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的酿酒与饮酒文化

2025-01-17 08:05历史文化
高山族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早在远古时期,高山族同胞就已在台岛繁衍生息、发展生产,同时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酒文化。郁永河《裨海纪游》云:“平地近番,……呼少曰‘打刺酥’。……秋收纳稼,计终岁所食有余,则尽会曲蘖;来年新禾既植,又尽以所余酿酒。番人无男女皆嗜酒。酒熟,各携所酿,聚男女酣饮,歌呼如沸,累三日夜不辍;余粟既罄,虽饥不悔”。可见酒在高山族的社会生活中居有重要地位。高山族同胞是如何酿酒的?他们的酒文化有什么特征?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以清代文献的记载为主,结合有关资料,对此加以初步的探讨。一台湾高山族酿酒的历史由来甚早。远在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人渡海“征夷洲”,时人沈莹著《临海水土志》,记载了夷洲――即今台湾的风土人情与物产资源,其中谈到:岛上原住民“以粟为酒,木槽贮之,用大竹筒长七寸许饮之”。这可能是最早提到高山族酿酒的文字。隋、唐以降,台湾被称作流求(或作琉球、王留仇等)。《隋书》流求国云:住民“嫁娶以酒肴珠贝为聘”,“以木槽中暴海水为盐,木汁为酢,酿米为酒,其味甚薄”。“酢”是醋的本字,可见岛上居民早就懂得晒盐、制醋和酿酒的技术了。迄至元代,曾到过台湾的汪大渊说:琉球岛人“酿蔗浆为酒”而明末曾随军东渡的陈第亦在《东番记》中谈到:岛上原住民“采苦草,杂米酿,间有佳者。豪饮能一斗。时燕会,则置大罂团坐,各酌以竹筒,不设肴”这些记载都说明,台湾高山族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台湾高山族是如何酿酒的?早期历史文献记载不详。明清以后,随着汉人东渡台湾日渐增多,有关高山族酿酒的记述也逐渐明细起来。当时高山族仍处在原始社会阶段,因此他们酿造的方法亦较为简单。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四种:一、口嚼酒。即将米放入口中咀嚼成曲,利用唾液中的淀粉酶来发酵制酒。这种酒称“姑待酒”黄叔璥《番俗六考》云:新港、目加溜湾、消垅、麻豆、卓猴等五社居民,“舂秫米使碎,嚼米为曲,置地上,隔夜发气,拌和藏瓮中,数日发变,其味甘酸,曰姑待”。陈梦林《诸罗县志》亦载:“捣米成粉,番女嚼米置地,越宿以为曲,调为粉以酿,沃以水,色白,曰姑待酒”。这种酒的酿造方法最为简单,因而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大致从台南以北至鸡垅、淡水,沿海平地或山区的高山族村落多有酿造。而各地的具体操作方法略有不同。如嘉义县诸罗山、哆罗国、打猫等社,用“未嫁番女口嚼糯米”酿酒。黄叔璥说:“酒有二种:一用未嫁番女嚼糯米藏三日后,略有酸味为曲;舂碎糯米和曲置瓮中,数日后发气,取出搅水而饮,亦名姑待酒”。