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神秘苗族:从活人坟中复活的夜郎后裔

2025-02-24 08:57历史文化

在贵州省镇宁、紫云、西秀三县(区)交界处,方圆600余平方公里的深山里,居住着一支2.5万多人的神秘族群,他们虽隶属于苗族的一个支系,但是其血脉却来自历史上一个传奇性的国度——夜郎国。

劫后余生的古国后裔,将族字改为“巴浪(lang)”,意思是摆脱“夜郎自大”的张扬,从此隐没低调地存活;他们同时也自称“蒙正”,意为“遗留下来”的意思,这源于族人从活人坟中复活的一段历史典故。此外,族中女人还习惯身着旗帜服、盔甲装,并代代都将夜郎王印“背”在肩上,以表达对祖先忠诚的纪念。

从活人坟中复活的族群

巴身小(leng)的族人相信,他们的祖先,曾建立过一个在历史上留下神秘足迹的国家——夜郎国。夜郎国,是战国末年至西汉初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其疆域覆盖今天的贵州西部、北部、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史***载,公元前25年,夜郎国最后一任国王被汉军诛灭,其遗民逃往今天巴身小(leng)所在的紫云一带,直到东汉末年,这批夜郎国后裔,再次为复国向汉军发起反攻,不幸战败,当时的蜀汉政权为了彻底剿灭夜郎国,便将幸存的青壮年全部发配迁走。从此,历史上就再也没有关于夜郎国的记载,甚至连其遗址都几乎消失殆尽。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经历了灭族之战后,夜郎国后裔其实以一种传奇般的方式复活,并坚韧地繁衍至今——在战前,这些后裔子民曾秘密修建了一批带有通气活口的特殊坟墓。随后,为了留下夜郎国最后的血脉,族中老幼病残的人就携带食物和水藏匿在坟中,等汉军离开后,才从坟中爬出,此后这部分幸存的人改变装束,开始了近1700多年悄然的传承,而巴身小(leng)郎一族正是当年侥幸从坟中逃出的夜郎国子民的后代,因此,巴身小(leng)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即“在坟墓中诞生的族群”。今天,在巴身小(leng)族人生活的村庄附近的山上,通常都能找到当年那些特殊的坟墓遗迹,成百上千密密麻麻散布在山坡上,当地人将它们叫做“活人坟”。“活人坟”长约3米,宽约0.8米,高约1.5米,由石头筑成,在靠外的一侧藏有一个通气孔,如果墓中是男人,通气孔就在左侧,如果是女人就在右侧。在墓主人的头顶部位,留有一个石砌的平台,用于摆放食物和水。

除了这段历史,还有一样珍贵的物证可以表明巴身小(leng)郎与夜郎国的确存在着传承关系,那就是在巴身小(leng)族人的手中,世代保存着一枚汉代时期夜郎国王的王印——这枚珍贵的王印由合金铜铸成,印面为方形,边长为5.5厘米,厚1.5厘米,高3.8厘米,印面上下方各有两个“王”字,下方还有“多德”(夜郎王之名)二字,此外印面上还刻有圆圈和长短线的图案,代表夜郎国所辖部落及区域界限。据说,这枚王印一代只传一人,且是长房,而其他人都严禁接触。

事实上,身小(leng)这个族名来源还有一种有趣的解释。身小(leng)读音为“lang”,这个字在所有汉语词典中都找不到出处,它显然是一个自造的会意字,以左“身”右“小”合成一个字,据说是因为自己的故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夜郎自大”的不光彩名声,所以后裔子孙就刻意将族名改为身小(leng)。而这个独特的名字,也显示了一个重生的族群,在饱尝迁徙、征战之苦后,将自己封闭在大山深处避世生存、繁衍族群的内敛意识。

对竹王的生死崇拜,决定男女地位的“摔花跤”

巴身小(leng)文化有着浓郁的竹崇拜情结,他们世代敬奉竹为竹王。这与古籍中记载的关于夜郎国以竹为姓、以竹为尊的历史信息完全吻合。巴身小(leng)男人一生中共有三件大事,可谓件件离不开竹——成家立户时要请竹王、有生之年要供竹王、离开人世时需用供奉一生的竹王来陪祭随葬,否则将得不到竹王祖先的认可。可以说,竹王是巴身小(leng)族人的守护神,每个家庭都要供奉。

