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当下与未来

2025-04-01 08:54历史文化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未来会怎样发展,恐怕是当下每个人都很关注的焦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目前,2010年春季拍卖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达231,973万元,与去年秋拍(158,666万元)相比增加了46.2%,同比增长60%。从整体走势来看,油画及当代艺术成交总额自08年春季下滑至09年春拍跌到谷底后便在同年秋拍止跌上扬。

“中国当代艺术下一个高峰会在三五年之内”,世纪翰墨画廊负责人林松近日作如上预测。无论未来结果怎样,正确对待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成为目前每位业内人士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理性回暖走向良性发展

从各大拍场中可以发现,中国当代艺术的成交情况总体走势平稳,市场中的观望情绪仍在持续。其实,在这期间经过不停观察、筛选,实施购买行为的藏家已经变得更加谨慎小心。

2008年10月香港K富比秋拍中,王广义一件早期的作品(1996年作)《护照系列》(三十张一组),估价620-950万港币,当时流拍;后在2010年4月份香港K富比春拍中估价390至450万港币,最终以842万港币成交。成交价格居然比当代市场活跃时期2008年的价格还要来得高。

对于藏家在春拍中的表现,香港K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董事、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则认为,现在收藏家本身不是盲目地在追求任何一个特定知名艺术家的知名度,其实是看作品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购买,所以这样一个比较理性的回暖趋势,倒是一个比较良性的发展。

市场的决定权慢慢转移到国内

中国当代艺术在2010年春季拍卖中,整体表现比较稳健,相比较来看,国外市场略好于国内。针对这种差异,林松则认为:国内主要是因为货源的问题,拍卖公司现在收到好货就能拍得好,拍卖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如果他不能收到好的东西,当代艺术就会显得弱一点,内陆市场对当代艺术一直也是出于观望状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现在拍卖公司对当代艺术板块也是比较谨慎,不敢选择货值比较高的作品来冒这个风险,所以从价上来讲,好像不如海外拍得火爆,这个主要是内外两个的情况。就保利拍卖来看,当代这块还是比较稳的,夜场比较重要的作品都卖掉了。

实际上无论在佳士得还是苏富比,很多当代艺术的购买者都是大陆人,只不过是成交在海外,在国内更是这样,这是当代艺术市场慢慢回到中国大陆本土市场的有力支撑,这个才会是一个健康的,回归真实的市场,它正慢慢地发生一些转移。

培养年轻艺术家是必然趋势

经过市场长时间筛选的明星艺术家,仍是当代艺术市场的中坚力量,成为调整期拍卖机构推出的“王牌”。另外,新起的年轻艺术家在市场中的表现同样备受藏家关注,或许他们正是下一轮当代艺术市场的“主力军”。

今春香港K富比拍卖中,贾霭力07年的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刻准备着》以远高于估价的194万港元成交,成为新秀中的一大亮点,也让我们看到新起一代的市场潜力。

林家如认为,年轻艺术家的培养是一定的趋势。由于现在市场上能够选择的艺术家太局限了,无论是拍卖公司还是画廊,都在不断地寻找新的艺术家。她提到,最主要的是还有一个收藏族群越来越年轻化,因为明星艺术家的门槛较高,要吸引这些年轻群体的加入,就必须要有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低价作品来吸引他们,所以这是一个共存的市场,有年轻艺术家的同时,可能也需要一些明星艺术家。

艺术市场专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龚继遂曾表示,从05年到08年的当代艺术市场高潮是长期积累,一朝爆发。此前在创作和学术上有十年的潜伏期。目前的当代艺术已是第二代了,要求新求变。但,他同时也强调,新的当代艺术还会继续引起新闻关注,但从新闻价值转化成商业价值,还需要受众的一个接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另外,追求前卫艺术的精神价值与商品价值的统一,尤其是在创作“当下”的统一,也并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短期内当代艺术发挥空间有限

