名“若木”的伪作重出市场,才帮助我们解决了历史谜团。原来,48岁之后陈崇光得了狂疾,这时他的画已经十分成熟,求画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然而识别他画的人却越来越少,因此当时涌现出极多的伪作和赝本。而陈崇光狂疾之后也根本无力打假。陈崇光生前身后作假者的大量伪作几乎毁掉了他的艺术成就。目前市场他的作品价格基本上只是在万元左右,可见由于当初的高润格,导致了伪作增加,特别是晚年没有能力打假,导致了其作品市场价格的崩溃,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通过研究画家曾经的润格,无疑可以对于投资书画有所帮助。

目前,润笔账单本身也成为了藏家关注的对象,特别是研究其中的细节,可以使得藏家获得更多的投资技巧,而账单本身也是画家自身的墨宝,因而也多了一份收藏价值。像傅抱石的润笔账单,在2003年的拍卖市场上,估价5000至7000元,成交价达到了33000元,可见市场对于其追捧程度。由于书画家的润格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细细品读,可以看出润格也是书画家心境和个性的流露,值得藏家重点关注。

  • 花鸟画名家 郝邦义绘画艺术作品

    郝邦义,1963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得到李可染、李苦禅、吴作人等大师的教诲,后又拜大写..

    2025-04-23
  • 错位收藏名家另类作品 未来升值空间大

    名家是艺术品市场上一个永远的热点。但好的名家之作要么价位太高,要么就是出了钱也买不到,出高价而买应酬之作的事比比皆是。但即便如此,人们的眼睛还是盯着名家。在这场名家争夺战中,一些聪明的藏家另辟蹊径,瞄上了名家的另类作品,也就是..

    2025-04-21
  • 投资书画时的价格确定

    一.以“行内交易价”为准书画作品的市场交易,最终必须通过其相应的价格来实现,因此准确地断定书画作品的价格,是书画投资收藏致胜的关键之一。一般而言,书画名家的名气是与其作品的价格成正比的,但由于书画成交价即为“行情价”,而书画..

    2025-04-21
  • 书画市场“以假代真” 迷乱眼

    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张大千》即将开播,片中背景巨幅金箔重彩画《金碧荷塘图》在张园展出。这个“艺术大师张大千先生书画精品展”展出的还有13件大千先生作品,展品均来自大千先生的家属和学生旧藏。实事求是的介绍选择在张园办展,是因为张..

    2025-04-21
  • 中国近现代书画为何能“抗衰”

    《百家讲坛》“水墨齐白石”播出后,找我讨论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朋友越来越多。早在2008年3月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反复表示:中国近现代书画精品是最具投资价值的,而且升值空间巨大。可惜当时赞同的人并不多。结果,此言仅仅..

    2025-04-21
  • 明朝雕漆名家方信川简介:他所制作的漆器有哪些特点?

    方信川,明朝,新安(今安徽歙县)人。造剔红,善彩漆,有漂霞、砂金、蜔嵌、堆漆等制甚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2025-04-08
  • “闲钱”涌入收藏市场名人书画价半年翻倍

    作为收藏爱好者,南京市民王先生昨天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以来,书画等藏品价格已经翻倍。业内人士认为,收藏市场大热缘于闲钱的大量涌入,高价背后或许已开始累积泡沫,投资者应注意风险。名人书画价格半年内翻了一番王先生玩收藏已有10多年历..

    2025-04-01
  • 书画收藏讲究真、精、新

    当前,书画收藏界已把藏品的要求提高到真、精、新层面上。“新”,比较容易理解,它指作品品相的完好如新。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清初大画家吴历作于康熙十五年的《湖天春色图》,虽历经300余年,至今仍纸本完好,墨色如新,堪为古画“新”的佳例..

    2025-04-01
  • 姚学智: 收藏书画不会等待升值

    当今收藏“捡漏儿”难在姚学智看来,艺术品收藏具有三大功能:欣赏功能、社会功能和商业功能,姚学智自己,收藏书画作品始于欣赏,遇到适合的作品和价格也会用于商业,即投资,而欣赏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收藏书画的好处太多了。一个漂亮姑..