而十七世纪荷兰人占领台湾,他们发现大员(今安平)附近的高山族是用已经停止月经的“老妇人”嚼米制酒的,而且要等发酵约两个月才能出饮用。荷兰c·e·s《被忽视的福摩萨》说:“至於酒及其它饮料,……是由妇女用下术方法酿成的:她们把米稍稍煮过,然后摆在臼或砧板上,加以舂捣,直舂至米成浆状,於是她们又取出一点碎米,放在嘴里咀嚼,此事必须由不瑞有月经麻烦的老妇人来做,嚼过之后,吐在一个小壶里面,直要积到碗中约有一个品脱才好;於是她们把这米浆掺和在舂过的米里,加以搓捏搅和,她们就交这样做成的米粉团放入食粮中,用以发酵,或如在啤酒里的酵母一样。做过这一切之后,她们把那米粉团放入一个大泥坛里,加满了水,用一石制的坛盖密封起来。她们把它保存约两个月,到时候这便成为一种浓烈、美味兼有高极高醉人力量的饮料了。而且储藏愈久,酒性愈烈,若是保存到十五年到三十年者,那是最好的上品了。”由此可见,各地的具体作法是所不同的。但不管其差异如何,它们的基本特征却是一样,即都是用口嚼米成曲,然后掺和米(饭)发酵,故可归为一类。二、米曲酒。这种酒不是用口嚼米成曲,而是用其它方法先做成酒曲,再拌和煮熟的糯米酿造的。黄叔璥说:新港等社的酒有两种,除了口嚼酒外,另一种是“将糯米蒸熟,拌曲入篾篮,置瓮口,津液下滴,藏久色味香美,遇贵客始出以待”。《诸罗县志》也说:糯米“蒸熟拌曲,以篾为脐,置瓮口,糟实其上,液滴於下,封固藏久,贵客至,乃开酌。有陈至数年者,色味香美,虽汉人之重酿,无以愈也,番酒惟此最佳”。至於制曲方法,上引史料未见详述。而新竹附近的高山族村社是先将米蒸熟置於缶中待发变,再取出晒干,舂碎为曲。可见这种酒曲经直“口嚼米”较为先进,它上面已有很多微生物生长,因此酿造出来的酒“色味香美”,“惟此最佳”,高山族同胞常用它来招待宾客。这种米曲酒的分布区域与口嚼酒大致相同,即台南以北的大部分村社都有酿造。但在台东,则只有米曲酒而汉有口嚼酒。胡铁花《台东州采访册》说:东部高山族“尢好饮酒。酒以小米蒸而酿之;其用糯米酿者,味甚醇美,经宿即成;无‘以口嚼吐出酿酒’之说”。这些用小米或糯米酿造的酒,有一些是掺和草曲酿成的(详下),但它们与口嚼酒无关则可以肯定。三、草曲酒。即以植物的花、叶作曲酿酒,其方法各有不同:1、台中的大肚、牛骂、沙辘、猫雾梀、岸里、阿里史等社,“酒用黍米浸水,越宿舂碎,和以草曲,三、五日发气,水浸饮之”。陈第《东番记》也说:台岛土人“采苦草,杂米酿,间有佳者”。这里的“苦草”与上述的“草曲”一样,当是用植物的叶发酵酿酒的。2、台东的山猪毛、傀儡等社,“酒以黍米合青草花同舂,草叶包煮,四、五日外清水漉之,贮色素一、二日即有酒味”。用植物的花,叶来造酒,这在汉族历史上亦曾采用。《尚书·说命》云:“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蘖”就是指植物的芽。晋朝稽含著《南方草木状》云:“杵米粉杂以众草叶,治葛汁,滫搜之大如卵,置蓬蒿中,经月而成,用者全糯为酒”。因为植物的叶、芽、花含有某些有助於微生物生长的维生素等,因此用它们与黍米同煮或拌和贮存发酵,同样可以达到酒曲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将植物的杆或叶烧成灰,用这些灰来制造曲。黄叔璥《番俗六考》云:台南附近山地的大杰巅、大武垅、噍吧年、木冈、大年等社,“酒用糯米炊离,烧禾草作曲,搅米饭,藏瓮中,过六日取出,沃水而饮”。