以请竹王为例,这是巴身小(leng)男人成家后,单立门户时必须举行的祭祀仪式,时间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二三月花开时节举行。祭祀之前,先杀一头生产过的母猪款待亲朋好友,这是祈求人丁兴旺、族群强大之意。接着就是由深谙祭祀仪轨的人来主持仪式,在仪式上,人们要边唱边搓麻线,用以制作竹王(竹王是由5块大竹片、50块小竹片和一对竹挂组成,上部留有一尺来长的麻线充作竹王的胡须。)待竹王制成后,主人家就要跟着主持者一起绕着灶台跳一种名为“摔花跤”的舞蹈。舞罢,由主持者把做好的竹王供奉在堂屋右房间楼上后面的挑梁上,整个仪式就算完成了。

在祭祀过程中,最有趣的环节就要属“摔花跤”了,这个看似简单的舞蹈,可是决定着今后男女主人谁来当家的权利归属。参与舞蹈的共4人——两个男人在前吹芦笙伴奏、领舞,丈夫紧随其后挥舞着木刀,妻子则在最后抬着簸箕随节奏左右晃动,跳步前行。4人的身体随着腿脚顺边摆动,整齐一致,欢快有序。忽然,舞蹈起了变化,妻子郑重地放下簸箕,意喻竹王已经“就座”,夫妻俩人便在竹王的见证下,抱在一起,边跳边摔跤,场面十分风趣。两个回合后,妻子将丈夫摔倒在地,引得场下女人们得意大笑,而场下着急的男人们则赶紧上场助阵,终于帮着丈夫将强悍的妻子摔倒在地结束了舞蹈,这场胜负决定了丈夫从此获得了一家之主的地位。

除了竹王崇拜,巴身小(leng)一族每年还要通过“望山节”来完成对祖先忠诚的追随。所谓的望山节,从农历的正月初二就开始了,这一天的任务是“望山扯茅草”:族人要爬上一座牛到不了的山头采茅草,负责采茅草的人,登上山顶,看到一个山坡就采一根茅草,总共要看完99个山坡,扯99根茅草才能回家。正月初三这一天要“茅草祭祖”,即用头天扯来的茅草和肉、米粑一起摆在堂屋竹席上祭祀祖先。其中,扯来的茅草还要精选出55根,修剪得上下一样齐。摆祭时,米粑和肉分成55份,每份上面都摆上一根茅草,然后就在族中老人的带领下开始祭祀祖宗。

那么,为什么要设置“望山扯茅草”这一环节呢?据说,巴身小(leng)的祖先们最早在贵州一带开荒辟草,随后就建立了夜郎国。夜郎国战败后,其王室后裔逃到此地深山中避祸。他们时刻怀念失去的美好家园,于是正月初二就爬到高山顶上,向着故国的方向眺望。为了使子孙后代牢记祖先从开荒贵州到灭国逃亡这一段历史,望山扯茅草就成为望山节中最耐人寻味的仪式。

风帆头,旗帜服,“背”在肩上的古国王印

但凡见过巴身小(leng)妇女那奇特发型的人,都会惊叹这些女子在发丝间塑造出的古老优雅的气质——少女们在前额挽出一只高耸秀丽的“螺髻”,髻上斜插红色木梳,酷似唐代女子所盛行的螺髻发型,这让巴身小(leng)的姑娘们宛如浮出壁画的唐代仕女。而已婚女子的发髻则更为讲究,一部分头发在左前额挽螺髻,剩下的头发要在头的右侧梳出一种巨大的三角形发型,看上去就像一面迎风起航的船帆,巴身小(leng)族人形象地称这种发型为“一边倒”。有趣的是,暮年的巴身小(leng)女人,也依然要在稀疏的头顶挽一个小小的螺髻,看上去就像一个日本武士。

除了美观固发之外,巴身小(leng)妇女带在头上的木梳与竹片其实还有一种更深远的意义——相传:巴身小(leng)的祖先有9个儿子和7个女儿,祖先战败后子女各自逃亡,诀别前,女人们约定以梳子插鬓为凭,佩戴两只断梳的就是大哥的后代,剩下的就根据梳子鬓发的位置来区分谁是弟妹的后代,而藏在头发里的竹节则象征着对竹王至高无上的崇拜。迄今为止,这种用竹片和断梳来装饰头发的方式,在各苗族支系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巴身小(leng)一族作为夜郎后裔的历史见证。

