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古龙,也谈我的京剧情缘
小时候,只不过是一些天真的孩子在一起嬉戏而已,我记得,在70年代,那时在上海,还是非常的穷困,虽然很多上海人到外地还希望找到自己的那种煞有介事的优越感,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已经懂得生活的艰难,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不希望看见这种状况。
记忆的悠远和不清晰使我无法说这是否是真实的,但在我小小的记忆中,在夏天烈日的曝晒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在哥哥的帮助下,洗完澡,和一帮小朋友一起玩耍,只是隐隐约约的记得,在凉爽的风下面,那些悠闲的老人用收音机在听京剧。我记得,在70年代就听过《武家坡》,当时,我妈妈在学英语,其实只是她们摆脱无聊的生活罢了,但这种记忆对我来说是太强烈了,也许当时根本就没有,但为什么在90年代初,我听周信芳的戏会那么的入迷。
记忆会骗人的,在我长大后才懂得这可能就是一种遥远的梦想。在我小的时候,亲眼看到“工宣队”是如何整老师的,我的邻居就把他收来的弹弓送给我,后来他生脑癌死了,死得时候非常凄凉,他的妻子已经不想在管他了,我当时还不懂,只是一种单纯的感情而已,他姓仇,死于1978年、我那时并不懂死亡,只不过大了以后才感到蓦然的悲哀。
冬天,那时上海还有雪,现在没有了,我以为上海人已经丧失了他们的记忆,上海曾经是京剧的半壁江山,但上海更是一个名利场所,但为什么偏偏有这么多人喜欢在上海消耗自己,这本身就有问题。
艺术和商业在近代是联系在一起的,近代艺术无法再寻找它纯粹的语言,我并不懂京剧,不是谦虚,我以为,只有用生命去追寻艺术,它才能让你看到一丝光茫。我不是过来之人,但再也没有发现艺人们为了艺术在作努力。艺人的本质是处于流浪状态的,像西方的“游吟诗人”一样,唱京剧的人不一定是艺术家,可能有人会反对我。
我感觉我有权利说这种话,虽然我不是学京剧出生,但我是一个很好的听众。因为你不能否认一个有情感的人会对艺术麻木。
那些日子都已经过去了,70年代是一个无知的孩子在烈日下瞪着眼睛看着大人们百无聊赖的活着,那些记忆使我伤感,因为自己当时在新村里玩耍的时候,并不知道大人们是如何想的。在一个普遍不知道活着之外还有其他东西的时代,就不要奢望艺术。
现在,它是否有回来了呢?带着我们复苏的记忆,我以为还没有,我们早已丧失了那种精致的口味。
艺术不是科学,人文精神的丧失,艺术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将生在何方。
小时候的记忆使我还是喜欢《武家坡》,但已不再是一个孩子在青石板上看着夕阳坠落时的那种纯粹的感觉,有人会分析其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的一个朋友就和我说过。当然,她只是基于女性立场上说得话,但我只是喜欢里面的唱腔,而不是道理,人并非不懂道理,但道理不是艺术。
-
京剧的生行
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所以我们在讲京剧生行的时候,应该顺便把生和末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在元杂剧..
2025-03-31 -
京剧的丑行
净行里有大花脸,二花脸,而丑行则叫作小花脸,或者叫三花脸。因为凡是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个粉块。这白粉的块,也有几种不同的形状,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元宝形或是倒元宝形,叫作腰子形,还有的是枣核形,根据不同的人物,画不同形状..
2025-03-09 -
京剧的乐器
单皮鼓又称小鼓。是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演奏时用两根细竹(通称鼓箭子、鼓签)。,指挥方法用底鼓,有时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指挥来演奏。歌唱时辅助板打节奏。司鼓、板者称为鼓佬(即鼓师)。板亦名檀板、拍板。打击乐器。由三..
2025-03-09 -
我的京剧情缘
谈到京剧,不禁想起小时候,我外婆是个戏迷,逢戏必看,那时,我时常听到隔壁电视机里传来的锣鼓声和一些很奇怪的声音,一开始,我并不怎么喜欢京剧,嫌她节奏太慢,可慢慢的,我在外婆的影响下,出现体会得其中的韵味。后来,我也知道京剧不..
2025-03-09 -
京剧与歌剧
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但一直不曾动笔,因为不同的文化其实是很难类比的,就像“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一样,极端无法改变问题,但保守和温和更是有害的。文化有相似性,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不同才能使人感到它的丰富性。从舞..
2025-03-08 -
京剧随笔
闲暇无事,以听京剧自娱,每到会意处,则记之。听戏只是一种个人的趣味,而所记之事也是个人的体会,不足为训。【一】终于能看到中央台11频道的京剧节目了,以前家中的那台电视机可能是老了缘故,一直无缘看自己喜欢的京剧,而其他的电视节目..
2025-03-08 -
小议学京剧的方法
随手拿起枕边的一本小册子,名曰《梨园走马》,作者是徐城北先生。读第一篇就看到一段文字,教诲普通观众如何掌握学习京剧的方法,原文是这样的:“…第一步,选看京剧最简单也最基础的小戏,既弄懂意思,也学习一下京剧的基本格式。第二步是..