内优、垅社、屯社、纲社、美垅等地,也是先将来“以水渍透,番妇口嚼成粉,置瓮中,或入竹筒;亦用黍杆烧灰,搅成米曲,发时饭或黍秫和入,旬日便成新酒,客至漉糟,番轮饮之”。除此之外,南投、北投、阿里山、水沙连等处的高山族社,也都用这种方法酿酒。用稻草(杆)烧灰拌米谷制曲,是否可以起到促进发酵的作用,抑或还有其它用途?尚未可知。但这里也是高山族同胞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值得注意。四、蒸馏酒。这种酒与上述三种不同。上述三种都是采用自然发酵的方法,而这种酒是采用蒸馏的方法,所酿酒精纯度较高,为高山族同胞所珍视。黄叔璥《番俗六考》云:台中的大肚、牛骂、沙辘、猫雾梀、岸里、阿里史等社,“将糯米炊饭,拌曲置桶中,逾三日,澄汁蒸酒,番极珍之”。又说台湾北部的崩山、后垅、猫里、竹堑等社,“蒸熟(黍米)置罂缶中,俟发变晒干,舂为曲;拌和黍饭藏於瓮,数日后试其味,则投以水,蒸其液为酒”。这种酒的酿造方法与汉人基本相同,即先将米饭拌和酒曲发酵,再用蒸馏桶提取酒液。但蒸馏桶的制作与使用较为复杂,高山族同胞可能是在长期交往中,从汉族移民那里不习来的,不过,其中也保留着高山族酿酒的原有特色。除此之外,高山族同胞还酿造果子酒。如汪大渊《岛夷志加》云:琉球岛人“酿蔗浆为酒”。忠满(字若虚)亦有诗句云:“椰酒犹甚醉番花也自红”。所谓“椰酒”,即为“番社所造”,但其酿造方法史载未详。 二 台湾高山族视酒为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料。每年秋收之后,家家户户都要酿造新酒,大瓮小桶,置满屋内。因此,酿酒与饮酒,成为高山族民情风俗的重要内容。高山族饮酒与汉族人民基本相同。每当逢年过节或婚嫁喜庆,都要饮酒作乐;有客人至,亦酌酒以待。但高山族饮酒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具有经常性。高山族同胞外出劳动,经常要携带酒浆,以作为一天的饮食。这在中外文献中多有记载。c·e·s《被忽视的福摩萨》说:台岛原住民酿造口嚼酒,“当他们到田里去的时候,便带着两三罐这样的酒浆,一满竹筒的清酒液,这便成为他们整天的饮食。他们耕耘所得的大部分米谷,就用来酿造这种酒料”。陈梦林《诸罗县志》亦载高山族酿造的寻待酒“味微酸。外出裹其醅以蕉叶,或载於壶卢,途次遇水,灌而酌之”。可见他们外出是经常带酒的,尽管高山族的生产劳动十分艰苦,但只要有酒,“则终日不倦”。二、具有普遍性。在高山族社会中,饮酒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男子会饮酒,女子也有很大酒量,郁永河说:“番人无男女皆嗜酒。酒熟,各携所酿,聚男女酣饮,歌少如沸。”又说:每有客人至,“番女倾筒中酒先尝然后进客,客饮尽则喜,否则愠,愠客或憎之也”。高山族妇女敬酒的数量往往是很大的。遇有汉人至,“则酌以满碗以进,欢甚,出番妇侑酒,或六七人,十余人,各酌满碗以进,客逐碗皆饮,众妇欢颜而退,傥前进者饮,后进者辞,逐分荣辱矣”。由此可见,饮酒在高山族社会中已成风气,而这种风气可以从妇女也很会饮酒的事实中体现出来。三、具有集体性。高山族饮酒少有个人闭门独酌,常常是聚众豪饮,通宵达旦,不醉不休。这种饮酒方式被称作“聚饮”或“会饮”。《重修凤山县志》说:“聚饮以木碗盛酒,土官先酌、次及副土官、公廨,众番相继而饮”。一年之中,往往有几次这样的聚饮。每当新屋落成,就要“出酒相饷,男妇毕集,酩酊歌舞,极欢而罢”。捕鹿归来,男女青年结婚,婚后三日“置酒饮同社之人”。“两家父母,亦共饮酒;三五斗之后,遗簪绝缨,欢谑无度,数日方止”。最重要的饮酒场合要数过年。每当秋收之后,各社要选择一个时日,作为新年。届时男女老幼皆服节日盛装,男青年头上还插着五尺鸟羽。“酒浆、菜饵、鱼酢、席地陈设,递相酬酢”。饮宴时“必令酒多,不拘肴核,男女杂坐欢呼;其最相亲爱者,亚肩并唇,取酒从上泻下,双入於口,倾流满地,以为快乐。若汉人阑入,便拉同饮,不醉不止”。可以说,聚众豪饮是高山族饮酒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四、具有娱乐性。高山族饮酒常与歌舞、赛戏连系在一起,酒酣之后,群起歌舞,极尽欢乐。满族御史六十七在《番社采风图考》中说:“番俗成婚后三日,会诸亲饮宴。各妇女艳妆赴集,以手相挽而相对,举身摆荡,以足下轩轾应之,循环不断为两匝圆井形:引声高唱,互相答和,摇头闭目,备极媚态”。尹士《台湾志略》亦云:每秋收纳稼,会同社之人饮食过年。“酒酣,度曲为联袂之歌;男居前二、三人,其下妇女连臂踏歌曲喃喃不可晓,声微韵远,颇有古意。每一度齐咻一声,经鸣金为止”。又黄叔《番俗六考》记载:“岁时宴会,鱼、肉、鸡、黍、第味重设,大会则用豕一,不治别具。饮酒不醉,兴酣则起而歌而舞。舞无绵绣被体,或著短衣,或袒胸背,跳跃盘旋,如儿以状;歌无常曲,就见在景作曼声,一人歌,群拍手而和”。高山族过年除饮酒,歌舞外,还举办各种赛事。如台东山猪毛、傀儡山等社,有举行“托高会”,每五年一次,这种风格至今忧存。比赛时社人各持长竿,一人将藤球抛起,众人以长竿竟相刺之。”中者为胜,番人捧酒为贺”。琅鐈十八社的托高会则每三年举行一次。“束草人为人头,抛於空中,各番削竹为枪,迎而刺之,中者为‘麻丹毕’《华语好汉也》。各番以酒相庆,三日乃止”。高山族饮酒的上述特征,是与他们的民族性格和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直至清代,台湾高山族仍处在原始社会阶段。村中无君长、尊卑,只有土官、通事实行管理,阶级分化还不明显。蒋毓英《台湾府志》说:“番人无姓氏,不知岁月,惟凭草木,听鸟音,以节耕种”。“土官有正、副,……各分公廨。有事即集於廨以听议。小番之未娶者,不宿於家而群宿於廨中”,“番素朴愚,不知权量”。