巴身小(leng)妇女的上衣样式,大都是对开两幅交叉于胸前,两幅都镶宽边花纹,胸襟无扣,肩部是鲜艳的孔雀蓝,袖口镶有数道不同纹饰的花边,有时还要外披一件白色短褂;下身穿青、蓝、白色横幅拼接而成的长裙,三种色彩对比十分强烈。腰系白色麻织围腰,一条烈焰般火红的腰带长长地垂在腹前。整套服装搭配得干净利落,英姿勃勃,穿在身上,风鼓动衣襟时,就会像旗帜一样飘荡,因此族人将这样的装束称为“旗帜服”。而旗帜服最玄妙之处,其实就藏在背颈部份,据说,织在那里的图案就是夜郎国的王印。

除了旗帜服,还有一些已经育有子女的中老年巴身小(leng)妇女,会穿一种“九黎裙”,其裙面的图案是81道横条,每9道为一组。据说,九黎裙是为了纪念苗族共同的祖先蚩尤而设计的。令人不解地是,巴身小(leng)妇女越年长穿得越火红、越花哨,直到白发苍苍就会穿上一套类似古代盔甲的火红服饰,叫“盔甲服”——相传,在远古的一次战斗中,巴郎的祖先因男性战死过多,危急时刻女人们便穿上盔甲杀入战场,结果大获全胜。后辈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就依照盔甲的样子做成衣服,由族中的老年妇女穿在身上,以此表达对女性坚韧生命力的敬意。

相比女性,巴身小(leng)的男性服饰就简约多了:藏青色或蓝色土布对襟长衫,宽大的摆裆裤,头戴黑色头帕。其中头帕的包法最为讲究,帕子在前额有序交叉依次上叠成三角形,别有趣味。传统的巴身小(leng)服饰,必须是纯手工制作而成,即使在现代化技术如此普及的今天,这支古老的族人依然从种麻、纺织到刺绣,一步步遵循着祖先留下的秩序,传承着这些穿在身上的“史书”,代代追忆着一个消失已久的神奇古国。

  • 陵水苗族祭拜盘古皇

    苗族与其他民族一样都有自己的民族宗教信仰,苗族同胞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对自己民族的创造者(祖先)崇拜,他们认为盘古皇是苗家的创始祖先,每逢重大节日及重要仪式都要敬奉祖先(盘古皇),如果不孝敬,族人会认为大逆不道,会招来指责。苗族..

    2025-04-08
  • 贵州开阳举办苗族斗牛节

    2月16日,贵州省开阳县高寨苗族布依族乡2012年苗族斗牛节开幕。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到二十八,是高寨苗族布依族乡传统的斗牛节,节日期间该乡组织斗牛、斗鸟、跳月、唱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活动。图为两条斗牛在高寨斗牛场上激战。(稿件来..

    2025-04-04
  • 富宁广南两县苗族同胞举办花山节活动庆祝新春佳节

    2012年大年初二,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系列活动,在广南县八宝镇甘庶园村正式开幕。为弘扬苗族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民族之间团结友爱,促进感情交流,2012年大年初二至初七,富宁、广南两县苗族同胞自发组织开展苗族踩花山系列文体活动,以加强..

    2025-04-04
  • 火葬场失误火化活人,女子火化一半又复活了

    任何工作都有失误的可能性,就连火葬场也不例外,日前网上有火葬场失误火化活人的传闻,不仅如此,还有女子火化一半又..

    2025-03-28
  • 揭秘活人祭桥真实事件,江阴大桥女工程师祭桥死亡

    其实我们这一代的人应该大部分都没有听过活人祭桥真实事件,什么活人祭剑倒是在电视中见过不少。你知道为什么要用活人..

    2025-03-24
  • 中国人是外星人后裔,早在十亿年前就已移民地球

    在中国虽然罕有UFO外星人的事件,但外星人事件一直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认为中国人是外星人后裔,也是最早来到..

    2025-03-16
  • 贵州凯里:系列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迎春社区民族歌舞展演现场李勤摄。除夕焰花表演顾鑫摄。春节期间,贵州省凯里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送春联、焰火晚会、赛歌会、族歌舞表演、篮球争霸赛、足球赛、歌舞展演、斗鸟、灯迷会、趣味游园、舞龙嘘花、书画展、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

    2025-03-13
  • 贵州施秉:佛顶山下人的春节活动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马溪村,坐落在中国非著名十大山峰之一的佛顶山脚下,那里居住着20个自然寨4500余人。2012年春节,在村支部及村委的精心组织下,当地一改往年过年期间聚众赌博的陋习,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春节文体活动,深受人..