从成交额占比来看,今年油画及当代艺术较去年只增长了1.5个百分点。这与国内今春各大拍卖行进行战略上的调整,适时增加中国书画拍品数量不无关系。其表现出的回暖迹象,更重要的是在调整拍品结构外,对经典油画及当代代表艺术家作品的精选。市场整体信心度增强也对当代艺术的成交带来良性影响(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第二季度市场信心度调查显示:有七成的被调查者选择经济形势向好,67%的被调查者认为艺术品走势看涨)。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一个高峰已经过去,更年轻一代作品市场的培养还需要一定的周期,很多人都在关注,也在观望。当代艺术市场,近几年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

“中国当代艺术下一个高峰会在三五年之内”,世纪翰墨画廊负责人林松预测说。艺术市场,一定要遵循艺术和艺术价值为前提;市场走向核心的因素还是要看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然后才是商业价值,作品要留下来,需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第一个高峰已经过去,接下来随着市场新的需求将会有新一代的当代艺术家成长起来,但这需要时间,需要艺术和市场的双重考验。

未来的当代艺术,不能单纯地强调外面的评判标准,也不能重走以前的道路,它是一个新的东西,充满了中国精神和中国表达的方式,但又绝对是很现代的手法、观念或者是语言的东西,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充满希望,市场前景也必定是乐观的。

  • 理性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

    虽说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步入了深度调整期,但相信只是运作模式上的整治,整体势头还是向好。这个市场发展仍在刚起步阶段,投资收藏此类作品的好处在于:它们未来升值空间大,投资门槛相对具弹性,而且回报率较高。毕竟中国新富不断增加..

    2025-04-02
  • 收藏当代国画 须对艺术理解

    在世界性的艺术系统中,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而能够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的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艺术,也为西方..

    2025-04-01
  • 与其虚炒不如真藏 质疑收藏市场三大怪象

    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2004年、2005年一轮高热后,2006年以来开始遇冷,不少业内人更是五味杂陈,有呼上当的,有迟疑观望的,人们内心更加关心,在被称为“调整年”的2007年,艺术品市场的走向又会如何?专家的观点是:艺术品市场只有直面炒作风气..

    2025-04-01
  • 西藏丹萨替寺藏传佛教艺术

    2010年6月21日下午3:30,刚刚从西藏高原考察归来的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先生,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作了一场题为《西藏丹萨替造像研究》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该所所长霍巍教授主持。黄先生首先介绍了研究丹萨替造像的意义。他认为丹..

    2025-03-29
  • 藏传佛教艺术的精华——坛城

    坛城,又称“坛”或“坛场”,梵文称“曼陀罗”,意为轮集,藏语称“吉廓”,是藏传佛教宇宙观、理想境界的集中表现,为一切圣众聚会的场所。一般来讲,坛城的作用是给修行者作为观想的对象,将主尊的坛城意义予以图像化,由中心的本尊层层开..

    2025-03-28
  • 长有“手指”的鱼希望螈是我们人类的祖先?希望螈艺术复原图

    这条长有手指的鱼,就是我们的共同祖先?这条长有手指的鱼,就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新浪财经APP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

    2025-03-17
  • 世界十大艺术收藏家解说

    收藏家正为认知上的不一致而烦恼”,拉斯维加斯赌场巨头、世界顶级艺术收藏家之一StephenA.Wynn说,“他们正在很理智的同这种状况做斗争。他们知道他们收购的艺术品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他们花的资金,他们也知道如果出售了这些艺术品将无以替代。..

    2025-03-11
  • 偏印:执着的艺术之星

    在命理学中,对于日主而言,生我者谓之印,这印分为正印和偏印,正印代表着传统思想,正统文化。偏印同样代表文化和思..

    2025-03-09
  • 傩艺术殿堂:色彩斑斓、高深莫测

    傩,是什么?它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中,随时光变迁、地域变换而衍生出不同的内涵和名称。它是一种巫术,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即作为一种狩猎活动的驱逐术而诞生。它是一种祭祀,进入夏代之后,有人以此来祭祀各种非正常..

