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保护环境小女孩格里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拒领环境奖
(观察者网讯)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月29日报道,瑞典少年环保活动家格里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发文称,尽管自己获得了北欧理事会颁发的环境奖,但她决定不去领奖。
格里塔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表示,气候运动不需要更多的奖项了,同时也呼吁北欧国家采取更多的行动支持环保。她写道:北欧国家辜负了他们在(环保上的)声誉。
其中,她特别点出瑞典,称在瑞典人们生活的就好像我们有四颗行星(的资源)一样。
格里塔通贝里发文拒绝环境奖 图片来源:Instagram截图
此前格里塔曾因在世界历史的关键时刻,为环保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被挪威和瑞典两国共同提名为北欧理事会环境奖的获得者。理事会表示,格里塔的周五护未来行动激励了数百万人为世界的未来而努力。而格里塔此次放弃了该奖项以及5.2万美元的奖金。
除此之外,她还顺便打了一波提名她的北欧国家的脸:在环保问题上,北欧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根本不缺少美言和吹嘘,但说到我们的实际排放和每个人的生态足迹(原文为ecological footprint,指一个人生活需要的生产土地和水源面积,观察者网注)包括我们的消费、进口、航空和航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她吐槽道,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全球足迹网络组织的数据,在瑞典人们生活的就好像我们有四颗行星(的资源)一样,整个北欧地区都是如此。而在挪威最近政府又开发了新的油田,这个新油田将持续生产50年导致1.3吨的碳排放。
格里塔呼吁:北欧国家都已经签署了《巴黎协定》,作为富裕国家的我们必须带头。
我们属于那种可以做的最多的国家,然而我们基本什么都不做。格里塔表示,气候运动不需要更多奖项,政客和当权者需要开始倾听目前最好的科学。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16岁的格里塔通贝里在投身环保事业后,进行了诸多环保宣传活动,如驾船横渡大西洋和在联合国大会进行演讲,同时还嘲讽马克龙、特鲁多等政要,成为了西方环保主义者的标杆人物。
在格里塔的Instagram下方已有超过110万点赞,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支持。一位网友发文称:你是一个真正的领袖!
图片来源:Instagram截图
也有一位网友表示当他阅读这篇文章,想到格里塔和其他活动家时就会流泪,并为格里塔加油打气。
图片来源:Instagram截图
然而,也有网友对格里塔这番表态嗤之以鼻,称:你要不朝自己脖子上开一枪,要不捐两千万给其他在种树的人吧。
相关阅读:瑞典女孩子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
昨天微博上不少同学都看到了联合国发的一条微博:
一个瑞典女孩子Greta Thunberg要去参加纽约的青年气候峰会。
为了让这段旅程实现全程无污染无排放,Greta选择搭乘零排放游艇(也就是帆船),花两周的时间在大西洋上面航行。
最后在前天抵达了纽约。
(图源:the verge)
在纽约迎接她的,是一大批和她年纪相仿的青少年。他们把Greta当做偶像,认为她是真正在为气候变化做实事的人。
(图源:irishtimes)
看一看美国和欧洲网友对她的评论,你会觉得Greta是人类战胜全球变暖的希望。
当一个小孩子在做当权者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想想到底谁应该掌握权力了。
她是一个15岁的瑞典女孩,但她的英语说的比川普还好
她已经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了!
然而微博上的网友,却对Greta的行为普遍持负面意见。
有网友评价说Greta的行为纯粹是一种政治表演,因为帆船虽然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但Greta上岸以后,会有另一批人坐飞机来纽约把帆船开回去
当你计算完前前后后的损耗之后会发现,Greta其实还不如直接一个人坐飞机来纽约更合适。
还有人觉得Greta的行为还不如多种树来的实际。
两边网友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其实正好代表了中国和欧美民众在环保理念上的不同。
小布尔乔亚式的环保vs 实干主义的环保
其实部分美国网友也提出了质疑:为什么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高中生,只因为说了一些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东西就可以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为什么那些无数真正在环保一线的工人和科学家,却没能得到这样的待遇?
这只是因为Greta有一个好故事,好人设。
(图源:the Guardian)
Greta在2003年出生,今年只有16岁,应该是读高中的年纪。据她自己说,她在8岁的时候第一次知道气候变暖这件事之后,就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所以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全世界政府立刻马上把气候变暖作为第一要务。
她抗议的方式是罢课。从2018年起,她开始号召全世界青少年在每周五的时候不去上学,来逼迫成年人们关注气候问题。她把这个行动叫做Friday for Future。
(图:Greta领导同学罢课)
而她本人则选择了辍学,完全投身到环保事业中去,例如组织游行示威,去瑞典国会大楼前面静坐等等。
(图:Greta在瑞典国会前静坐抗议)
在过去一年里面,Greta不断地在各种组织里面发表演讲,并且完成了上文中提到的那段横跨大西洋的帆船之旅。
(图:Greta在欧盟演讲)
至此,一个年轻、纯真、勇敢的女性形象就被建立了起来。西方网友纷纷感叹这么小的女孩子都这么懂事她比我们的政客都聪明多了。
对于Greta本人,报姐是钦佩的:她在尽自己所能做对的事情。
但西方媒体对她的吹捧,更像是一种自我感动式的环保,是脱离了环保现实的幻想。
就像部分网友说的,如果真的想要塑造一个环保先锋的形象,为什么不找真正在做实事的人呢?