2025-03-08 -
摇滚京剧之搞笑版
1.“天女散花”,典型的NewAge,自信京剧的旦角嗓子不比Enya差,甚至难度还要高,但是伴奏千万别有小锣,一敲就完了。2.“长板坡”,典型的DeathMetal,赵子云七进七出,血肉横飞,不用DeathMetal似乎说不过去。伴奏中的金属效果器是必不可少..
2025-03-08 -
京剧的龙套
京剧角色行当。扮演剧中士兵、夫役等随从人员及群众。由于所穿均是各色的龙套衣而得名。龙套不同于舞台上的“零碎儿”,而是以整体出现,一般以四人为一堂。在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示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的作用。根据各剧不同的需要..
2025-02-18 -
京剧的板式
二黄二黄原板二黄慢板二黄三眼二黄正板二黄中三眼二黄快三眼二黄中板二黄碰板二黄顶板二黄导板二黄回龙碰板回龙二黄散板二黄摇板二黄滚板二黄哭板反二黄唢呐二黄四平调平板二黄西皮西皮原板西皮快三眼西皮慢板西皮慢三眼西皮二六西皮流水西皮..
2025-02-18 -
京剧声腔板式:不同行当的二黄原板唱腔
京剧各行当的唱腔各有特色,这里选听的都是老生、花脸、老旦、旦角、小生行当很具代表性的唱腔,是学习和从事京剧表演、器乐演奏各专业必须掌握的曲目。也是京剧爱好者、广大戏迷喜闻乐见、非常熟悉的唱段。十字句的老生二黄原板唱腔和七字句..
2025-02-17 -
京剧声腔板式:旦角二黄综合板式
《生死恨》“耳边厢又听得初更鼓响”这大段是旦角梅派二黄唱腔,由六种二黄板式组合而成的。从二黄导板引出,二黄散板用于回忆,回龙作为感叹过渡,慢板用于感情的抒发,两句慢板后,转行弦接转原板、两段二黄原板用于剧中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
2025-02-17 -
京剧声腔板式:反二黄新板式
京剧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时,诞生了许多新的板式,如老生反二黄导板、回龙、二六、各行当的反二黄流水、快板等,反二黄声腔中原没有的板式的唱腔在京剧现代戏中出现了,如《平原作战》赵永钢唱“几天来与曰寇周旋在平川上”的反二黄二六。..
2025-02-17 -
京剧声腔板式:反二黄附属板式
反二黄导板的唱腔、过门与二黄导板基本相同。将二黄导板的过门和唱腔下移四度,个别部位根据反二黄的旋律特点略作调整。在京剧传统剧目中,有反二黄导板的行当和剧目很少,在众多的行当中,只有旦角有反二黄导板。老旦行当的反二黄导板是在传..
2025-02-17 -
京剧声腔板式:旦角的二黄原板唱腔
因为男女(生、旦行当)声腔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演唱用大、小嗓的区别,及演唱音域的不同,使旦角二黄原板与老生行当的旋律不同,从旋律上分析,用小嗓演唱的旦角,如果也演唱同老生一样的旋律,会有音域不适的压抑感,不便演唱,将旋律上移四..
2025-02-17 -
关于京剧中的上口字
凡京剧爱好者,都知道京剧有个上口字的问题。什么是上口字?简言之,即凡是京剧语言中与普通话声、韵(声调除外)不同的那些字,就是上口字。换句话讲,上口字就是至今仍保留在京剧唱念中的那些古音、方言字,古音来自《中原音韵》(或“中州..
2025-02-17 -
京剧中字的声和韵
什么叫京剧音韵,杨振淇先生在其《京剧音韵知识》一书中是这样表述的:京剧音韵是在《中原音韵》(或“中州韵”)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以普通话为主体,又保留了某些古音,吸收了鄂、皖、苏等方音,经过一些著名艺术家逐步琢磨、实践、创造的..
2025-02-17 -
漫谈京剧与歌曲的区别
京剧与歌曲虽同属艺术化的语言音乐体系,但却存在许多不同之点,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旋律不同。京剧音乐特别是唱腔,是特征性、体系性非常强的。西皮、二黄两大系列统贯全局,其旋律虽可以有无穷变化,也可掺入其它剧种及民族音乐的成份..
2025-02-16 -
京剧的吐字和咬字-五音辨
五音在音韵学上是指古代学者按发音部位,把声母分为五类,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这一传统的提法,沿用至今,仍是学习和研究京剧吐字、咬字方面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常以“字正腔圆”来作为评议京剧演唱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有..
2025-02-16 -
《我看京剧衰落的原因》的几个观点之我见
拜读网友“碗豆”大作《我看京剧衰落的原因》,有几点想法。特记于下,来请指正。首先是“京剧衰落”的讲法问题,我个人认为“衰落”一词不足以说明京剧艺术现今之处境。何为“衰落”,衡量它大概有三:其一,从业人员渐少且演出场所近无;其..
2025-02-16