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李治的故事。
李治,是唐代第三位皇帝,他的父母可都是历史上的“大明星”,父亲为千古一帝李世民,母亲是长孙无忌之妹文德皇后。从血统上看,李治是名正言顺的“天之骄子”,但是这个骄子却并不特殊。
首先,虽然是一朝嫡子,由于年龄小(排行第九),仅为嫡三子。其次,在兄弟之间,李治也并非最出色。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最后继承皇位的竟是他呢?让我们踏着历史时间线,一探究竟。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
自信的统治者,从来不惮于早早立储。相反,他们会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兄弟相争,提前给未来帝王培养威望,还有助于国家的稳定。
登基同年的十月份,李世民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国家的继承人,是时,李承乾年仅八岁。
虽然八岁,但以少推老,史书对他的描述是“出色的”:性格聪敏,特质敏惠,风姿俊逸。
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没有让大家失望:谦恭有礼,当时的老师李纲因为腿部患病,来去只能乘坐轿子,李承乾态度恭顺;杜如晦病重,李承乾年方12岁,亲自慰问;14岁,就有能力在父亲外出时独立建国,才能得到认可......
那是什么改变了李承乾的命运轨迹呢?答案是他的弟弟。
李承乾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名叫李泰,史书对他的评价是“聪明绝伦”“特所宠异”。
因缘际会,李泰一出生就受到超越他人的待遇:一岁时,被李渊封为宜都王;两岁,被封卫王加持上国柱。
人们都喜欢用“含着金钥匙出生”来形容从小就衣食富足 受尽宠爱的人,而李泰,恐怕要用“含着金权杖出生”描述才合适。按照唐朝法度,成年皇子都应该前往封地,唯独李泰得到特许,留在首都,史称“不之官”。
其实,按照常理,李泰是李承乾的亲弟弟,且李承乾的太子位已稳,断然是不会再有矛盾的,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这里是皇室!
因为是皇室,距离权力和生死就越近,因为近,也就更能体会到诱惑与威胁。
且,李承乾身有腿疾,这多少会打击他的自信,养成多疑的性格。
1,派人暗杀李泰,失败。
2,联合党羽逼宫,失败。
条条获罪当诛,李世民于情于理都要给朝堂一个交代。
第二年,太子被废。
讲到这,是不是觉得李泰单纯又无辜?其实并不是。
李泰转念一想,哥哥被废,自己素来受宠,皇位几乎唾手可得,他于是向父亲撒娇:如果自己登基,那死前一定把儿子杀了,传位给弟弟李治!
大家听听,“杀子传弟”,多狠。好在,谏臣们没信,李世民也没信。
四月七号,唐太宗李世民在承天门前当着众臣宣布:九子李治当为太子。国本之争,到此为止算是告一段落了。
话又说回来,李世民是怎么想的,为何要立一个活跃度那么低的皇子呢?单纯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吗?其实这背后有着慈父之心。
如果让李承乾继位,他和李泰的矛盾已经无法削除,那么结果就会是百年以后,李泰被害。
如果让李泰继位,李承乾悲剧是肯定的,有过竞争的李治也未必有好下场。
李治从小就被人称赞“仁慈”“厚道”,长孙皇后去世那年,他已经懂事,却仍旧无法克制自己的感情,在大殿上悲伤痛哭,感动无数人。那么让李治登基,凭借其仁慈之心,断然会保住兄弟的性命,也变相成全了三个人。
所以若问“是什么成就了唐高宗”?一半实势,一半天性。
后记:
虽然,父亲为了儿子尽可能地铺平前路,但还是无法避免,他在独行时遇到妨碍的石子,这个石子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唐高宗晚期,权力逐渐被武后取代,唐朝的走势也受到很大影响,内部太子频立频废,皇帝且继且颓。
名家是艺术品市场上一个永远的热点。但好的名家之作要么价位太高,要么就是出了钱也买不到,出高价而买应酬之作的事比比皆是。但即便如此,人们的眼睛还是盯着名家。在这场名家争夺战中,一些聪明的藏家另辟蹊径,瞄上了名家的另类作品,也就是..
2025-04-21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未来会怎样发展,恐怕是当下每个人都很关注的焦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目前,2010年春季拍卖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达231,973万元,与去年秋拍(158,666万元)相比增加了46.2%,同比..
2025-04-01画家也会造自己的假?这并非不可思议。近日,一位酷爱字画的收藏爱好者拿出一幅广东某当红青年画家的作品,称画上只有签名和盖章是出自该画家之手,其余均是他人所作。画家造自己的假,说白了就是请人代笔。近年来随着书画市场的升温和投资者..
2025-02-19在开封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开封的冬天爱上了开封的夏天,可是他们始终不能相见,他们为了能够在一起,开封的冬天干掉了春天,夏天灭掉了秋天,从此,开封的冬天和夏天永远在一起了。冬天来了,在开封,早上可以玩雪,中..
2025-01-0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