    2025-03-07
  • 方寸唐卡描绘热贡艺术产业发展新蓝图

    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全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其实,紧盯“两会”新闻的娘本,也在关注这一问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热贡艺术”申遗的成功,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作为青海..

    2025-03-07
  • 艺术投资指南普通藏家如何投资齐白石画作

    最新出炉的2009年全球艺术品销售排行榜也显示,齐白石的作品全球销售额高居第三位,彰显齐白石在国际画坛崇高的地位。那么,普通投资者如何“高攀”齐白石的画作呢?虽然2010年的拍卖大幕虽未打开,但是“白石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拍卖行不..

    2025-02-19
  • 真话艺术收藏 大浪淘沙擦亮眼睛才能最终获胜

    日前,著名收藏家郭庆祥等嘉宾做客央视财经频道由王小丫主持的《艺术品市场热点对话》栏目,针对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市场相关话题进行了精彩对话。国内各大媒体都予以了广泛的关注和赞扬,作为一位长期关注艺术品市场的爱好者,对其中的一些观..

    2025-02-18
  • 艺术收藏要看质量 “买艺术,不买‘头衔’”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大量原本对艺术品并不熟悉的普通收藏者蜂涌入市。但是,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不少人却屡屡失误,不仅没有品尝到收藏的乐趣,而且吞下了因错买藏品而自酿的苦果。对此,著名收藏家郭庆祥告诫收藏者:收藏艺术品最..

    2025-02-18
  • 麦积山的佛教艺术

    自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同时传入中国,在中央亚细亚与印度的交通要道上,古来营造了不少石窟,其中优美的造象与壁画,保存至今,放射出灿烂的光彩,例如高昌的壁画,敦煌千佛洞的壁画和塑象,大同云岗和洛阳龙门的雕象等等,这些著名的佛..

    2025-02-16
  • 张大千藏传佛教绘画:一代大师学佛参禅的艺术感悟

    果洛蕃女礼佛图张大千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的画家,他一生与书画为伍,纵情山水,饱阅古代诗书字画,留恋石窟寺艺术,曾入寺学佛坐禅,拜师问道,深得禅门三昧,其艺术手法不仅继承了古代汉传佛教绘画传统的技法,同时也吸收、融合了藏传佛教壁..

    2025-02-15
  •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印度的装饰性雕塑与中国的写意性雕塑交融,形成了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特有风格,并呈现着由装饰性为主向写意性为主的转化,这是石窟雕塑的总趋势。雕塑空间的感性处理不论在云冈、敦煌,还是龙门,几乎每一洞窟内的雕绘都组成一个相互呼应、相..

    2025-02-15
  • 陈大章的艺术成就

    在当今画界,陈大章是一位修养相当全面的老艺术家,也是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他能在人物、山水、花鸟三个领域中均有较高造诣,并使三者高度统一,以此独标一格、自成一家,并不多见,晚年的陈大章画名日隆,但他不为..

    2025-02-02
  • 齐良迟的艺术成就

    齐良迟擅画花鸟鱼虫,作品题材广泛,讲究情趣,笔墨生动,富有民族气息。亦擅诗文、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出版有《怎样画螃蟹》、《怎样画雏鸡》、《怎样画虾》等书。现为北京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

    2025-02-02
  • 艺术画家:童中焘

    童中焘(1939.1―)别名童孟火亨,浙江鄞县人。擅长中国画。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1939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县。曾为陆俨少的助教,后任中国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基金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

    2025-02-01
  • 艺术画家:何水法

    何水法,1946年8月生于杭州,他先后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出版有《何水法花鸟画集》、《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何水法》等二十余部。何水法曾对两宋的花鸟画作过精深的研究,因此,他的工笔花鸟结..

    2025-02-0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