因此,他们在实行原始公有制的基础上,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有福同享,有难同担,便成为他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村中有人筑屋,则“合社之众助之”。新屋落成后,出酒相饷,男女毕集,豪饮不已,正是这种共同生活的必然反映。高山族的饮酒风俗与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另一方面,高山族性格豪爽,体魄强健,又富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他们经常饮酒,嗜酒成风,则纵饮作乐,热烈奔放,无拘无束。这种饮酒习俗辄是他们民族性格的一种体现。高山族不仅用酒杰招待宾客,祝贺喜庆,同时也用酒来奠祭亡灵,寄托对死者的哀思。高山族奠祭死者的方式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亦有密切的关连。每遇村中有人死亡,“则结采於门,不用棺木,所存器皿、衣服、与生人计分匀受;死者所应得同埋於院中。三日后,会集亲党,死者取出,设坐,各灌於酒,重为抚摩,然后埋葬”。他们给死者灌酒,显然是希望死者能饮上最后一口酒,足见饮酒在高山族的社会生活中居於何等重要的地位;陈梦林《诸罗县志》亦载:“人死,结采於门,鸣舁尸,诣亲属之门,各酹酒其口,抚摩再三,志永决也”。向死者“酹酒其口”,是他们饮酒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朴素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高山族同胞用酒来祭祀神灵,祈求平安。每年插秧之前,他们就要“酹酒祝空中,占鸟音吉,然后男女偕往种插”。收成之际,又要“各家皆自蠲牲酒以祭神”。然后率男女同往,用手摘取稻穗,“归则相劳以酒”。举行宗教仪式时,也是用“大量的酒”、猪肉、饭、果物等作为祭品。每当过年祭祖时,更是与酒相关。《淡水各社祭祀歌》唱道:“虔请祖公,虔请祖母,尔来请尔酒,尔来请尔饭共菜。庇佑年年好禾稼,自东自西好收成,捕鹿亦速捕获!”他们不仅祈求祖先在天之灵能保佑年年丰收,而且念念不忘虔请过世的先人来饮酒。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往往密切联系在一起。台湾高山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高山族的酿酒与饮酒文化,同样是中国酒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重视并加以研究和探讨。从上面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点:1、台湾高山族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他们的酿造方法来说,尽管较为简单、朴质,但对于研究中国酒的起源,仍具有重要价值。高山族酿酒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寻求一般共性,则都彩酒曲酿酒。用酒曲酿酒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酿酒技术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酒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台湾高山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的基本文化特征与居住在大陆的各民族是一样的。2、台湾高山族的酿酒技术较为原始、落后,与汉族人民相比较,直至清代,仍处在较低级的发展阶段。而这种差距恰恰证明:中国酿酒的起源是多高性的,它是各族人民在常期生产实践中,各自积累经验发展起来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流,互为促进;同时出现了发展不平衡性。因此呈现出中国酒文化五彩缤纷、级具丰富内涵的文化特征。3、台湾高山族的酿酒方法还说明,尽管中国的酿酒起源是多向的,但各民族在发展酿酒过程中,又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如台湾高山族酿造口嚼酒,而在隋代,靺鞨人也存在着这种酿造方法。《隋书》靺鞨条云:其“土多粟麦穄。……嚼米为酒,饮之亦醉”。靺鞨在北,高山族在南,他们相隔万里,但酿酒的方法却同出一辙,这种文化历史现象值得深思。中国酿酒的起源既有多向性,又有共同性和相似之处,这两者相互交织、包容在一起。4、台湾高山族的酿酒与饮酒文化,是他们的民族性格、社会生产力水平、历史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长期生产实践中发明了酒;而酒的发明又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饮酒作为一种风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它又积淀为某个以权谋私的文化传统,作为风俗习惯在历史上发生着久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高山族的酒文化,对於拓展高山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更新于:5天前
  • 春节:展示和传承民间信仰文化