    2025-04-01
  • 书画收藏心理因素浅析

    书画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收藏。何以如此?这主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这在人们喜爱书画的诸多心理因素中占第一位。书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内中蕴藏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人们收藏书画,闲暇时聚三朋四友,端一杯清茶,欣赏着自己..

    2025-04-01
  • 书画收藏6大陷阱 专家为您掌眼

    嘉德、中贸圣佳、翰海、华辰……这月开始,各大拍卖公司纷纷开始秋拍盛宴,藏家也掀起了一场收藏热。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金运昌说:“目前,有不计其数的人参与到收藏中来,但现在文物市场上假货也是十分泛滥,藏家受骗上当的事已成为家..

    2025-04-01
  • 古代书画投资十要领

    书画自古就与琴棋一起被视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必备修养。一件上好的书画不仅能给人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往往还传递与负载着许多历史与文化信息。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书画历来倍受国人喜爱与推崇,也有着悠久的收藏传统。历朝历代涌现了无数热..

    2025-03-11
  • 书画收藏最好从看得懂的入手

    当今书画市场上,一些欠缺技艺水平、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准艺术品”往往以“现代艺术”、“抽象意念”等时尚词语为托辞招摇过市,依借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似乎可以狐假虎威,倒也大有引领艺术潮流之风势。那么西方艺术市场也是这么没有标准的..

    2025-03-10
  • 掌眼中国古书画

    1980年到1990年这10年收藏的古字画95%是真迹;1990年到2000年,前5年80%是真迹,后5年只有百分之五六十是真迹;2003年真迹的比例也就30%;到了2005年,90%都是假的,全是赝品。当前书画市场非常混乱,假画假字泛滥,令许多收藏家望而生畏..

    2025-03-10
  • 宋元书画收藏价值高的原因

    在古代书画收藏家朱绍良看来,买家最应关注的是宋元时期的古代书画,其价值之高毋庸置疑。“古代中国书画的收藏对象不过几十位,像扬州八怪等人的作品在市场上应属二流。”那么宋元书画收藏价值为什么这么高呢?宋元书画收藏的价值走高,与其..

    2025-03-10
  • 书画的收藏价值如何判断

    长期以来,中国书画一直被认为是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较其它投资方式也最容易稳定获利的投资标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书画行情飙升,天价频出,不少人纷纷想在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实中国书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商品,..

    2025-03-10
  • 书画收藏:执着浮躁并行 真与假并立

    书画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收藏者很难把握。潘家园、琉璃厂作为收藏者的淘宝之地,“真”、“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真假之间演绎过许多悲喜故事。成千上万的人怀抱着发财的梦想收藏艺术品,绝大部分收藏被升值的预期主导。一个有关..

    2025-03-10
  • 不妨入市收藏小名家作品

    在广东保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赵少昂、何漆园等合作的《花鸟》估价为1.5万元~2.2万元,结果流拍;另一件黄少强、何漆园、叶少秉等合作的《松山高隐图》也没有成交。有行家表示,何漆园是“天风七子”中最具有传统笔墨的一位,市场表现却较..

    2025-03-10
  • 专题收藏古代书画

    由追求宋元作品,到重视明代诸大家,再到锁定清代宫廷画家,这足以代表和反映当今收藏界的最新动态。诸多收藏家通过历史上著名的书画著录书籍中的记载对古代书画进行投资,主要是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上“鱼目混珠”,赝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地..

    2025-03-10
  • 画家也会造自己的假?投资书画关注代笔现象

    画家也会造自己的假?这并非不可思议。近日,一位酷爱字画的收藏爱好者拿出一幅广东某当红青年画家的作品,称画上只有签名和盖章是出自该画家之手,其余均是他人所作。画家造自己的假,说白了就是请人代笔。近年来随着书画市场的升温和投资者..

    2025-02-19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