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这么擅长火攻之计,但为何没能烧出蜀汉的未来??
《三国演义》里面对于战争场面的描述是非常的细致生动,让人如临其境,惊心动魄。两军交战,对于双方主帅的刻画自然是重中之重,比如曹操打仗,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双方心理上的较量把握得非常到位,再比如射老虎的孙权,打起仗来就是各种天时地利都齐了,但是还是忍不住要送,前前后后加起来送了有小十万江东儿男吧。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个人是三国人物里面热度排名第二的人,有人专门统计过《三国演义》中人物姓名出现的次数,刘备第一,诸葛亮第二。所以今天趣历史就来聊聊诸葛亮打仗的风格。

建安六年,曹操在官渡大获全胜,决定回头处理来自南方的威胁。刘备被打败,随即跑路到荆州投靠刘表,作为同宗,刘表还是很赏识刘备的,刘备被委任守卫荆州北面。曹操此时意气风发,一鼓作气北上彻底清除袁家势力。刘表看准机会派遣刘备出兵北伐,一路打上去都快达到许昌了。曹操意识到中原地区已受到威胁,于是派遣夏侯惇、于禁反击。双方在博望坡对峙。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诸葛亮出山第一仗,自然想打得漂亮。不过年纪轻轻又是初来乍到没有什么威信,像关羽、张飞这种老***自然轻视诸葛亮。但是老大哥发话了,两小弟也得听,他们内心可是还等着看孔明的笑话。这一仗孔明先以老弱残兵诱敌深入,待到曹军进入密林深处,又遣部队潜入曹军后方焚烧物资。曹军主要部队处于树木交杂之处,火势一发不可收拾,伤亡惨重。孔明则是见好就收,选择退兵。这一仗后中原南部数年没有发生战争,刘备获得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赤壁之战可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这也是中华历史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曹军号称八十万军队南下,实际上大概二十来万,而孙刘联军仅有五万余人左右。兵力如此悬殊,诸葛亮与周瑜共同提出使用火攻之术。于是有了黄盖诈降,拉了几船易燃易爆品开到曹操水军营地。可能曹操只记得那天的东南风很急,火也很烈,几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这把火烧走了曹操,孙刘平分荆州,三足鼎立初现。

孟获有支藤甲兵,刀枪不入非常坚挺。孔明一时间还不知道怎么应对,不过已经深入调查,发现他们所穿的藤甲是经过油反复浸泡晒干所形成之后,孔明计上心头。同样是诱敌深入放火烧之,这老油配藤条,烧起来噗呲噗呲的响。一个个被火烧之人异常痛苦,看得孔明都心痛,心里默念,火攻之术过于残忍,以后用多了都会折寿,最多再用一次。
这最后一把火在上方谷,这是孔明第六次出祁山,此时东吴也在向魏国的合肥地区进发。司马懿熟知老对手孔明的厉害,一直坚守不出。双方在渭南相持不下,由于蜀军作为进攻方旷日持久于自己不利,于是安排魏延将司马懿等人引入了上方谷,随即点燃事先准备的火药硫磺,眼看司马懿等就要葬身火海,此时却天降大雨将火扑灭。司马懿也侥幸逃脱,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不由摇头叹息:“人算不如天算。”本就积劳成疾的他,再加上天意的打击,不久便在五丈原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