    陕西省合阳县冬雷村村民,农历正月初三晚举行了南北社火比斗传统活动。渭南社火是在驱傩、猎祭、祈雨、迎春等活动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成,其形式融民间舞蹈、音乐、美术、说唱、杂技、戏曲、武术等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征。宋吉..

    2025-01-01
  • 台湾古建专家:儒释道文化是中国古建筑“dna”

    近日,台湾著名古建专家李乾朗来到山西,除亲自考察了一些古建筑外,还畅谈了中国建筑与儒释道文化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儒释道文化是中国古建筑的“DNA”。  “从儒释道观点来理解中国传统古建筑,是一个吸引人的角度,先人们把他们的所思..

    2024-12-12
  • 二十四节气属于什么文化

    1、二十四节气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2024-12-01
  •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文化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5、自用..

    2024-12-01
  • 捷克的啤酒文化及发展

    史书记载,捷克人早在公元859年就开始大规模种植啤酒花,捷克第一家啤酒厂建于1118年。不过在此之前,已有很多民间作坊自酿啤酒,最早的啤酒是不很透明的,是捷克的皮尔生酿造法产生了诱人的金黄色透明酒液,从此风靡欧洲。起初只有捷克本..

    2024-11-29
  • 在《清明上河图》的描绘中,北宋的广告文化发达吗?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宋代张择端(约公元1111-1125年)所绘,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宋朝时的广告形式,幌子、旗帜、招牌和灯箱、彩楼的表现,在长534.6cm,宽25.8cm的长卷中,除景物的遮挡外,画面上有各家商店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

    2024-11-22
  • 日本切腹文化的起源:切腹不是单纯的自杀

    姜文的《让子弹飞》里,出现了两段关于切腹的情节,多少让人印象深刻。一处是六子切腹取粉,自证清白;另一处,黄四郎..

    2024-11-10
  • 日本撤侨官疑自杀事件:日本“切腹”文化 等同引咎自杀?