比如今年上半年曾经有新闻:中国甘肃的八步沙集体林场,有六个老人干植树干了38年,从1981年一直干到现在。建造了300公里长的防护林带。
(图源:新华网)
就是无数这样的环保工人,让中国的植被面积在几十年来不断增加。
真正的环保,就是这样长时间艰苦的劳动,是极其无聊的数据和农林知识
可是在美国媒体的眼里,这些成就远没有一个白人初中女孩在联合国玩过家家有意思。因为他们想要看到的,是充满戏剧性的环保人物、感人至深的环保故事。
(图源:the Guardian)
简单地说,他们其实并不在意环保本身,他们只是想通过这些故事来进行自我感动:看啊,我们是多么关心地球的未来。
但如果你告诉他们保护环境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改变浪费的生活方式,不开空调,不用烘干机,不开汽车就可以了。他们又会顾左右而言他。
毕竟这些枯燥的环保方法,远没有上街游行,罢课,坐帆船横跨大西洋来的有趣。
(图源:commondreams)
极端激进式的环保vs以人为本的环保
如果你看过Greta的演讲,你会发现她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环保理念。
比如很多人曾经劝她,既然那么有热情,为什么不好好读书,未来学习环保专业?Greta的回复是,是现有的环保体系出了问题,读书无法解决问题,只有改变政府才能解决问题。让人还以她想推翻政府搞***了。
(图源:commondreams)
Greta在演讲中要求全世界各国政府应该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面实现完全零排放,这意味着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完全取缔燃油车、飞机机油、全人类都改吃素。一步到位完成环保计划。
这种激进的环保方式,自然是得到了一大波西方媒体的好评。
(Greta在TED演讲)
但对于学习过高中政治课的中国同学来说,这样的政策未免过于幼稚。
大家都知道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生产方式。而现阶段的科技水平就决定了人类依然大规模依赖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还没有发展到到替代化石能源的程度。
那么在极短时间内强行像大跃进一样更改我们的生产方式,只会严重损害所有国家的生产能力。传统能源企业,还有依赖传统能源的产业会产生大量失业。造成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上升。
(图源:prospect)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在可再生能源还不经济的情况下强行让所有国家都用可再生能源,只会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严重的扰乱。企业有很大动机去违抗政府命令,使用更加经济的化石能源,导致能源黑市泛滥
社会是一台非常复杂和精妙的机器,牵一发而动全身。觉得政府一纸条例就可以一夜之间改变全社会的生产方式,那是不可能的。
(图:苏联末期严重的产品短缺)
环保的确很重要,但我们也有和环保一样重要的其他目标,比如让穷人免受饥饿、让国家得以发展、让社会保持稳定等等。
大家都知道环保说到底其实是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未来。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本末倒置,去追求极端的环保而完全牺牲我们发展的权力。
发展和环保的关系,应该是处在一个对未来最好的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一个盖过另一个。
现在再看Greta在欧盟给欧洲的国家领导人进行环保演讲,其实是有些滑稽的。
满屋子的成年人听一个初中生谈论环保和政治,恐怕在座的人里面没有一个人会把这个女孩的真诚真的当一回事。整件事情就是表演给民众看的一场秀。
环保从大了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是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绝不是喊一两句口号,发动人们上街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想要凭借罢课、帆船这样的环保表演来改变世界,还是省省吧。要是有这样的闲工夫,真的还不如去内蒙种树。
-
西班牙桑格里亚酒的来源及传说
桑格里亚酒起源于古老的西班牙帝国,称之为sangria,西班牙语中有"鲜血"之意,喻指生命之水,活力之源。当地人采用红白葡萄原酒加白兰地、糖、果汁、苏打水等混合制成,是一种较为流行的饮料酒品,并符合当地人追求低酒度饮品的消费时尚。传说..
2025-03-01 -
欧洲酒花的品种
欧洲酒花品种styriangolding:该品种主要生长在斯洛文尼亚地区,也在澳大利亚斯蒂尔地区生产,因 其特有的香气和平均甲酸含量而非常流行。perle:良好的甲酸含量和浓郁的香气使它非常的流行,高产,并且还对大多数病害有抵抗力,因此受到大多数..
2024-10-07 -
为什么说窦宪解决了汉朝的匈奴之患,还无意中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窦宪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01说窦宪,要从他的曾祖父窦融说起。窦融是东汉初大臣,虽..
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