    2025-03-13
  • 苗族:“保年树”与“赶年场”

    绥宁县苗族群众以飞舞的长龙大闹龙年新春。(覃保来摄)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苗族群众演奏动听民乐喜迎新春。(覃保来摄)苗族原本是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按照苗族习俗在农历十月过苗年,近代以来湘西地区的苗族渐渐改过春节了,但也有部分地区依然..

    2025-03-13
  • 盘点十大恶毒的苗族蛊术,中情蛊会撕心裂肺自杀身亡

    苗族蛊术是中国苗族古代遗传下来的一种是十分恶毒的神秘巫术,据说这种苗族蛊术大多数都是传给女性,苗族蛊术在表面上..

    2025-03-13
  • 古蔺大寨苗族乡 苗家传统踩山节

    气势宏大的踩山节场面踩山节的乡村大舞台姑娘小伙儿的传统舞蹈踩山节期间的篝火晚会悠悠赤水河,巍巍乌蒙山,在茫茫的乌蒙山深处,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大寨苗族乡。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大寨苗族乡素有“高山小平原”之称,这里土地肥沃,..

    2025-03-12
  • 切尔诺贝利核辐射变异大老鼠体型巨大吞活人

    1996年春天美、俄、乌三国派出了9名科学家,来考察被称为核地狱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的生态环境。9名科学家全副武装..

    2025-03-12
  • 1996年贵州野人袭人致死事件,月亮山女野人强暴60岁老汉致死

    说起野人什么的想必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神农架野人,但是事实上咱们中国还有一个地方的野人也是很出名的,这就是贵州野..

    2025-03-10
  • 贵州锦屏四月初八“唐皇歌场”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大同乡章山村在农历四月初八举办侗家传统隆重的节日“唐皇歌场”,将吸引该县侗族村寨和黎平、天柱、剑河、靖州等县上千名侗歌爱好者前来参加,游客可尽情体验吃乌米饭(又称黑米饭),欣赏歌场欢歌的场面。节日当天,侗家..

    2025-02-25
  • 苗族盘瓠崇拜

    苗族,对盘瓠的崇拜视同祖先崇拜,他们认为盘瓠大王是自己的始祖。苗民祭祀盘瓠形式分公祀和私祀两种。公祀有三种形式:一是椎牛或杀猪祭祀盘瓠,亦为祭祖,史称“阖族之公祀”。为祈求本族兴盛,或酬谢盘瓠大王的保佑和恩赐,均要在盘瓠庙内..

    2025-02-25
  • 贵州布依族赛马

    布依族喜爱赛马活动,多在每年春节、六月六、八月十五、九月九、十月初一等民间节日中进行。赛马分为一般比赛和正规竞赛两种,一般比赛多在春节期间,活动不是官办,也不是寨中族长主持,届时由许多养马户的小伙们自由组合,商定比赛路线和比..

    2025-02-24
  • 解读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一想到贵州,首先想到的就是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各民族服饰文化,可以说是贵州最耀目的名片和最美丽的传奇。”近日,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大讲坛”系列知识讲座上,该馆馆长助理、副研究馆员田军主讲了《服饰之密—对贵州民族..

    2025-02-24
  • 苗族青年奇特的求爱方式

    苗族小伙子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掐指”就是在节假日赶场人群集中的时候,假若小伙子对姑娘产生了爱慕之情,就悄悄地挤到姑娘背后,出其不意地把手伸过去,轻轻地掐一下姑娘的小手指。假如姑娘真心实意的接受小伙子的爱慕,..

    2025-02-05
  • 贵州方言笑话短句

    今天,我一个人切上该,杀起双片片孩就干晃十晃勒.有个人在啊边卖油炸粑粑,才3角钱一个,比平时乡音哦2脚钱哦!我就切买哦,结果我身上只带哦5脚钱,退下来还剩下2角,杂个揍勒?2脚钱也不够改个茅丝撒~~我把我勒片片孩寡下来好心如给拉一只..

    2025-02-04
  • 贵州从江:10后再现“花炮节”

    雍里乡归林村再揽银龙三炮。2月19日农历正月二十八日,贵州省从江县隆重举办第十四届“花炮节”,17支队伍参赛“抢花炮”。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该县丙梅村代表队夺得象征官运的“金龙一炮”,象征财运的“玉龙二炮”、象征鸿运的“银龙三炮”..

    2025-02-03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