    凤凰网历史特约作者:刘元海(旅日历史学博士)1月31日深夜,在日本国埼玉县和光市的国立保健医疗科学院内,发生了一..

    2024-11-10
  • 日本为什么有切腹文化:日本“切腹自杀”传统是起源是什么

    凤凰网历史特约作者:刘元海(旅日历史学博士)1月31日深夜,在日本国埼玉县和光市的国立保健医疗科学院内,发生了一..

    2024-11-09
  • 祈生与狂欢: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至少从隋朝开始,元宵节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习俗活动,并形成十分鲜明的文化性格,此后节俗活动更加多姿多彩。节日期间,人们踏月走桥、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

    2024-11-08
  • 感受独特的文化 桂林三位“老外”的元宵节体验

    2月6日,初次来中国的荷兰人科恩·鲁伊格罗克在桂林阳朔过了一个让他兴奋无比的元宵节。元宵、舞龙、舞狮……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让他大开眼界,他甚至还自己亲手做了一份元宵。“从一下飞机开始我就被中国迷住了,这里的一切都和我的家乡不一..

    2024-11-06
  •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祈生意蕴和狂欢精神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至少从隋朝开始,元宵节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习俗活动,并形成十分鲜明的文化性格,此后节俗活动更加多姿多彩。节日期间,人们踏月走桥、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

    2024-11-06
  • 在中国的几千年文化中,酒桌文化中有哪些酒桌游戏?

    酒桌宴席是中国人重要的精神舞台。无论悲欢离合,无论喜怒哀乐,都能在一席觥筹交错之间畅饮而尽,欢谈而散。几千年的..

    2024-10-24
  • 海峡两岸携手打造仙游妈祖文化公园

    25日,仙游县与台湾台北市的松山举行台北三宫妈祖巡安仙游暨仙台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台湾二樽妈祖金身像跨越浅浅的海峡后,在仙游进行巡安绕城后,将永久进驻仙游鲤南霞苑的仙霞宫,今后仙游与台湾的妈祖信众将定期开展妈祖文化交流活动,以增..

    2024-10-22
  • 北岳庙及古北岳文化研究考察

    人们熟知山西浑源北岳恒山,却往往不知河北曲阳古北岳。曲阳北岳庙是清代以前祭祀北岳恒山之地,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北岳由河北曲阳移祀山西浑源。五岳祭祀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地位,以五岳为代表的山岳文化在我国影响深远。作为庄严的国..

    2024-10-22
  • 萨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萨满神服

    萨满神服是萨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萨满在各种仪式中,都将自己从头到脚地装扮起来,既区别于一般众人,也便于与神灵沟通。达斡尔族萨满的服饰,达斡尔语称“萨玛希凯”,是达斡尔族萨满在跳神治病和举行大型祭奠时穿戴的。其服饰做工精细,..

    2024-09-25
  • 来宾金秀奇特神韵的瑶山文化

    金秀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神奇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创作了大量的歌舞,广泛传承了瑶族远古以来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历史..

    2024-09-24
  • 建筑是文化的代表,西方建筑都有哪些风格呢?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们环绕在我们周围,并以一种深远微妙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模式。当我们走进或经过建筑时,它能..

    2024-09-20
  • 湖北宣恩:土苗山乡文化闹元宵

    2月6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沙道沟镇政府大院内,人山人海,巨龙欢腾,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来自各乡(镇)的18支民间文艺代表队将三捧鼓、舞龙舞狮、划彩龙船、滚龙莲响、八宝铜玲等一道道丰盛的民俗文化大餐呈现给广大民众..

    2024-09-15
  • 山里人的狂欢节——永定元宵文化现象探究

    本土的民族特色,传统的文化元素。张家界市永定区具有悠久历史的元宵灯会,通过不断传承发展使之历久弥新,现已成为国家文化部重点推介的“全国五大灯会之一”“好一个多民族原生态狂欢节”龙腾狮舞张家界,喜庆花灯闹元宵。2月6日,尽管天空..

    2024-09-14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